出痧

出痧

出痧,是指刮痧後皮膚表面會出現紅、紫、黑斑或黑皰的現象,亦即指“痧痕”。通過刮蹭,使皮膚下毛細血管破裂,淤血滲透到皮膚中,造成淤青。皮膚的這些變化持續1天至數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出痧
  • 痧痕:痧痕一般5~7天自動消退
  • 感覺:出現火辣辣的疼痛感
  • 顏色:紅、紫
痧象,不出痧,套用,退痧小常識,注意事項,

痧象

①身體健康者,經過系統的保健刮痧一般不會出現痧,僅表現為皮膚潮紅、局部發熱、身體輕鬆。
②通過出痧部位判斷健康狀況。凡經絡循環線路和穴位區域容易出現痧,提示相應經絡所聯繫的內臟功能病變。比如在背部膀胱經均勻刮拭,心俞穴區出現痧斑或紫痧,則說明心臟功能有異常變化,應提早保健。
③痧象可判斷康復程度。若出散痧,顏色淺淡,說明病情較輕,容易康復;若出痧較多而且點大成塊,紫色血包等,說明病情較重,多次保健才能康復。
④痧症與出痧不同。痧症是指多發於夏秋之間,因感受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氣或疫癘穢濁毒氣所出現的一些病症。如頭痛、發熱、咳嗽、煩悶、眩暈胸悶、脘腹痞滿、噁心嘔吐、手足、頭面、身體腫痛、指甲青黑等,稱之為痧症、痧氣或痧脹
⑤刮痧過程中,局部出現痧跡後改為輕刮法刮,使痧慢慢透發出來,以減輕疼痛,稱透痧。另外一些神經肌肉癱瘓之人,刮痧後不易出痧,不可硬刮、重刮,強求出痧,宜多刮幾次,痧象自然浮現,說明病情好轉,這亦稱透痧。
⑥若刮下肢部位出現血包或血管浮起成串,說明靜脈循環功能較差,應立即採用輕刮法逆向刮拭,並保護好皮膚,促進血液回流。

不出痧

根據我們臨床上的經驗,把不出痧的原因歸結為四點:
一:氣血不足的虛症
氣血不足的人因為體質較虛,身體內血流緩慢,即使身體內某個部位有淤滯,堵塞,刮痧也往往不容易出痧,這時候我們不要強求刮痧,刮拭的時候力度要輕,只要刮到毛孔開泄,局部發熱就有治療的效果。
服藥過多的人不容易出痧
是藥三分毒,長期的服藥患者,會造成身體的免疫系統混亂,即使刮拭的部位不舒服,疼痛,也不會出痧
三:脂肪較厚者
常見於重體力勞動者
四:最好的一種情況:
完全沒有亞健康狀態,全身健康的人,也是不會出痧的

套用

刮痧作為中國傳統醫療保健技術,越來越得到人們的認可,但愛美的女性朋友對刮痧是又愛又恨。愛它,因為它可以祛除體內邪氣,帶來健康;恨它,因為滿身的紅痧影響了美觀。 從中醫理論講,人體感染風、濕、火等邪氣後,陽氣不能得到很好的宣洩,刮痧可以幫助宣洩邪氣,出痧是祛除邪氣的必然結果。現代醫學認為,出痧是血管擴張至毛細血管破裂、血流外溢,皮膚局部形成血斑的一種表現。如果想讓刮痧起到治療作用必須出痧,這也是衡量治療效果的標準。想做到不出痧是不太現實的,因為在刮痧過程中,還沒來得及處理,痧就已經出來了。如果不出痧,其作用也會打折扣。

退痧小常識

刮痧後,皮膚上的黑紫印有礙美觀,毛巾熱敷、多喝水更易退痧。
退痧的時間長短因體質不同而有區別。體質好的人,一般2天~3天即可消退;體質差的人,一般需要4天~5天。如果刮痧後用熱毛巾敷,使身體處於溫度較高、較熱的環境,可以改善出痧局部血液循環,縮短痧存在時間,加速痧的消退。刮痧後多喝水,可以促進體內毒素的排出。因為刮痧會導致局部毛細血管破裂,血液外溢,適當補充液體有利於加速血液循環和代謝產物的排出。

注意事項

體虛者不宜刮痧
刮痧效果雖好,但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刮痧也有禁忌,特別是面部刮痧,更需謹慎。
有的人說,面部刮痧會促進面部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刮痧的手法很輕不會傷害皮膚。但是面部長粉刺等的人不宜進行面部刮痧,如果消毒不嚴或操作不當,很容易造成感染。同時,體質虛弱、氣血較弱者,有血小板減少等出血傾向的人不宜進行刮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