凢

凢,拼音fán,總筆畫是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凢
  • 拼音:fán
  • 注音:ㄈㄢˊ
  • 簡體部首:幾
基本信息,基本解釋,漢語字典,音韻參考,古籍解釋,字源字形,

基本信息


田字格中的“凢”田字格中的“凢”
部首筆畫:2 總筆畫:3
筆順:撇撇折
五筆86:TMV
五筆98:TWV
五行:水
UniCode:U+51E2
四角號碼:27212
倉頡:HN
GBK編碼:8446

基本解釋

fán ㄈㄢˊ
◎ 同“凡”。

漢語字典

[][fán]
[《廣韻》符鹹切,平凡,奉。]
亦作“凢1”。
(1)所有;凡是。
(2)總計;總共。
(3)皆,都。
(4)只是;不過是。
(5)大旨;大略。
(6)平常;普通。
(7)塵世。
(8)工尺譜中記音符號之一。
(9)古國名。姬姓,始封之君為周公之子。在今河南輝縣西南。

音韻參考

[國 語]:fán
[粵 語]:faan4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符鹹切,音帆。《說文》最括也。《玉篇》非一也。《廣韻》常也,皆也。《正韻》大槪也。
又《前漢·揚雄傳》請略舉凡。《注》師古曰:凡,大指也。《杜預·左傳序》發凡以言例。
又《玉篇》計數也。《前漢·石奮傳》凡號奮為萬石君。《注》師古曰:凡,最計也。總合其一門,計五人為二千石,故號萬石君。
又最凡,諸凡之最目也。《周禮·天官·司會注》書謂簿書,契其最凡也。《小宰疏》凡要亦是簿書,如今印契,其凡目所最處印之。
又輕微之稱。《廣韻》凡,輕也。《孟子》待文王而後興者,凡民也。
又國名。在濬州。《春秋·隱七年》天王使凡伯來聘。《左傳·僖二十四年》凡蔣郉茅胙祭周公之胤也。
又姓。《韻會》周公凡伯之後。
又葉符筠切。《崔駟達旨》高樹靡隂,獨木不林。隨時之宜,道貴從凡。《注》凡,常也。
考證:〔《周禮·天官·司會注》謂簿書,挈其最凡也。〕 謹照原文謂字上增書字。挈字改契字。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字形對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