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粉文化

冬粉文化

冬粉文化是依附於大眾文化滋生的一種文化形式。冬粉文化是指一個個體或者群體,由於對自己內心虛擬的對象或者是現實存在的一個對象的崇拜和追捧的心理造成的文化消費,並由此生髮的為了自己喜愛的對象過度消費和付出無償勞動時間的一種綜合性的文化傳媒以及社會文化現象的總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冬粉文化
  • 外文名:fans culture
界定,形成,表現,負面效應,

界定

冬粉文化目前還處於活躍的動態發展狀態中,不斷有新現象出現,因此很難給以明確的定義。 冬粉是圍繞相關的粉都(冬粉崇拜的對象、客體)並通過有組織的傳播行為參與粉都客體的建構和群體標籤的建構來滿足心理需求的個人和群體的總稱。以深描說為方法論,對冬粉可作相應的界定:冬粉是圍繞相關的粉都(冬粉崇拜的對象、客體)並通過有組織的傳播行為參與粉都客體的建構和群體標籤的建構來滿足心理需求的個人和群體的總稱。以文化研究的相關理論為理論支點和考察視點,可以發現冬粉文化具有大眾文化、後現代文化、視覺文化等文化特徵。對冬粉文化形態的認識不能局限於某一種文化形態,冬粉文化是一種複合型的文化形態。

形成

什麼是“冬粉”?世界上有這樣一群平凡人,他們有的愛偶像勝過愛親人、愛自己,他們有的會為了心中喜愛的明星而瘋狂,花費金錢、精力,有的甚至搭上性命也在所不惜,這些人被統稱“冬粉”(英文fans音譯名)。
冬粉又是什麼?是一種立場,一種態度,一種對偶像的“一往情深”和不計成本的付出。現在的冬粉,多是有工作,生於70~80年代的孩子們,他們有著時尚流行的心態,成為當今社會冬粉的主體。2005年的超女之後,冬粉從追星族脫胎換骨,遍布天下。讓這個源於英文fans的辭彙有了深廣的社會含義,成為社會學家不得不去正視的龐大族群。冬粉已不僅僅是一種現象,已逐漸形成為一種有著獨特鮮明特色的“冬粉文化”。冬粉文化不僅可用於流行文化,也常常被人引用於需要高度理性的科學、政治、宗教等領域。冬粉文化的誕生,與理性相背離,開始了對偶像、對社會和歷史的改造。

表現

在冬粉時代,冬粉已不僅僅是一種現象,隨著社會的廣為傳播和日益盛行,已逐漸形成為一種有著獨特鮮明特色的粉文化,而絕非只是簡單的追星和崇拜,正是具有了這種文化基礎和精神,冬粉現象才被社會大眾接受並迅速蔓延。總結來看,粉文化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冬粉力量大冬粉力量大
首先是冬粉群體的團隊精神。
他們為了自己喜愛對象的成功,從五湖四海走到一起,從陌生人迅速成為同一個群體,擁有同一個信念,為了同一個目標,緊密的團結在一起,那就是為了把自己喜愛的對象推選為最閃耀的明星。
其次是冬粉們那種喜歡就勇敢表達出來並鮮明支持的率真精神。
幾乎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喜愛的對象,但是之前的追星族很多都把這份愛藏在心中,默默的喜歡,而當前的冬粉,喜愛一個人(事、物),卻是極勇敢得表達出來,並站出來鮮明支持,不藏著,不掖著,完全真實的表達內心的感情。
第三是冬粉積極主動、甘於付出的奉獻精神。
之前很多的追星族,大多停留在單純的喜歡上,最多是購買與明星有關的物品。而真正的冬粉,卻是為了自己喜愛對象的成功,積極主動,甘於付出,除了喜歡,還有不懈的行動。這種奉獻和付出,不只是表現在感情上,還有金錢和時間精力上。正是因為這種無私的奉獻和付出,很多選秀明星才會脫穎而出,一舉成名,而冬粉自己也在這種奉獻和付出中成長和成熟。
第四是冬粉與喜愛對象患難與共的忠誠精神。
這種精神尤其表現在選秀明星的冬粉身上,他們喜歡選秀明星時,對方還只是和自己一樣的平民,他們與喜愛的對象患難與共、一起成長和成功,尤其對自己喜愛的對象不離不棄,即使對方沒有成為最閃耀的明星,但是依然堅定地喜歡她(他、它),支持她(他、它)。
第五是冬粉面對壓力和困難敢於挑戰和奮爭的“PK精神”。
相對於選秀選手的"PK",冬粉之間的"PK"不"PK”不只是表現在冬粉對明星的喜愛上,還表現出一種面對壓力和困難敢於挑戰和奮爭的“PK精神”,正是具有這種"PK”"精神才可以讓冬粉與喜愛明星一起成長和成熟。
正是因為具有以上五種精神所蘊含的粉文化,才造就了當前選秀活動模式的巨大成功,更是藉機推選出一個又一個的“草根明星”。當然,在現階段,粉文化由於剛剛初具雛形,所以還有待於日益完善和成熟。但是以上五種精神,都是積極向上的精神,是一種非常健康的理念,希望每一位冬粉,不只是把這種精神單純用在自己喜愛明星的身上,在自己的家庭和生活中,在自己的工作和學習上,也把這種精神發揚光大,相信自己一定也會和自己喜愛的明星一樣,成為一顆同樣成功的閃耀之星。其實,這種精神,在任何人身上也同樣適用。

負面效應

冬粉們崇拜偶像時,只崇拜偶像的名譽和地位,不崇拜偶像的真正實力。其不知,在所有明星成功的光環後面都有著鮮為人知的刻苦,他們不去崇拜人家吃了多少苦和成功,只崇拜明星身上耀眼的光環。如:一些五音不全,甚至不識簡譜更不用說是五線譜的冬粉們,對心目中宇春、靚穎的歌卻是首首能唱,倒也是非常了的;一些連基本體育知識都沒有的冬粉們,對心目中的劉翔、晶晶的穿衣帶帽倒是知道的清清楚楚。所以,現在對偶像的崇拜幾乎到了瘋狂的地步。這樣的崇拜有點像文革時期,千萬紅衛兵聚集到北京天安門,夢寐以求只圖一睹毛主席的光輝形象一樣瘋狂。彼時也瘋狂,此時也瘋狂,只不過是瘋狂者追求的對象不同罷了。
沒有信仰、敬畏和內在的道德自律,崇拜就會被引向歧途。因此就有了花幾千元買一張門票;賣血買票;搶別人的手機投簡訊票;為了能夠見到偶像一面,在外流浪一個星期;飛到長沙看超女。直至此前中國“追星”史上最負悲劇性色彩的事件——楊麗娟父親之死的發生…… 這些喪失理智的行為,令人心悸、扼腕、議論、嘆息……著名文化批評家、同濟大學哲學系教授朱大可說:“政治崇拜是意識形態煽動的結果,文化崇拜是知識崇拜的延續,而娛樂崇拜是市場策劃和操縱的結果。”
冬粉,其樂無窮;當冬粉,可以釋放內心的鬱悶;當冬粉,有了人生的楷模和追求目標。但是切記,喜歡他的歌、作品和喜歡他的人要區別開來;做他的歌迷和做他的追隨者要區別開來。正像一位名人指出的那樣:倒髒水的時候,不要把孩子和髒水一起倒掉。但是,也不要喜歡孩子連髒水都喝了。星可以追,但自己也不能不活。不管是明星還是普通人,生活都是自己的,沒有任何必要為別人去尋死覓活。
冬粉現象發軔於青少年對自我身份認同的追求,並基於此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青少年亞文化。而隨著大眾傳播技術的日新月異,以及冬粉在媒介景觀中的縱情表演,冬粉文化獲得了空前的發展。然而,在商業資本主宰的語境中,冬粉文化被迅速捲入了文化與經濟合謀的陷阱,成了消費主義狂歡的一種噱頭。值得思索的是,當消費主義的魔杖把冬粉們點化為追逐時尚符號的消費者時,偶像的神話會不會顯得暗淡無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