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姓

冬日姓,源於嬴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上卿趙衰,屬於以先祖品行稱謂為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冬日姓
  • 拼音:dōng rì
  • 注音 :ㄉㄨㄥ ㄖˋ
  • 起源:源於嬴姓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冬日[冬日,讀音作dōng rì(ㄉㄨㄥ ㄖˋ)]
冬日姓

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嬴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上卿趙衰,屬於以先祖品行稱謂為氏。趙衰,公元前?~前622年,字子金,即史書中記載的趙成子,亦稱成季、孟子余,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晉國上卿。趙氏的先祖就是著名的造父,趙氏族人於晉文侯姬仇執政時期遷至晉國,傳六世至趙衰時,其父趙夙已進入晉國的統治階層,在晉獻公姬佹諸十六年(公元前661年)晉國擴軍時,晉獻公設定上下兩軍,自己率領上軍,太子姬申生率領下軍,手下的下軍佐就是趙夙,曾率軍討伐霍、魏、耿三個小國並滅亡了他們。關於趙衰,在史籍《左傳》和《史記》中都記載,晉文公十七歲而“有士五人”,這五個人是就是跟隨他流亡的狐偃、趙衰、顛頡、魏犨、胥臣。趙衰是姬重耳年輕時代的朋友,在《史記·趙世家》中記載:“趙衰卜事晉獻公及諸公子,莫吉;卜事公子重耳,吉,即事重耳”。
周惠王姬閬二十一年(公元前656年)冬,昏庸的晉獻公派兵討伐兒子姬重耳所鎮守的蒲地,姬重耳被迫流亡,趙衰與狐偃、賈佗、先軫、魏犨等人跟隨。其間趙率負責掌管隊伍的食物,有一次與姬重耳走散,雖然自己很飢餓,但還是忍著一口沒吃。一直到周襄王姬鄭九年(公元前643年),趙衰皆跟隨姬重耳在翟國。據史籍《左傳》記載,“翟伐廧咎如,得二女:叔隗、季隗,納諸公子。”公子姬重耳娶了姐姐季隗,而把妹妹叔隗嫁給了趙衰,生下了著名的趙盾。周襄王姬鄭九~十六年(公元前643~前636年),趙衰跟隨姬重耳周遊列國。
周襄王十五年(公元前637年)冬,秦穆公即將派兵支持姬重耳回國,設宴席招待姬重耳,這在當時是個重大禮節。姬重耳讓狐偃也去,但狐偃說:“吾不如趙衰之文也,請使衰從”。於是趙衰作為姬重耳的儐相參與秦穆公的宴會。席間,姬重耳唱《河水》,以河水朝宗于海,比喻自己對對方的景仰和感恩之心。秦穆公則唱《六月》以和,這時候趙衰推了推姬重耳說:“趕緊拜賜!”秦穆公感到奇怪,就問原因,趙衰解釋:“您把輔佐天子的重任交給了我們的公子,他能不感激下拜乎?”甚是得體而敏捷。後來晉文公剛回晉國就單獨出兵勤王,秦穆公雖有意見也說不出什麼了。
周襄王十六年(公元前636年),趙衰跟隨姬重耳回國,姬重耳即位為國君,是為春秋第一霸主晉文公。
周襄王十七年(公元前635年),晉文公得到了周襄王賞賜的南陽一帶的土地,念起趙衰當年的忠心,把原地(今河南濟源)賞賜給他,趙衰做了原地的大夫。
周襄王二十三年(公元前629年),晉文公廢除三行,設立新上軍、新下軍,使趙衰將新下軍。雖然排名只是第七,但趙衰進入了軍事上層。
周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628年),狐偃逝世,趙衰代替其佐上軍,排名到了第四。此年年末,晉文公去世。
周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27年),元帥先軫戰逝世,先且居為元帥,趙衰佐中軍。
周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625年),趙衰隨先且居參加了抵禦秦國的彭衙之戰。
周襄王三十年(公元前622年),趙衰去世。趙衰除了對晉文公的忠誠無可質疑、以及在文化修養上可圈可點之外,並沒有表現出令人欽佩的文韜戊略,因為在晉文公執政的八年中,在治國方面有狐偃,能力卓著,又是晉文公的親舅舅;在用兵方面有先軫,是傑出的將領。而趙衰的特長在於“忍讓”。官場爭鬥,其核心無非是權、利兩個字,把這些不斷讓給別人,趙衰最大的獲得就是“人緣”。趙衰與晉文公是幼年的朋友,顯然不是一般關係。在翟國流亡時期,兩個人做了連襟。而晉文公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趙衰,兩個人既是連襟,又是翁婿,私人感情是非常融洽的。對於趙衰的忠誠程度,晉文公從來沒有懷疑過,這畢竟是經過艱辛考驗的。《左傳》記載:當時“晉侯問原守於寺人勃鞮,對曰:‘昔趙衰以壺?食従徑,餒而弗食。’故使處原。”儘管與國君私人關係如此親密,但趙衰一點沒有恃寵而驕的表現,反而是一貫地溫、良、恭、儉、讓。權、利面前是一味地推讓,讓到晉文公都覺得虧待了他,堅決要他接受封賞為止。勃鞮(寺人披)原來是晉獻公的心腹,曾奉命追殺晉文公,還揮劍砍斷了晉文公的衣袖,但晉文公即位後他立即又成了親信。關於趙衰與寺人勃鞮的交往,歷史上沒有直接的記錄,但在《左傳》中記載:周襄王十七年(公元前635年),晉文公向勃鞮徵詢誰可以擔任原地的大夫,勃鞮不假思索地說:“昔趙衰以壺?食従徑,餒而弗食。”
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3年),晉文公建立三軍,想任命趙衰為元帥,但趙衰推薦了先軫:“先軫有謀……臣弗若也”,次年,先軫作為元帥,在城濮立下不世戰功,也充分證明了趙衰的慧眼。他還推薦了狐偃為上軍將:“夫三德者,偃之出也。以德紀民,其章大矣,不可廢也。”指出狐偃曾勸晉文公勤王、教民知信用、全晉文公舉行閱軍禮三件功勞。不久,晉文公徵詢元帥的人選,趙衰再次舉薦了郤谷:“郄谷可,行年五十矣,守學彌惇。夫先王之法志,德義之府也。夫德義,生民之本也。能惇篤者,不忘百姓也。請使郄谷。”說他愛好禮樂,熟讀詩書,趙衰推薦他,可能是為了塑造“正義之師”形象,於是晉文公命郄谷將中軍,其弟郄溱佐中軍。同年,趙衰還舉薦了欒枝:“欒枝貞慎……臣弗若也”。於是,晉文公命其將下軍。
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趙衰又舉薦胥臣:“胥臣多聞(見識淵博)……臣弗若也”。胥臣果然佐下軍。
周襄王二十三年(公元前629年),晉國上軍主將狐毛去世,晉文公又欲使趙衰接替,趙衰再次推辭,並推薦了先且居。根據趙衰的說法,先且居參加了公元前632年的城璞大戰,並且表現相當優異,他在擔任司馬時注意獎賞有功勞的將士,獎賞用道義協助君主的將士,獎賞表現稱職的將士,執法嚴明。並說:“且臣之倫,箕鄭、胥嬰、先都在。”後來狐毛逝世,晉文公欲使趙衰接替,趙衰推薦了先且居。並說:“且臣之倫,箕鄭、胥嬰、先都在。”把資力、地位不如自己的人看成與自己同等地位,由不得別人不高興 在典籍《國語·晉語》中記載,在趙衰連續讓上軍將、讓上軍佐之後,晉文公感動了:“趙衰三讓。其所讓,皆社稷之衛也。廢讓,是廢德也。”後來晉文公為了趙衰還專門組織了清原閱兵,命其為新上軍主將;周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628年)狐偃去世,先且居請示上軍佐的人選,晉文公又堅持任命趙衰為上軍佐,還激動地說:“夫趙衰三讓不失義。讓,推賢也。義,廣德也。德廣賢至,又何患矣。請令衰也從子。”在晉文公、晉襄公執政的十五年間,趙衰不僅沒有與朝廷上任何人發生摩擦,贏得了國君的充分信任,而且對於當時幾乎所有的大家族都有恩惠。對於春秋大國中的晉國而言,趙衰向國君推薦了優秀人才,和諧了與群臣之間的關係,為國君的霸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對於家族而言,趙衰為趙氏族人創造了幾乎完美的人際關係環境,最終,趙衰成為晉國六卿之一,為後來的趙氏輝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古人說:德者,得也。從這個意義上講,趙衰無疑是一位大大的有德之人,對國君忠誠,對臣僚溫厚,對民眾慈愛,品德優良,有如冬天的太陽一般和藹可親,故而被世人稱為“冬日”。
在趙衰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品行稱謂為姓氏者,稱冬日氏,後多省文簡化為單姓冬氏。

郡望堂號

郡望

趙 郡:漢高帝時期(公元前206~前195年)將原來秦朝的邯鄲改為趙國,東漢朝建安年間(公元196~220年)改為趙郡。相當於現在河北省中部趙縣、邯鄲一帶地區。
廣平郡:廣平郡始建於西漢景帝中元初年(公元前149年),是由邯鄲郡分置,治所在廣平(今河北雞澤)。轄境相當今河北省任縣、南和、雞澤、曲周、永年及平鄉西北、肥鄉東北一部分地。後改為廣平國。東漢時期廢入巨鹿郡。三國時期曹魏復置廣平郡,轄境擴大。隋朝開皇初年(公元581年)廢黜。

堂號

(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