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癭病菌

冠癭病菌是危害植物的土壤習居菌,分布於中國、日本、朝鮮、馬來西亞、英國、前蘇聯、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美國等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冠癭病菌
  • 類型:土壤習居菌
  • 分布地區:中國、日本、朝鮮、馬來西亞等
  • 危害植物:蘋果屬、梨屬等
寄主,經濟重要性,症狀和病原形態,發病規律,傳播途徑,適生範圍,防治措施,

寄主

冠癭病菌主要危害蘋果屬Malus spp.、梨屬Pyrus spp.、山楂屬Crataegus spp.、李屬Prunusspp.、薔薇屬Rosa spp.、丁香屬Syringa spp.、柑橘屬Citrus spp.、柿樹屬Diospyrosspp.、山茶屬Camellia spp.、楊屬Populus spp.、柳屬Salixspp.、核桃屬Juglansspp.、板栗屬Castanea spp.、懸鉤子屬Rubus spp.、葡萄屬Yitisspp.、菊屬Dendranthemaspp.、冷杉屬Abies spp.、鐵覓菜屬Acalypha spp.、槭屬Acerspp.、獼猴桃屬Actinidiaspp.、樺木屬Betula spp.、山茶屬Camellia spp.、龍舌蘭Agavesalmiana、臭椿Ailanthusaltissima、油橄欖Olea europea、無花果Ficus carica、油梨Perseaamericana等植物。

經濟重要性

冠瘦病又稱根癌病、根瘤病、黑瘤病、腫根病等,通過攜帶Ti質粒的菌株侵染植物的根莖部引起過度增生而形成瘦瘤。冠瘦病菌為土壤習居菌,寄主範圍廣泛,可侵染331個屬的640多種植物。受害苗木或樹木生長衰弱,如果根莖和主幹上的病瘤環乾一周,則生長趨於停滯,葉片發黃而早落,甚至死亡。近年來,隨著林果業和花卉業的迅速發展,苗木調運頻繁,病害擴散加劇,給花農和林農造成嚴重經濟損失。1996年被列入國內森林植物檢疫對象名單。
我國口岸曾多次從日本、美國等國家引進的櫻花苗、栗苗、蘋果苗上截獲到該種病原菌。

症狀和病原形態

該病主要發生在幼苗和幼樹幹基部和根部,有時也發生在根的其他部分。初期在被害處形成灰白色瘤狀物,難以與愈傷組織區分,但它較愈傷組織發育快,從初期表面光滑、質地柔軟的小瘤逐漸增大成不規則狀,表面由灰白色變成褐色至暗褐色的大瘤。在大瘤表面粗糙並龜裂,質地堅硬,表層細胞枯死,內部木質化,並在瘤的周圍或表面產生一些細根。最後大瘤的外皮可脫落,露出許多突起狀小木瘤。瘤的內部組織紊亂,混有薄壁組織及維管束。瘤的直徑最大可達30cm。
冠癭病菌為根癌土壤桿菌,屬革蘭氏陰性菌,有莢膜,不形成芽抱,桿狀,0.4~0.8μm×1.0~3. 0μm,1~4根周生鞭毛,如1根則多側生。好氣性,需氧呼吸,最適生長溫度為25~28℃,最適pH6.0。菌落通常為圓形,隆起、光滑、白色至灰白色、半透明。培養時以胺基酸、硝酸鹽和銨鹽作為惟一碳源。在甘露醇硝酸鹽甘油磷酸鹽瓊脂上,具有暈圈或形成褐色黏性生長物,並常有白色沉澱物。

發病規律

病原菌在病瘤中、土壤中或土壤中的寄主殘體內越冬。存活1年以上,2年內得不到侵染機會即失去生活力。由傷口侵人,在寄主細胞壁上有一種糖蛋白是侵染附著點,嫁接、害蟲和中耕造成的傷口均可引起此病侵染。只有攜帶Ti質粒的菌株才具有致病性。在微鹼性、土壤黏重、排水不良的圃地以及切接苗木、幼苗上發病多亦重。病害在22℃左右發展較快,從侵入到顯現症狀約需2~3個月。

傳播途徑

病原菌棲息於土壤及病瘤的表層,可通過灌溉水、雨水、地下害蟲等自然傳播,主要是通過帶病苗木、插條、接穗或幼樹等人為調運進行遠距離傳播。

適生範圍

該病原菌為土壤習居菌,在我國大多地區均有分布,故適生範圍非常廣泛。

防治措施

加強產地檢疫,發現帶疫苗木應及時銷毀。
在寄主植物生長期間,對初發病的帶疫植株,可採取切除病瘤,並用石硫合劑或波爾多液塗抹傷口,或拔除銷毀。
利用放射土壤桿菌Agrobacterium radiobacter K84菌株,產生了一種細菌素Agrocin84(簡稱為A84),它能夠選擇性抑制致病性的放射土壤桿菌而對非致病性的菌株沒有影響,可對核果類果樹根癌病進行生物防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