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黑鳥(名曲)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black bird 是the beatles的一首名曲。由Paul McCartney創作,署名“列儂麥卡特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再見黑鳥
  • 外文名稱:black bird
  • 發行時間:1968年11月22日
  • 歌曲原唱:the beatles
  • 創作:Paul McCartney
基本信息,創作背景,軼聞,內容簡述,

基本信息

主唱:Paul McCartney 錄音地點:Abbey Road 錄音時間:1968年6月11日,錄製了32個take
Paul NY演唱會(1張) 首次發售:1968年11月22日,White Album(英國) 其他版本: Anthology 3 (1996) Blackbird (Take 4)

創作背景

McCartney在PBS的特別節目介紹了black bird的創作背景,這首歌是受到了J.S. Bach的 Bourrée in E minor( 一個眾所周知的魯特琴作品)的啟發,這個作品經常在古典吉他上演奏。作為孩子,他和喬治哈里森試圖學習魯特琴來“炫耀”。該bourré是傑出的旋律和低音音符同時在上下串連。麥卡特尼採用了這種創作方式,創作出了black bird。 一種說法認為歌的來由很簡單,有一天早上Paul在Rishikesh醒來,聽到一隻Blackbird在唱歌。 然後Paul拿起吉他,把小鳥的叫聲紀錄成音樂,收集進了專輯裡。 另外一個版本比較常見,Paul寫下了這首歌是由於看到關於美國種族歧視報導。 他用一隻斷了翅膀的黑色小鳥掙扎著飛翔,來象徵在壓迫下的弱勢種族的奮發向上。 英文裡的“Bird”,也代指女孩。 "Blackbird"也有黑奴的含義。 Paul接受採訪時也曾說,說當時他們在美國,正碰上美國的黑人運動。他們都對此有很高的熱情。他在寫這首歌的時候,腦子裡想的是一個黑人女孩,多過一隻blackbird。 “我想鼓勵你們,不放棄,堅持信念,希望就在前方”。

軼聞

是第一個晚上,他未來的妻子琳達·麥卡特尼住在他家,麥卡特尼為他的在他家外駐守的歌迷演唱了這首歌。 Paul在美國寫下這首歌不久後,馬丁路德金被就被暗殺了。 但是,在Paul比較早年的訪談中,他的確沒有談到這首歌和種族歧視的關係。 Paul對這首歌談得比較多的是這首歌的由來的自然性和完整性。 到後來別人問起,Paul才說他的確是寫種族問題的。 可能他覺得這首歌明顯是說種族問題的,所以根本不用專門說。(除非別人問,否則Paul比較少主動談論歌詞內涵什麼的,他更喜歡說曲調方面的東西。)但是,也感覺有可能Paul原本沒什麼意思,只是後來順水推舟說是表示種族問題的。 據一位Apple Scruff的前任成員回憶,在1968年的夏天的一個晚上,Paul曾對聚集在他家門口的歌迷清唱了這首歌。 當時是在早上很早的時候。Paul在他房子的頂樓的一間錄音室里,打開窗戶,坐在窗台上,演奏了這首歌。 (Apple Scruff是一個喜歡聚集到Apple公司門前和Beatles家(尤其是Paul家)門口的瘋狂歌迷組織) Paul經常引用Blackbird作為證據,說他最好的歌通常是自己湧現出來的。 靈感來了的時候,歌詞和歌曲似乎不受他自己行為和意識的控制似的滾滾而來。 Paul對這首歌非常的滿意。 接受採訪的時候,Paul說,Black Bird就是那種非常完整優美的靈感之作。不用,或者說幾乎不能對它做什麼後期加工。 結果他們唯一做的,就是在結尾加入了鳥叫聲。 Paul笑說,很多人都認為那種鳥叫是畫眉,但他自己認為是一隻blackbird,這就夠了。 歌詞
Blackbird singing in the dead of night 黑鳥在深夜中嚶鳴 Take these broken wings and learn to fly 揮動著破碎的雙翼,學著怎么飛 All your life 你用盡一生 You were only waiting for this moment to arise. 只為等待展翅高飛的一刻 Blackbird singing in the dead of night 黑鳥在深夜中吟唱 Take these sunken eyes and learn to see
Paul (2張) 用它深陷的眼睛,環視著四周 You were only waiting for this moment to be free. 只為迎來重獲自由的一天 Blackbird fly Blackbird fly 黑鳥飛翔,黑鳥飛翔 Into the light of the dark black night. 飛入那暗夜的光明中 Blackbird fly Blackbird fly 黑鳥飛翔,黑鳥飛翔 Into the light of the dark black night. 飛入那暗夜的光明中 Blackbird singing in the dead of night 黑鳥在深夜中嚶鳴 Take these broken wings and learn to fly 揮動著破碎的雙翼,學著怎么飛 All your life 你用盡一生 You were only waiting for this moment to arise 只為等待展翅高飛的一刻 You were only waiting for this moment to arise 只為等待展翅高飛的一刻 You were only waiting for this moment to arise. 只為等待展翅高飛的一刻

內容簡述

伊坂幸太郎難得一見的戀愛題材,年度人氣話題作!~《再見,黑鳥》以《死神的精確度》風靡文壇影壇
愛與和平好青年──伊坂幸太郎~向太宰治致敬~
伊坂幸太郎也寫「戀愛小說」?由太宰治未完成絕筆〈Goodbye〉得到靈感而生的連作短篇
絕妙融合太宰的人生觀與伊坂的世界觀
此生再無賴,還是要笑著說掰掰!
好青年之「郵遞小說」特別企畫夢幻逸作千呼萬喚終於集結成冊,絕對「重量級」加料出版!
《達文西》雜誌2010「BOOK OF THE YEAR」戀愛小說部門第4名!
五篇短篇窺看五種女人;五次道別自裁五場愛情。面對最終別離,卻又掀起另一場愛情預感?
不能繼續愛你,我很抱歉。這是我對你,最後的求愛。
【故事大綱】五劈男——星野一彥由於無力償還債務,將於兩周後被抓上「那輛巴士」帶往某個恐怖的地方以恐怖的方式償債,再也無法回到正常生活。而在這兩周倒數的日子裡,債主派出身高與體重均為一八○的蠻橫大隻女——繭美負責監視星野。星野對債主提出要求,希望能夠讓他在上巴士前,與五名女友一一道別,而且為了讓對方徹底死心,星野將騙對方說,自己決定與繭美結婚,所以,「我們分手吧……」
【作者的話】「突如其來又毫無道理的離別確實很痛,即使如此,還是要勉強自己笑著說bye bye。我試著寫下了這樣的故事。」
──伊坂幸太郎
【主要角色設定】*個性奇差無比的角色,卻讓人在掩卷時無法討厭他們……
繭美:大隻女,身高體重均為一八○,目中無人、個性扭曲,以傷害別人為樂,最喜歡看到別人的不幸,會說出什麽話完全無法預測,刮耳杓與字典不離身,而且她的字典里少了很多字。日本網友都覺得其很像男扮女裝藝人松子Deluxe(マツコ・デラックス)。
星野一彥:五劈男,欠下一屁股債。一頭短髮、鼻樑高挺,眼睛與耳朵都很大,雖說不上五官端正,卻頗有個性。性格講好聽是纖細體貼,講難聽是優柔寡斷,卻以其最大魅力——「無心機」攻下各式各樣的女人心。而相當於雌性外星生物層級的繭美,又是如何看待這個軟弱的小傢伙?
【關於太宰治的未完成絕筆〈Goodbye〉(グッド・バイ)】連載於朝日新聞上的幽默小說。
多金美男子田島留下妻小在鄉下老家,只身前往東京打滾,叄年下來身旁女人無數,但心境有了轉變的他打算與眾女人斷乾淨,將妻小接來身邊歸於平澹生活。但談分手何嘗容易?他於是計畫找來絕世美女絹子假扮他的正室,陪同他去找女人提分手,期待對方自行知難而退。偏偏這位大美女絹子出身低,嗜錢如命,談吐粗俗,一開口就像烏鴉在叫,而且是個大胃王兼大力女。這奇妙的兩人組合,就此展開分手大作戰……
1948年6月13日,太宰治於五度自殺身亡。本連載中斷於第十叄回。
【關於「郵遞小說」企畫】2009年5月~2010年2月,日本雙葉社為伊坂幸太郎推出特別企畫「郵遞小說」(ゆうびん小說),針對其五篇短篇新作,限定各抽選出50名幸運讀者,以郵遞方式將作品送至讀者手上。
2010年7月,在讀者千呼萬喚之下,終於集結成冊出版。除了之前的五篇,還特別撰寫大結局第六篇一併收錄,上市後立刻贏得《達文西》雜誌2010年度票選「BOOK OF THE YEAR」的「戀愛小說」部門第4名+綜合部門TOP 50第11名+推理娛樂小說部門第14名!
*本書書名取自爵士名曲〈Bye Bye, Blackbird〉,Mort Dixon作詞,Ray Henderson作曲,有諸多演唱版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