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烏托邦:清影紀錄中國

再見烏托邦:清影紀錄中國

《再見烏托邦:清影紀錄中國(2010)》是《清影紀錄中國》系列叢書的第二本,不僅介紹作品,也反映現實,反映現實衝突中人們的精神的焦慮和真實的命運。《清影紀錄中國》系列叢書是清影工作室根據其免費影像放映計畫,以紀錄片作者訪談為主,兼有對作品的介紹,努力記錄下導演與觀眾交流的每一個精彩問答並認真地錄音整理而形成:這將是目前國內最大規模的獨立紀錄片導演訪談。

基本介紹

  • 書名:再見烏托邦:清影紀錄中國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305頁
  • 開本:32
  • 作者:清影工作室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9530977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再見烏托邦:清影紀錄中國(2010)》編輯推薦:在我們這個時代,真實遠比虛構來得精彩,呈現真實本身就意義深遠。當下中國最優秀的紀錄片作品和導演,主打作品《再見烏托邦》帶您重溫逝去的中國搖滾。尹鴻、鐘大年、張獻民、魯豫、賈樟柯、白岩松、顧長衛、楊瀾推薦!中國特大規模獨立紀錄片導演訪談,社會百態、芸芸眾生和創作者靈魂的速寫。

作者簡介

清影工作室,國內知名的電影文化藝術組織,主要從事電影藝術的研究、創作和交流,擁有眾多優秀的電影專業學者、創作者,並與國內電影圈內的主流藝術家保持著長期、穩定、密切的聯繫。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從這些文字中,我們能觸摸到每一個冷靜的鏡頭後那滾燙的靈魂,用星星之光撥開現實的黝黑。
——尹鴻
從別人的故事裡感受自己的生命,紀錄片溫暖你的世界。
——魯豫

名人推薦

從這些文字中,我們能觸摸到每一個冷靜的鏡頭後那滾燙的靈魂,用星星之光撥開現實的黝黑。
——尹鴻
從別人的故事裡感受自己的生命,紀錄片溫暖你的世界。
——魯豫

圖書目錄

顧長衛序
馮艷 作品 《秉愛》
給了錢,你們建立起來的關係會馬上瓦解
金鐵木 作品 《大明宮》
紀錄片用歷史感、文化感打動人
劉峰 作品 《愛噪音》
年輕人覺得客戶缺心眼、沒文化,實際不是這樣
盛志民 作品 《再見烏托邦》
現在中國的音樂界基本是同謀的關係
杜海濱 作品 《1428》
很多人說我們在利用災難出名
王利波 作品 《掩埋》
最基本的問題是要還知情權和話語權給大家
陳心中 作品 《眾生》
通過生活的點滴去感受災後人們心靈深處的傷口
梁碧波 作品 《三節草》
與拍攝對象相處的重要程度不亞於怎么拍片子
於廣義 作品 《小李子》
有些人把人當成了牲口來拍,那是絕對不行的
顧桃 作品 《敖魯古雅,敖魯古雅》
僅僅擁有知識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本能和直覺
趙大勇 作品 《南京路》
事實的存在是不能被你左右的
焦瑞青 作品 《扇鼓·樂》
要保護非物質遺產的生存環境
顧筠 作品 《永恆之火》
拍紀錄片時你根本就不能預測明天會發生什麼
穆肅 作品 《尋子》《紋身》
我對“史詩”紀錄片真的敬而遠之
沈少明 作品 《我是中國人》
紀錄片具有當代藝術的功能
劉湘晨 作品 《大河沿》《阿希克:最後的吟遊》
把內心生命中所有的體驗通過歌聲呈現給你
清影工作室 後記 《以影像溫暖世界》

後記

中國獨立紀錄片中有很多優秀的作品,可惜大部分人沒有機會看到。即便是在網際網路橫行天下的時候,由於各種複雜的原因,好影片總是無法與好觀眾在愜意中相逢。正是在這種想法折磨下,我們開始準備做一個純粹的紀錄片放映,並且堅持一定要定時、定點、免費。看紀錄片的觀眾實屬不易,紀錄片觀影不論地理位置還是放映條件都無法與商業院線相比,還有導演們自由的創作狀態,總是讓觀眾必須主動參與才不至於半途而廢。因此我們努力給觀眾一個相對舒適的環境、一個固定不變的時間、一個免費欣賞的承諾。近四年來,雖然也有各種遺憾和不足,但這或許就是今天,這個轉型時代,紀錄片拍攝、放映和觀看的魅力。
2009年4月25日,文津·清影·放映第一次正式放片,劉碩想的口號是“以影像關懷世界”,一句有理想有視野的話,美中不足的是“關懷”多少有些居高臨下的感覺,或許應該改為“以影像溫暖世界”。訊息放出去的那幾天,我們收到了很多朋友發來的郵件信息,從裡面發現了老朋友,發現了校友,發現了同行,發現了許多來自各行各業的志同道合者。那一天,我們擺好了從“金五星” (北京著名的批發市場)買來的小椅子,懷著忐忑的心情等待那些即將到來的觀眾,等待著紀錄片帶給我們的平凡和感動。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文津時代為我們提供了穩定的放映場地,良友文化基金會成為我們的主要資助者,電影學院的張獻民、張民兩位老師、CNEX、栗憲庭電影基金、香港採風電影等機構和個人成為我們主要的片源,Elvita和她的生活便簽給予推廣上的大力支持。在這些沒有任何回報的、無私的幫助下,我們把一部部優秀的紀錄片帶到了觀眾的面前,並且結識了一個個優秀的作者、一位位優秀的觀眾,這個世界溫暖了我們,我們再把溫暖通過紀錄片傳遞開來。
放映的同時,我們也嘗試對大部分作者進行採訪,對作者與觀眾的交流進行錄音,通過這些聲音我們試著走進他們的創作理念,走進他們的精神生活,因此我們最終聽到了馮艷講她“被抓”的故事,聽到了林鑫講仰視生活的態度,聽到了顧桃講敖魯古雅和神鹿的關係,聽到了盛志民講搖滾與撒嬌的區別,聽到了張以慶講《幼稚園》之後無法再拍紀錄片的心情,聽到了徐童講東北的見聞,聽到了蔣樾講理想橫行的年代……我們希望能夠與更多的人分享這一切,也希望讀者們可以感受到紀錄片、紀錄片作者及片中人物的真實存在,感受到這個紛紛擾擾的世界中那份相對的寧靜。紀錄片就是生活,是值得分享的那部分生活,是直達人心的、溫暖的影像記憶。

序言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以上略去好些字。
怎么寫來都不如讀這本書、看這些片子時帶給我的感受感慨邪么的那個。假如這一小點記述也能充當另一種序?
不太想打擾你,也有點友助你。還跟你商量,抽空看下唄,你說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