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依賴症

描述,誰會得共同依賴症?,共同依賴症狀的人如何行為?,共同依賴症狀的人的特點,共同依賴症怎么治療?,當共同依賴發生在家裡該怎么辦?,

描述

共同依賴(日文作”共依存など”)是一種習得行為(習得行為是相對於遺傳行為而言的,指並非生來就會的本能,而是後天發展出來的),能傳遞給下一代人。它是一種情緒現象和行為現象,影響一個人建立健康的、互相給予滿足感的人際關係的能力。由於有共同依賴特徵的人往往建立或長期保持單向的、打擊破壞情緒的、虐待性的人際關係,共同依賴也被稱為”關係成癮症” (日文作” 人間関系への嗜癖” )。這種不正常的特質初次被發現是大約 10 年前,對酗酒者家庭內部人際關係進行多年研究之後。共同依賴行為是通過觀察、模仿其他家庭成員的類似行為而習得的。(這裡的人際關係,和我們中國人日常口語中的人際關係不是一個概念。不是指人際關係網,或者人緣,而是指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如親子關係,伴侶關係,對手,朋友等。)

誰會得共同依賴症?

通常來說,酒精或毒品成癮者的配偶、父母、兄弟姐妹、朋友或者同事會得上共同依賴症。最初,共同依賴這個辭彙是用來描述藥物成癮者的伴侶,與有成癮症狀者共同生活或與其處在某種關係(如親子關係,伴侶關係,同事關係等)中的人。與慢性病人或精神病人處於某種關係中的人也會呈現相似的症狀。但現在,這個辭彙被廣泛用來描述來自功能異常( dysfunctional 的原意是,運行異常,功能異常,我不知道對應的中文辭彙是什麼) 家庭的有共同依賴特質的人。
什麼是功能異常家庭?功能異常家庭怎樣導致共同依賴症?
功能異常家庭指的是,其成員遭受恐懼、憤怒、痛苦或恥辱,但這個家庭卻漠視或拒絕承認這個事實。其中的問題可能包括以下這些:
一、 家裡有人對藥物、酒精、人際關係、工作、食物、性、賭博成癮。
二、 家裡存在肉體上的、精神上的虐待或sexual abuse(性虐待) 。(精神虐待這東西,國內一般不怎么提及,但是西方對此重視程度很高,長期反覆的諷刺挖苦,不尊重,冷漠,忽視,羞辱,刺激,貶損,嘲笑,壓制,威脅等,都算是精神虐待,也稱為冷暴力。如果是在家庭里,也是家庭暴力的一種情況。在英國,如果丈夫對妻子有身體或精神的虐待,只要有人報警,無論被害者本人是否承認,一旦經法律認定確有其事,丈夫就會被判刑。在北美,如果是家長如此對待兒童,政府的工作人員會來立即把孩子領走,然後再核實情況,如果確鑿,家長會被剝奪監護權,由政府或社會機構負責撫養孩子。而且判斷的標準不是行為者本人是否故意或惡意,而是對受害者的影響。說句不好聽的,很多中國的家長要是在別的國家,肯定要被警察和政府部門調查,接受監督和教育是鐵定逃不了了。換了法律,換了社會行為標準,得出的評價也不一樣了。)
三、 家裡有人患有長期的精神疾患或身體疾患。
功能異常的家庭認識不到自己存在這樣的問題,其成員對此閉口不提,或者不採取正視的態度。結果是,家庭成員學會了壓抑自己的情緒,學會了不去考慮自己的需要。他們變成了”survivors “( 雖然在生存者之外也有被害者之類的稱呼,但是被害者這個辭彙強調的是當事人承受的巨大傷害,隱含著對方可能無法再次恢復的意思,所以在國外一般稱為生存者,意思為雖然承受傷害卻依然得以生存,這樣可以把被害的含義減小,從而減少對當事人的傷害。另外一般不採用體驗者這個辭彙,因為這個辭彙僅有經歷虐待的含義。學術上為了不傷害當事人,大多採用受到虐待的人這種比較中立的辭彙。)他們發展出有助於自己拒絕承認,漠視,或避免自己的負面情緒的行為。他們分裂自己。他們不去提,不去碰,不去正視,不去感受,不去相信。功能異常家庭的成員,其自我意識和情緒的成長成熟往往便受到阻礙。
這樣的家庭的注意力和能量都集中在那個有問題或者有成癮症狀的家庭成員身上。有共同依賴症狀的家庭成員,典型的行為是為了那個有問題的人而犧牲自己的需要。當他們把別人的健康、別人的利益、別人的安全(感)置於自己的之上,他們就與自己的需要、願望和自我感受失去了聯繫。

共同依賴症狀的人如何行為?

共同依賴症狀的人自我評價低,他們從自身之外尋找一切事物來讓自己好受一點。
他們發現”做自己”很難。有些人試圖通過酒精、藥物、尼古丁好受一些,結果成癮。
還有人會發展出強迫性的行為,如工作狂,賭博,或濫性。
共同依賴症狀的人總會有良好的用心。
他們會試圖關照有困難的人,但這種關照會變成強迫性的,停不下來。他們往往會扮演一個”殉道者”的角色,專門去滿足那個需要他的人。
這樣的一個妻子會滿足他酗酒的丈夫的任何需要,這樣的一個母親會為自己逃學的孩子找藉口,這樣的一個父親會拖人找關係使自己行為不良的兒子躲過制裁。
問題是,他們一次又一次的試圖去挽救和幫助那個有需要的人,這使得那個人陷入一個惡性循環,從而變得更加依賴這種不健康的需要滿足。隨著這種依賴的增長,有共同依賴症狀的人從自己的”被需要”發展出一種得到回報和滿足的感覺。當關照變成了強迫性的,有共同依賴症狀的人會在這個人際關係里感到別無選擇,感到無助,但卻無力去擺脫帶來這些感覺的行為循環。有共同依賴症狀的人會覺得自己是受害者,還會被戀愛關係和朋友關係中的弱勢感所吸引。

共同依賴症狀的人的特點

過度的對他人的行為的責任感。
混淆愛與同情的傾向,傾向於去”愛”他們所同情和援助的人。
去承擔自己份外之事的傾向,無論什麼時候都是這樣。
當別人沒能意識到他們的努力時感到被傷害的傾向。
對人際關係的不健康的依賴感。他們會為維持一段關係,為避免被拋棄的感覺做任何事情。
極度需要被他人批准,被承認,被允許,被通過。
堅持自己時會有罪惡感。
強烈需要控制別人。
對自己和/ 或他人缺乏信任。
害怕被拋棄,害怕孤單。
弄不明白自己的感受。
難以適應變化。
對親密和人與人的界限的認識有困難。
長期的怨氣。
撒謊\ 不誠實。
交流不暢。
難以做出決定。
共同依賴有不同的程度,症狀的密集程度說明問題的嚴重程度。並不能作出一個有共同依賴症或無共同依賴症的簡單劃分。
如果你確定自己有這些症狀中的幾個,並且對自己或自己的人際關係不滿意,你應該考慮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找有資格的、有處理共同依賴症經驗的醫師或精神病醫生給你做個診斷。

共同依賴症怎么治療?

由於共同依賴通常是根源於一個人的童年,治療經常涉及到探查早期童年期的問題,以及它們與現在破壞性的行為模式的關係。治療手段包括教育,控制組試驗,個人和小組療法。通過這俄治療手段,共同依賴症患者能夠重新發覺他們自己,找到他們給自己造成困擾和阻礙的行為模式。治療手段還包括重點幫助患者與他們從童年期起就被埋沒的感覺重新建立聯繫,或者幫助他們重建健康的家庭關係。治療的目的,是讓他們能夠重新感覺到自己全部的感受。

當共同依賴發生在家裡該怎么辦?

改變不健康行為方式的第一步是理解它。有共同依賴症狀的人,和他們的家庭成員要了解成癮的過程和惡性循環是怎么回事,以及它是怎么影響他們的關係的。這非常重要。圖書館,藥物和酒精濫用治療中心,還有精神健康中心一般都為公眾提供教材和課程。
共同依賴症患者和他們的家人有必要作出很多的改變和成長。家裡任何助長成癮或虐待的關照行為都應該被認識到和停下來。有共同依賴症狀的人必須認識到他們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並敞開心懷接受它們。這包括學會說”不”,愛別人但該強硬的時候也強硬,學會依靠自己。人們會在自我發現中找到自由、愛、和安寧。
希望就在學習中。對共同依賴理解得越多,你對它的影響處理得也就越好。尋找更多的信息和援助會對生活的更健康更滿足有所幫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