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角蓮

六角蓮

六角蓮(學名:Dysosna pleiantha (Hance) Woodson)是小檗科鬼臼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株高20-60厘米,有時可達80厘米。根狀莖粗壯,橫走,呈圓形結節,多鬚根;莖直立。葉近紙質,對生,盾狀。花梗長2-4厘米,常下彎,無毛。漿果倒卵狀長圓形或橢圓形,長約3厘米,直徑約2厘米,熟時紫黑色。花期3-6月,果期7-9月。

分布於中國台灣、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和河南。生長於海拔400-1600米的林下、山谷溪旁或陰濕溪穀草叢中。

根狀莖供藥用,有散瘀解毒功效,主治毒蛇咬傷,癰、瘡、療、癆以及跌打損傷等。根狀莖及根有毒。葉形美觀,適合公園的林下蔭蔽處栽培,也可盆栽觀賞。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主要價值,保護級別,致瀕原因,保護措施,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20-60厘米,有時可達80厘米。根狀莖粗壯,橫走,呈圓形結節,多鬚根;莖直立,單生,頂端生二葉,無毛。葉近紙質,對生,盾狀,輪廓近圓形,直徑16-33厘米,5-9淺裂,裂片寬三角狀卵形,先端急尖,上面暗綠色,常有 光澤,背面淡黃綠色,兩面無毛,邊緣具細刺齒;葉柄長10-28厘米,具縱條棱,無毛。
花梗長2-4厘米,常下彎,無毛;花紫紅色,下垂;萼片6,橢圓狀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1-2厘米,寬約8毫米,早落;花瓣6-9,紫紅色,倒卵狀長圓形,長3-4厘米,寬1-1.3厘米;雄蕊6,長約2.3厘米,常鐮狀彎曲,花絲扁平,長7-8毫米,花葯長約15毫米,藥隔先端延伸;子房長圓形,長約13毫米,花柱長約3毫米,柱頭頭狀,胚珠多數。漿果倒卵狀長圓形或橢圓形,長約3厘米,直徑約2厘米,熟時紫黑色。花期3-6月,果期7-9月。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台灣、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和河南。生長於海拔400-1600米的林下、山谷溪旁或陰濕溪穀草叢中。半蔭生植物,喜涼爽潤濕,在相對濕度大,日照少,降雨充沛的氣候條件下利於生長,怕強光照射和乾旱。適宜在疏鬆、肥沃的壤土中生長。生長適溫16-28℃。
六角蓮六角蓮

主要價值

藥用:六角蓮的藥用部位是根莖,性平,昧苦、辛,有毒;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散結,祛瘀消腫的功效;用於癰腫療瘡,瘰癧,咽喉腫痛,跌打損傷,毒蛇咬傷。常用量6-12克。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浸酒塗敷。
觀賞:六角蓮葉形美觀,適合公園的林下蔭蔽處栽培,也可盆栽觀賞。

保護級別

被列入中國國家三級保護植物。

致瀕原因

自然繁殖率低,生長緩慢:六角蓮在自然條件下主要以自然分櫱進行營養繁殖和通過形成種子進行有性繁殖兩種方式進行繁衍。分櫱苗需受到外力碰傷或人為切割時,才能長出新苗,發育成植株,一般要3-5年時間。野生八角蓮結實較少,有些果實在未成熟之前就被蟲鳥採食,其次由種子發育成供藥用植株需要8年以上時間。
野生資源的過度採挖:六角蓮為民間常用的傳統名貴中草藥,尤其因它的有效成分鬼臼毒素的抗癌作用而遭到各地藥農、山區居民、遊客等濫挖亂采。六角蓮的野生資源已十分稀缺,臨近枯竭。
生長環境的破壞:六角蓮對生長環境條件要求比較苛刻,常生於相對濕度大,日照少,降雨充沛的山谷或山坡雜木林下,而現在森林資源的急劇萎縮使得六角蓮資源也跟著減少,同時森林植被的破壞導致了整個環境的變化,也直接威脅到六角蓮的正常生長和繁殖。

保護措施

增強保護意識,建立保護區: 通過加強完善我國野生生物資源保護法,以及社會傳媒的宣傳作用,呼籲人們提高野生資源的保護意識,並建立六角蓮的野生資源保護區,減少人為的破壞。
通過先進人工技術快速繁殖:六角蓮根狀莖上密生的多數細長鬚根也具有繁殖能力, 而且六角蓮的有效成分鬼臼毒素也存在於這些鬚根中, 研究表明其組織培養品和野生品 的化學成分基本相同,只是含量低於野生品,我們可以運用人工無土栽培技術,快速繁殖這些鬚根。這種方法生 長迅速,採用無菌培養,無須農藥和化肥,綠色環保,還有隻培養它的藥用部位,既提高了培養效率,又增大了經濟效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