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術

指軍事上的六項原則。《荀子·議兵》:“故制號政令,欲嚴以威;慶賞刑罰,欲必以信;處舍收藏,欲周以固;徙舉進退,欲安以重,欲疾以速;窺敵觀變,欲潛以深,欲伍以參;遇敵決戰,必道吾所明,必道吾所疑。夫是之謂六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六術
  • 解釋:指軍事上的六項原則
  • 出處:《荀子·議兵》
  • 拼音:liushu
出處,原文,作者介紹,

出處

《新書》東漢.賈誼 卷八
《新書》又稱《賈子》,是賈誼的政論文集,《漢書 ·藝文志》列入儒家,今存10卷58篇,其中《問孝》、《禮容語上》兩篇有目無文,實為56篇。《新書》集中反映了賈誼的政治經濟思想,開篇即為著名的《過秦論》,總結了秦朝滅亡的歷史教訓,提出了一系列政治主張;《宗首》、《藩強》、《權重》等闡述了加強中央集權的思想;《大政》、《修政》等提出了利民安民的民本思想。賈誼的政論散文邏輯嚴密,感情充沛,氣勢非凡,體現了漢初知識分子在漢帝國大一統創始期之積極進取,力圖建功偉業的豪情壯志,代表漢初政論散文的最高成就。魯迅先生說,賈誼文章“為西漢鴻文,沾溉後人,其澤甚遠。”

原文

六術
德有六理,何謂六理?道、德、性、神、明、命,此六者,
德之理也。六理無不生也,已生而六理存乎所生之內,是以陰
陽天地人,盡以六理為內度,內度成業,故謂之六法。六法藏
內,變流而外遂,外遂六術,故謂之六行。是以陰陽各有六月
之節,而天地有六合之事,人有仁義禮智信之行。行和則樂興,
樂興則六,此之謂六行。陰陽天地之動也,不失六行,故能合
六法。人謹修六行,則亦可以合六法矣。
然而人雖有六行,微細難識,唯先王能審之。凡人弗能自
至,是故必待先王之教,乃知所從事。是以先王為天下設教,
因人所有以之為訓,道人之情,以之為真,是故內本六法,外
體六行,以與詩、書、易、春秋、禮、樂六者之術,以為大義,
謂之六藝。令人緣之以自修,修成則得六行矣。六行不正,反
合六法。藝之所以六者,法六法而體六行故也,故曰六則備矣。
六者非獨為六藝本也,他事亦皆以六為度。聲音之道,以
六為首,以陰陽之節為度,是故一歲十二月分而為陰陽,各六
月,是以聲音之器十二鐘,鐘當一月,其六鐘陰聲,六鐘陽聲,
聲之術律是而出,故謂之六律。六律和五聲之調,以發陰陽天
地人之清聲,而內合六行六法之道。是故五聲宮、商、角、征、
羽,唱和相應而調和,調和而成理謂之音。聲五也,必六而備,
故曰聲與音六。夫律之者,象測之也,所測者六,故曰六律。
人之戚屬,以六為法。人有六親。六親始曰父,父有二子,
二子為昆弟,昆弟又有子,子從父而昆弟,故為從父昆弟,從
父昆弟又有子,子從祖而昆弟,故為從祖昆弟,從祖昆弟又有
子,子從曾祖而昆弟,故為從曾祖昆弟,曾祖昆弟又有子,子
為族兄弟。備於六,此之謂六親。親之始於一人,世世別離,
分為六親。親戚非六,則失本末之度,是故六為制而止矣。六
親有次,不可相逾,相逾則宗族擾亂,不能相親。是故先王設
為昭穆三廟,以禁其亂。何為三廟?上室為昭,中室為穆,下
室為孫嗣令子。各以其次,上下更居,三廟以別,親疏有制。
喪服稱親疏以為重輕,親者重,疏者輕,故復有麤衰、齊衰、
大紅、細紅、緦麻備六,各服其所當服。夫服則有殊,此先王
之所以禁亂也。
數度之道,以六為法,數加於少,而度出於居。數度之始,
始於微細。有形之物,莫細於毫。是故立一毫以為度始,十毫
為發,十發為氂,十氂為分,十分為寸,十寸為尺,備於六。
故先王以為天下事用也。
事之以六為法者,不可勝數也。此所言六,以效事之盡以
六為度者,謂六理,可謂陰陽之六節,可謂天地之六法,可謂
人之六行。

作者介紹

賈誼(前200~前168年),漢族,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東)人。西漢初年著名的政論家、文學家。18歲即有才名,年輕時由河南郡守吳公推薦,20餘歲被文帝召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為太中大夫。但是在23歲時,因遭群臣忌恨,被貶為長沙王的太傅。後被召回長安,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墜馬而死後,賈誼深自歉疚,直至33歲憂傷而死。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辭賦兩類。散文如《過秦論》、《論積貯疏》、《陳政事疏》等都很有名;辭賦以《吊屈原賦》、《鵩鳥賦》最著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