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板塊

六大板塊

地質學專業術語。薩維爾·勒皮雄在1968年將全球岩石圈劃分為六大板塊: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其中除太平洋板塊幾乎全為海洋外,其餘五個板塊既包括大陸又包括海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六大板塊
  • 類型:地理
  • 術語:地理學
  • 對象:地殼劃分
  • 首創人:薩維爾·勒皮雄
  • 時間:1968年
主要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其他小板塊,板塊構造,來源,

主要板塊

勒皮雄在1968年將全球岩石圈劃分為六大板塊: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包括澳洲)和南極洲板塊。其中除太平洋板塊幾乎全為海洋外,其餘五個板塊既包括大陸又包括海洋。細分全球有六個主要板塊:
六大板塊:
六大板塊

亞歐板塊

-北大西洋東半部、歐洲及亞洲(包括中南半島,不包括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

非洲板塊

-非洲、南大西洋東半部及印度洋西側。

印度洋板塊

-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澳大利亞大陸、紐西蘭及大部分的印度洋。

太平洋板塊

-大部分的太平洋(包含美國南加州海岸地區)。(幾乎都是大洋)

美洲板塊

-北美洲、北大西洋西半部及格陵蘭、南美洲與南大西洋西半部。

南極洲板塊

-南極洲與南美洲西側太平洋。

其他小板塊

此外還有至少二十個小板塊,如阿拉伯板塊、科克斯板塊及菲律賓海板塊等。在板塊邊界的地震和火山爆發發生異常頻繁,將震央—點出即可明顯看出板塊的邊界何在。

板塊構造

板塊構造學說是在大陸漂移學說海底擴張學說的基礎上提出的。根據這一新學說,地球表面覆蓋著不變形且堅固的板塊(地殼),這些板塊確實在以每年1厘米到10厘米的速度在移動。由於地球表面積是有限的,地球板塊分類為三種狀態:其一為彼此接近的匯聚型板塊邊界;其二為彼此遠離的分離型板塊邊界;其三為彼此交錯的轉換型板塊邊界。板塊本身是不會變形的,地球表面活動便都在這三種狀態下集中發生。
由於“極移動曲線”和海底擴大等提供的證據,大陸漂移的確是正在發生的事實。1965年,科學家運用計算機使地球各個大陸以現有的形狀恰好拼合在一起。再者,海地地形、地震位 置、火山等活躍部位都連線成為帶狀,於是"板塊構造學說"這一革命性的見解應運而生。

來源

1915年魏格納在《大陸與大洋的起源》一書中提出了大陸漂移的概念,然而他們提出的證據未能使地學界相信大陸漂移的真實性。60年代初H.Hess提出了海底擴張的概念,並得到古地磁學、地球年代學以及海洋地質學和地球物理等方面一系列新證據的支持。三種不同的現象:熔岩序列中磁極性轉向的年代;深海岩心中剩餘磁化轉向的深度,以及平行于海洋中脊的線狀磁異常的寬度,都以同樣的比率變化著,都是由於擴張海底的地殼從洋中脊遷移而造成的。地學界普遍接受了活動論的觀點,並逐漸形成了板塊運動學說。
由於與被稱為“環太平洋帶”的太平洋板塊周圍的狀態相關,這個地區內的大地震、深源地震和火山活動等都十分活躍。由於印度洋大陸與亞歐大陸間的碰撞,形成了喜馬拉雅山脈西藏高原。在大陸板塊彼此碰撞的匯聚型板塊邊界下,形成了大陸與大陸間的衝突帶,也造成了大褶皺山脈。
由於板塊構造學說的進展,迄今被視為不解之謎的地球活動大多得到了解釋。70年代以來,以證實板塊構造學說為目的的世界規模的地球觀測蓬勃開展。通過這些觀測,海底的年代分布被詳盡確定,弄清了以往地質時期板塊運動的過程,更由於空間觀測技術的發展,就連每年一厘米的板塊運動,也能夠連續數年進行觀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