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門

六合門

六合拳又名少林六合拳,是一種中國武術流派。屬韋陀門。關於六合拳的記載較早出現在明代戚繼光的《紀效新書》中。其特點突出,理論完整,有拳術、長兵、短兵、雙器械、拳術對練、器械對練,以及技擊技術,根基功夫練法等傳統內容。這是一門具有豐富的技擊技藝和很高的鍛鍊價值的武術。六合門中有許多“高招”“絕手”,尤其是其獨創的“鬼頭探腦”的身法和“步伐丁丁,步走七星”的步法等為其他門派所未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六合門
  • 源流:少林六合拳,屬韋陀門
  • 最早記載:明代戚繼光的《紀效新書》
  • 分布:河北山東廣東湖南福建江西一帶
  • 定義:武術流派的一種
源流,分布,風格特點,基本理論:,練功方法,徒手套路,

源流

六合拳又名少林六合拳,屬韋陀門。關於六合拳的記載較早出現在明代戚繼光的《紀效新書》中,
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但具體源於何時,創自何人,因史無明載,無可祥考。有據可查的,僅可追溯至清末河北雄縣著名武師劉仕俊
劉仕俊曾經在清朝的宮廷里當過官,專職教習武術。劉仕俊將其精通的六合門傳給河北滄州青雲店的劉德寬(鏡遠)。滄州一代自古高手輩出。劉德寬擅長六合門,尤精於六合槍,故有“滄州神槍”之譽。劉德寬下傳趙鑫洲,趙鑫洲再傳萬籟聲。萬籟聲繼承了趙鑫洲傳授的六合門後,更有所創新,使這一優秀拳種又有所發展。萬籟聲又傳洪正福、周銓、劉家填、陳訓德、秦臘生、梁守忠等。

分布

六合拳主要流傳於河北、山東、廣東、湖南、福建、江西一帶,在福建省各縣市廣泛流傳,已超過半世紀之久。

風格特點

六合門是十分優秀的少林長拳,動作剛勁有力,舒展大方,招式清楚,變化多端,動靜分明,乾淨利落。其風格要求龍形虎坐、鹿楞豪行、貓穿狗閃、兔滾鷹翻、松子靈、細胸巧、鷂子翻身、跺子腳。刁拿鎖扣、連綿軟巧。
萬籟聲集內外家、南北派的精長於一體,對六合拳中的訓練方法作了改革和創新,而自成體系。其主要特點表現為:剛柔兼資,手腿並用,意存小腹,動作自然。講究騰閃刺扎,虛實巧打,不拘身上何部位均皆練習。本門動作要求三尖對,即上對鼻尖,中對手尖,下對腳尖,上下相隨內外合一,講究“顧、絆、定、穩、準、很”六字。而“鬼頭探腦”,“吞胸凹肚,緊襠抿胯”,“彼不動,己不動。彼一動,如山動”,“進打中,退打肢”,“腰似軸,手似輪”,“前輕後重,鹿楞豪行”等,皆為本門之精義。
趙鑫洲高徒萬籟聲先生趙鑫洲高徒萬籟聲先生

基本理論:

習練六合拳要求做到內外三合,即內練精、氣、神,外練手、眼、身,做到上下相隨內外相合。“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此為內三合。“身與手合,手與足合,足與跨合。”此為外三合。
“精、氣、神”是三寶。人非飲食不能生存,飲食的消化提煉結果成為血液,血液再經本能的提煉成為精液,精液再提煉而為元氣。目光炯炯,神采奕奕,謂之神也。因此,稱“精、氣、神”為人之三寶。練習套路時,意守小腹(丹田),呼吸以鼻,手手打伸,腿腿踢伸,動作聽其自然,以充實三寶。
萬籟聲弟子梁守忠先生(圖為六合拳打虎式)萬籟聲弟子梁守忠先生(圖為六合拳打虎式)
文講八法,武講八式。習武者不外練耳目手足八式。在拳式中八式又分手上四式與腳下四式,上四式為“摟、打、騰、封”,下四式為“踢、彈、掃、掛”。
六合門按三才,定五行,走七星,述八卦,說九宮。天有八風,地有八變,人有八式。六合門打法有八打、八封、八閉、八進、八退、八顧、八式、八變、八八六十四招。還有六把總拿法和捆腿、轉環腿、連腿、截腿、踔腿、撩陰腿六絕腿。

練功方法

本門練功方法如下:1.木人 2.沙袋 3.插沙 4.上罐 5.鐵沙掌 6.套頭 7.拔丁 8.懸線 9.一著膠 10.七星樁 11.九星閃躲樁 12.梅花樁 13.移閃磚法 14.鷹爪功

徒手套路

六合門共有二十四趟徒手套路,然常練者不過七八趟,其中“六合一路拳”(即六合拳)為入門根基套路。而後有青龍拳(六合二路拳)、黑虎拳(六合三路拳)以及子母連環拳(六合四路拳)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