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叢書:編餘問學錄

六合叢書:編餘問學錄

《六合叢書:編餘問學錄》是2014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文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六合叢書:編餘問學錄
  • 作者:徐文堪
  •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2月1日
  • 頁數:341 頁
  • 開本:32 開
  • ISBN:9787308119030
  • 類型:人文社科
  • 語種:簡體中文
圖書目錄,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談語言起源與古代語文的釋讀
談《現代漢語詞典》及詞典的編纂
論印漢翻譯史研究和佛教漢語詞典編纂
《漢語大詞典訂補》後記
漢語詞源詞典的編纂
談早期西方傳教士與辭書編纂
馬禮遜及其漢語研究
關於近現代漢語新詞詞典的編纂
張永言《語文學論集》讀後
關於“身毒”、“天竺”、“印度”等詞的詞源
關於越南語的系屬
人類起源問題上的中國聲音
尋找北京人化石的新線索
基因、語言和族群起源
對“農作—語言擴散假說”的審視
略談有關南島語的幾個問題
也談“種族”
維也納歸來談吐火羅學
吉爾吉特寫本研究的可喜成果
《夏鼐日記》整理編輯工作指瑕
巴利語佛典漢譯的新開端——兼談我國傣族佛典的整理研究
“漢學”與“虜學”之互動
粟特文明與華夏文化
關於古代中國羅馬城的討論的“終結”
令人神往的伊特魯里亞文明
由阿富汗梅斯·艾納克遺址想到的
《林藜光追思》譯校按語
不應被遺忘的方誌彤先生
略談王靜如和孔好古
敬悼耿世民先生
永懷中國現代圖書館事業的奠基者袁同禮先生
深切緬懷季羨林先生
“瑣事”憶辛笛
功績與精神永存——徐森玉和西北科學考察團
悼印度傑出學者納拉揚教授
悼念當代傑出漢學家蒲立本教授
《玄應和慧琳(一切經音義)研究》序
關於《向達文集》的編輯與出版——紀念向覺明先生誕辰110周年
衛匡國及其《中國新地圖集》
讀《耶穌會士中國書簡集》
後記

內容簡介

本書是著名文史學者徐文堪的文章合集,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漢語辭彙和發展的專題文章,第二部分談東方學內容,如粟特文明與華夏文明的交流,阿爾泰學人物等。第三部分談其父徐森玉的學術,及其師友如向達、袁同禮、方誌彤等回憶文字。 作者知識淵博,對漢語和東方學有深湛研究,本書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可讀性很強。
六合叢書系列 高峰楓:《古典的回聲》 高山杉:《佛書料簡》 張 治:《蝸耕集》 呂大年:《讀書紀聞》 張求會:《陳寅恪叢考》 艾俊川:《文中象外》 劉 錚:《始有集》 胡文輝:《洛城論學集》 張 暉:《無聲無光集》 第二輯 胡文輝:《人物百一錄》 王培軍:《錢邊綴瑣》 蘇 傑:《中西古典語文叢稿》 張 暉:《朝歌集》 高山杉:《寫在哲學史邊上》 尼 克:《哲學評書》 王 蔚:《大時代小人物》 林鳴宇:《大戒東漸》

作者簡介

徐文堪,男,1943年10月生於上海。1965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曾在中學任教。1977年起參加《漢語大詞典》編纂工作,為編輯委員會委員,主要編寫和定稿人員之一,現為《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編委會委員。任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審、《辭海》編委會委員。被聘為四川大學漢語史研究所兼職教授、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特約研究員。美國亞洲學會(AAs)會員。長期參與大中型中外語文工具書的策劃、編寫和審稿。業餘從事古代中亞和內亞文明、古代中外關係、歐亞大陸史前史、語言學、人類學等方面研究,著有《吐火羅人起源研究》、《外來語古今談》等;譯作有《中亞文明史》(第二卷,合譯)、《上古漢語的輔音系統》(合譯)、《塔里木古屍》、《唐代變文》(校訂)、《經由日本進入漢語的荷蘭語借詞和譯詞》等。現為《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編委會委員。任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審、《辭海》編委會委員。長期參與大中型中外語文工具書的策劃、編寫和審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