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產權收入問題研究

公共產權收入問題研究

《公共產權收入問題研究》是2014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賈小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共產權收入問題研究
  • 作者:賈小雷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4月1日
  • 頁數:236 頁
  • 開本:16 開
  • ISBN:7300191649
  • 語種:簡體中文
圖書目錄,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導言:當前研究公共產權收入問題的意義1
第一章公共收入問題的多維觀察
1.1依收入來源的分類
1.1.1租稅收入
1.1.2非租稅收入
1.2公共收入的權力形態分類
1.2.1徵稅權
1.2.2公法上的舉債權
1.2.3公共財產所有權
1.2.4經濟規制權
1.3國家財政形態之轉變
1.3.1所有者國家
1.3.2租稅國家
1.3.3企業者國家
1.3.4福利(公債)國家
1.4當前我國國家財政收入的圖像解析
第二章馬克思主義產權理論與西方產權理論的對峙或交集
2.1馬克思主義產權理論與新制度經濟學產權理論的比較
2.1.1馬克思主義產權理論概述
2.1.2西方產權理論概述
2.1.3兩種產權理論的交集與分歧
2.2馬克思主義所有制及產權理論的誤讀與重新解讀
2.2.1現代語境下“公有制”與資本主義“私有制”的關係
2.2.2馬克思關於“私有制”、“公有制”以及“個人所有制”問題的重新解讀
2.2.3當代西方學者關於產權的定義同馬克思主義產權理論中產權定義的聯繫38
2.3產權的二重性:事實產權與法律產權的邏輯關係
2.3.1當代西方學者關於產權的定義
2.3.2馬克思主義關於產權二重性的論述
2.3.3事實產權與法權的關係
第三章產權體系的結構化及公共產權的內涵與外延
導語:產權與所有權的關係46
3.1產權的結構或類型的劃分
3.1.1產權的橫向劃分
3.1.2產權的權能劃分
3.1.3不同權能與不同主體動態結合的產權
3.2產權與國家關係的思考
3.2.1如何理解作為產權界定者的國家
3.2.2國家構造的產權形態的種類及其理解
3.2.3中國現實背景下產權結構的劃分
3.3理論研究中對公共產權概念的使用及辨析
3.3.1結合產權主體的“排他”與“聯合”性質的辨析
3.3.2結合資源、服務和產品的公共利用程度與占有關係的辨析
3.3.3結合公共收入與公共產權關係的辨析
3.3.4結合抽象層面產權公有化程度的辨析
第四章基於產權的公共性對公共產權的把握——法律層面國家財產權的“公”與“私”
4.1對於聯合體型產權的理解及其同公共產權抑或產權公共性的關聯
4.1.1“聯合體型產權”主體的應然面貌
4.1.2“聯合體型產權”主體或可把握的實然面目及其論爭
4.1.3透過國家所有制對於公共產權或曰產權公共性的把握
4.1.4國外國有財產的類型及對於理解我國公共產權問題的啟示
4.1.5我國國有財產的類型
4.2公共產權收入研究問題的轉向:基於國有產權公與私的視角
4.2.1我國國有產權暨國家財產所有權的權利性質
4.2.2當前我國國有財產法的立法理念
4.2.3基於國有財產分類的角度對公共產權概念的剝離
4.3公共產權或產權的公共化的邏輯
4.4基於公、私視角的我國國有財產體系的劃分及其法律規制
4.4.1《憲法》和《物權法》所規定的國有自然資源類財產可區分為國有私產(物)與國有自然公產(物)
4.4.2行政用途、事業用途和公益公立機構的國有公物應屬於國有公產(物)
4.4.3經營性國有資產應屬於國有私產(物)
第五章國有公產的公共性及收入分類問題研究
5.1國有公產使用收費的正當性
5.2國有公產使用或服務的相關收入分類
5.2.1行政規費——使用行政公產的成本或對價給付
5.2.2使用費——消耗國有公用公產的成本或對價給付
5.2.3公益公立機構的收費——以高等學校為例
5.2.4幾點附帶的說明
5.3國有公產使用收費的基本原則——成本填補原則
5.4國有公產取得收入的用途及歸屬
5.5國有公產使用費的徵收依據——法律保留原則
第六章國有私產的公共性及其收入分類研究(一)——國家專有自然資源等取得收入的問題研究
6.1國家專有自然資源收費的正當性
6.2使用國家專有自然資源的收費的性質及分類
6.2.1國家以國有自然資源所有者身份出讓財產使用權取得的收入——使用自然資源的收費
6.2.2特許權收入(以礦產資源為例)
6.2.3資源維持補償費收入
6.2.4基於行政管理權收取的行政規費收入
6.3國家專有自然資源使用收費的基本原則
6.3.1收益原則
6.3.2補償原則
6.3.3誘導原則
6.4國家專有自然資源有償使用的法律規制
第七章國有私產的公共性及其收入分類研究(二)——經營性國有財產等的收益問題研究
7.1國有企業類型的劃分
7.2公共企業及其收入問題研究
7.2.1法國工商業公務活動及收入問題
7.2.2韓國的公企業及收入問題
7.2.3美國政府公司及其收入問題
7.3我國公共企業及其經營收入問題
7.3.1國有企業的概念
7.3.2我國的國有企業與公共企業
7.3.3我國公共企業的特徵及法律規制
7.3.4我國公共企業的管理模式及收入問題
7.4經營性國有企業及其收入問題研究
7.4.1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經營收益分配問題
7.4.2國有控股、參股公司的經營收益分配的相關問題
7.4.3確定國有資產收益上繳水平的基本觀點
7.4.4國家取得國有企業利潤分配的歸屬
7.5國家作為出資者行使股東職能的實踐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7.5.1法國的經驗——國家參股局
7.5.2中國的情況——以國資委收益管理局為線索
7.5.3金融等特種行業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問題
7.6小結
第八章產權、公共收入及財政公共性問題的反思
8.1我國國家財政面目的再思考
8.1.1國家營利活動與私經濟主體的經濟基本權利
8.1.2稅收收入和所有者收益側面的國家收入行為
8.1.3補強所有者國家合理性的理念和制度安排
8.2國家運用財政工具的理性及限度
8.2.1國家理性層面
8.2.2財政工具的理性層面
8.3公共產權收入在中央與地方之間的分享機制
8.3.1國家專有自然資源出讓收益或收入的歸屬
8.3.2經營性國有資本所有者收益的歸屬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致謝

內容簡介

《公共產權收入問題研究》編輯推薦:在我國,國家的財政收入被區分為稅收收入與非稅收入兩類。以稅收作為國家主要財政來源的國家被稱為稅收國家,稅收國家在取得財政收入的同時必須保障私人的基本財產權利。而公共產權收入是非稅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它是國家基於公共財產所有者的身份參與經濟活動而取得的各種收入。
在我國,國家的財政收入被區分為稅收收入與非稅收入兩類。以稅收作為國家主要財政來源的國家被稱為稅收國家,稅收國家在取得財政收入的同時必須保障私人的基本財產權利。而公共產權收入是非稅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它是國家基於公共財產所有者的身份參與經濟活動而取得的各種收入。公有經濟、公共產權在實行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中國具有崇高的法律地位,然而,在對財政收入的貢獻方面則不盡然:一方面,公共產權收入對國家財政總體收入的貢獻極為有限;另一方面,國家對於公共產權收入徵集的態度並不像針對私經濟主體的徵稅行為一樣嚴格,這與公共產權在全社會財富中的占有狀況極不匹配。現實中由於國家對於公共產權問題長期缺乏系統的法律規制,在公共產權取得收入的過程中已經滋生了大量腐敗、權力濫用和國有財產流失等情況。在我國,應當重新認識和定位公共產權的性質,在區別公共產權具體形態和用途的基礎上,結合產權公共性的價值判斷,對其實施不同的管理和收入徵集的制度約束,以此體現出產權的公共性與收入的公共性兩者辯證統一的法律關係。

作者簡介

賈小雷, 1974年生,河北人,曾任職於北京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和北京市地方稅務局,現為北京行政學院法學部副主任、副教授,北京市政府法治研究中心研究員。2006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經濟法專業,取得法學博士學位;後於2009年進入財政部科學研究所博士後流動站進行研究,主要研究領域為經濟法、財稅金融法和社會保障法。主持和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主持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科研項目各1項,參與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和國家稅務總局項目各1項。在《河北法學》、《中央財經大學學報》、《稅務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20餘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