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業發展成本

公共事業發展成本

公共事業發展成本(The Cost of Public Utilities Development)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為了履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並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目標,必須進行的公共事業發展支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共事業發展成本
  • 內容:衡量一地區公共事業發展成本高低
  • 自然條件:供了先天的客觀物質條件
  • 經濟條件:決定了地區間公共事業發展成本
內容,依據,套用,

內容

需要考慮其對基本公共服務產出水平的影響,以及各地區克服自然條件、社會條件和經濟條件障礙的難易程度。
各地區公共事業發展成本差異可以反映出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難度以及達到同樣公共服務水平的成本差異。以下分別從自然條件、經濟條件和社會條件三個方面說明各地區公共事業發展成本差異的決定因素。

依據

1.自然條件
自然條件作為人類生產、生活和社會存在、發展的必要條件,為各地區社會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先天的客觀物質條件,是影響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成本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自然條件具有分布的相對穩定性特徵,在現有的人類發展階段和科技水平上,很難通過人為手段進行徹底改變和營造。由此,自然條件對公共事業發展成本具有天然的影響,是由地理空間的分布規律所決定的,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氣候條件、水土狀況等。
以地形地貌條件為例,在我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上,各地區地形起伏度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地表起伏度的增大,意味著地表的傾斜度、切割度均有較大的增長,其結果會導致地表的非規律性。在這種地表上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必然會導致社會事業發展的單位成本提高。同樣以氣候條件為例,我國南北方地區冬季氣溫和夏季氣溫差異較大,冬季氣溫低或夏季氣溫高的地區所提供基本公共服務所花費的單位成本相對較高,比如對於冬季氣溫低的地區要提供取暖設備,對於夏季氣溫高的地方要提供散熱設備。
2.經濟條件
經濟條件主要涵蓋生產力發展現狀、國民財富積累水平以及所營造的基礎經濟環境等,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地區間公共事業發展成本。相比自然條件而言,經濟條件是人類後天的經濟活動所造就出來的,具有相對的變動性和空間流動性。在經濟條件好的地區,自主提供所需物質和資本的能力較強,同時可以降低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生產成本和運輸成本。經濟條件主要包括市場化發展程度、人均GDP 、物價水平等。
市場化發展程度為例,市場經濟是法制社會化的經濟制度體現,市場化發展程度越高的地區,其法律法規越健全,公共產品供給與監管機制就越完善,從而可以降低在社會事業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交易成本。同時,市場化發展程度越高的地區,其自身就具備提供部分準公共產品的能力,直接可以降低政府發展公共事業的成本。再以物價水平為例,物價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公共事業發展的平均成本,物價水平高的地區,提供相同公共服務所花費的成本相對較高。
3.社會條件
社會條件主要指社會結構總體水平和社會的有序程度,在良好、有序的社會環境中,生活的運行效率和質量都會大大提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社會管理成本,以及降低在社會事業發展過程中的資源浪費。社會條件是經濟條件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社會條件設施的內涵擴展到交通、文教、醫療保障等領域。
以地區居民受教育情況為例,居民受教育年限高的地區,在公共服務供給的過程中可以避免較高的培訓和說服教育成本,有利於公共事業發展的順利開展。同時,對於部分公共事業發展也需要投入相應人力資本,這樣就能降低政府支出成本。同樣以交通狀況為例,路網密度可以反映各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情況,路網密度越大的地區可以大大節約社會事業發展過程中的運輸成本支出,同時可以實現高效的公共服務供給。

套用

我國公共事業的建設和發展中,包括經濟,文化,科學,教育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