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罕

八里罕

八里罕鎮地處內蒙古寧城縣中西部,26個:八里罕村、北梁村、高樹營子村、河南村、楊樹林村、東北梁村、天巨泉村、七家營子村、沙里營子村、塔其營子村、八家岱村、哈達溝村、湯後村、娘娘廟村、高家杖子村、宋營子村、二道溝村、牛營子村、小北溝村、大北溝村、平房村、榆樹甸子村、宏廟村、南場子村、北場子村、王家村、東風村、湯前村、熱水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八里罕
  • 下轄地區:八里罕村、北梁村、高樹營子村
  • 地理位置:內蒙古寧城縣中西部
  • 面積:374平方公里
名稱由來,地理位置,

名稱由來

八里罕名字的由來有兩種說法。
其一,八里罕最早見於史籍是康熙二十年四月。據《清聖祖皇帝實錄》記載這一年三月:“癸酉,太皇太后聖躬違和。上奉太皇太后幸遵化州湯泉。是日啟行。”康熙朝的太皇太后應該就是大名鼎鼎的孝莊文皇太后了。隨行的官員有一位清朝大臣中的奇葩叫高士奇。他極會討康熙皇帝的歡心,以至於因為貪污受賄也不被康熙皇帝追究。高士奇在他隨康熙的這趟旅行中,沿途的記載合成一個集子,名叫《松亭紀行》。乾隆四十六年,紀曉嵐編撰的《欽定四庫全書》收錄了高士奇的這本書,序中說:“康熙二十年辛酉二月癸酉,聖祖仁皇帝恭奉太皇太后行幸溫泉。四月戊子,駕出喜峰口(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寬城滿族自治縣境內),士奇皆扈從。因記其往來,所經喜峰口為古松亭關,故以名書然。”陪著康熙皇帝遊山玩水,進入塞外蒙古人居住的地界後,高士奇寫到:“戊戌,所經烏拉哈達站赤時見蒙古居,人在山隩向陽處,富者支毳幕,內設床幔,以妝錦為之……駐蹕巴爾漢湯泉。較遵化之泉更熱。”於是高士奇賦詩一首,《晚至湯泉》:夕照西下嶺,平楚生荒煙。旌旗散晚獵,萬馬奔前川。忽看碧草際,一水流潺潺。深澗轉澄澈,暖氣如沸煎。小坐濯寺纓,雲是古湯泉。遠聽饒吹髮,簾幕燈光懸。四望盡暝色,圓月明山巔。高士奇提到的巴爾漢就是今天的八里罕。康熙三十年,這位雄才偉略的皇帝再次“駐蹕巴爾漢地方之湯泉”。由此可見,八里罕作為一個地名,最晚在清朝初年就已經有了。
其二,歷史上,在八里罕地區,沿著最主要的交通幹道平均每隔八里就建有一所供奉眾神像的廟宇,廟裡的眾神像栩栩如生,神采奕奕,具有很高的藝術與觀賞價值。這種每隔八里建一座廟的景觀在中華大地十分罕見,故此地區得名:八里罕。直到近現代,這些每隔八里而建的廟宇大多依然保存完好。遺憾的是這些廟宇在文革時期全部被永久性地損毀。
八里罕

地理位置

八里罕鎮位於內蒙古寧城縣中西部,總面積374平方公里,平雙公路縱貫街區,交通便利,是內蒙古東南部地區通往京津唐的重要通道。其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距首都北京僅400公里、距承德避暑山莊200公里,馳譽塞北的休閒旅遊勝地蕭太后溫泉度假村就在附近。
八里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