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棱瓜

八棱瓜

學名稜角絲瓜,正名為:廣東絲瓜 Luffa acutangula

一年生攀緣草本。卷鬚常分3叉。葉5~7掌狀淺裂,兩面粗糙,邊緣疏生鋸齒。雌雄同株;雄花序總狀,雌花單生;花萼裂片寬披針形;花冠黃色,雄蕊5個每2個合生,1個分離如3雄蕊狀),花葯多回盤曲;子房棍棒狀,有10條縱棱,柱頭3,膨大,2裂。瓠果棍棒狀,有8或10條縱向的棱和溝,長15~30cm;種子較厚,卵形,黑色,有網狀紋,無狹翼狀邊緣。原產於印度。我國各地栽培。天津有栽培。用途同絲瓜。

棱瓜皮綠色,無絨毛,質硬,有明顯瓜棱(一般10條),瓜肉白色,可以食用,不僅營養豐富,還具有清熱解毒、保健美容之功能。瓜蔓斷後溢出來的汁,叫做“天羅水”,在中藥中有止咳、除痰等功效。鮮嫩的棱瓜可以食用,多用雞蛋做湯菜,成熟以後曬乾,摳出瓜瓤可以洗澡,洗刷鍋碗,山東壽光地區多有種植,還有麗水水閣是八棱瓜(棱瓜)的集中產地。

基本介紹

八棱瓜簡介,育苗,栽培管理,病蟲害防治,主要價值,

八棱瓜簡介

一年生草質攀援藤本;莖稍粗壯,具明顯的稜角,被短柔毛。卷鬚粗壯,下部具棱,常3歧,有短柔毛。葉柄粗壯,棱上具柔毛,長8-12厘米;葉片近圓形,膜質,長、寬均為15-20厘米,常為5-7淺裂,中間裂片寬三角形,稍長,其餘的裂片不等大,基部裂片最小,頂端急尖或漸尖,邊緣疏生鋸齒,基部彎缺近圓形,深2-2.5厘米,寬1-2厘米,上面深綠色,粗糙,下面蒼綠色,兩面脈上有短柔毛。雌雄同株;通常17-20朵花生於總梗頂端,呈總狀花序,總花梗長10-15厘米,花梗長1-4厘米,有白色短柔毛;花萼筒鐘形,長0.5-0.8厘米,徑約1厘米,外面有短柔毛,裂片披針形,長0.4-0.6厘米,寬0.2-0.3厘米,頂端漸尖,稍向外反折,裡面密被白色短柔毛,具1脈,基部有3個明顯的瘤狀凸起;花冠黃色,輻狀,裂片倒心形,長1.5-2.5厘米,寬1-2厘米,頂端凹陷,兩面近無毛,外面具3條隆起脈,脈上有短柔毛;雄蕊3,離生,1枚1室,2枚2室,花絲長4-5毫米,基部有髯毛,花葯有短柔毛,藥室2回折曲。雌花:單生,與雄花序生於同一葉腋;子房棍棒狀,具10條縱棱,花柱粗而短,柱頭3,膨大,2裂。果實圓柱狀或棍棒狀,具8-10條縱向的銳棱和溝,沒有瘤狀凸起,無毛,長15-30厘米,徑6-10厘米。種子卵形,黑色,有網狀紋飾,無狹翼狀邊緣,基部2淺裂,長11-12毫米,寬7-8毫米,厚約1.5毫米。花果期夏、秋季。

育苗

種子先用清水浸6-8小時,再用多靈菌稀釋1000倍液消毒1-2小時。然後把預先準備好的盤子捕一層紗布或衛生紙滴水沾濕,將絲瓜種子平放仁而。加蓋後移入室內。等下胚軸抽出後利用穴盤或育苗杯育苗育苗時,需先把介質加水攪拌到濕潤為止,取出介質,將穴盤或育苗杯填到7-8分滿,再把種子平放,芽尖向下,然後再蓋上一層乾的介質,讓穴盤9分滿最後澆濕育苗期間,保持介質的濕潤。真葉3-4片時,即可移植田間二、定植:定植前田地先浸水5-7 天,可減少土壤中的害蟲和病原菌。排水後等土壤適當於燥時,畝施有機肥25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氯化鉀30斤左右當基肥再整地作畦,畦上覆蓋地膜。株距35-40厘米,破膜開穴定植。

栽培管理

定植後2-3天閉棚增溫,促進緩苗,緩苗後棚溫白天控制在20至30℃。中午溫度高於30℃時,可把棚膜掀高,進行通風透氣,晚上再把棚膜封好蓋嚴。

病蟲害防治

絲瓜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和炭疽病可用75%百菌清700倍加40%乙磷鋁500倍液防治,常見的害蟲有蚜蟲和白粉虱,可用毗蟲琳1500倍和樂果1000倍液防治。

主要價值

果嫩時作菜蔬,成熟後網狀纖維即絲瓜絡藥用,能通經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