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訪中國茶鄉

兩訪中國茶鄉

《兩訪中國茶鄉》一書由羅伯特·福瓊 所著,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兩訪中國茶鄉
  • 作者羅伯特·福瓊
  • 出版時間:2016年4月1日
  •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 頁數:407 頁
  • ISBN:9787214170187
  • 定價:48 元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叢書信息,

內容簡介

英國植物學家福瓊於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多次來到中國,採集包括茶樹在內的植物資源。回國後寫下本書,詳細記錄下1843年和1848年兩次中國之行作了詳細記錄。書中對中國茶葉的茶樹栽培和制茶方法詳加闡述,也對中國園藝、植物特性與分布、飲茶文化多有著墨,但大部分描寫的還是他在中國的所見所聞,他在中國的奇妙經歷。對部分中國文化,福瓊表達了他的懷疑與偏見,但更多的時候,特別是隨著福瓊對中國了解的深入,福瓊在行文中表達的還是他對中國自然景觀與中國文化的驚奇及讚賞之情。福瓊是傳教士之外最早進入中國內陸的外國人之一,他對中國文化的觀察提供了一個有別於傳教士的獨特視角。

圖書目錄

兩訪中國茶鄉(上篇)
第一章/
初見中國,第一印象——登入香港——港灣概況——維多利亞城——中國城,赤柱與香港仔——香港島概況——暴雨的威力——“歡樂谷”——中國人罷市以示抗議——山頂風光——氣候——島上的植物——少數幾種土生動物——定居點的一些不健康因素——中國居民的特點——形形色色的外國人——香港作為貿易口岸的發展前景
第二章/
離開香港前往廈門——南澳島的鴉片集散地——南澳島上自由自在的英國人——島上的中國人以及他們的謀生手段——新任總兵的新政策——櫻桃白蘭地酒改變了他的看法——職責所在,送往北京的報告——廈門——廈門的商業——農民簇擁下的鄉間旅行——沒有髮辮——山嶺——鼓浪嶼——戰爭的破壞作用——奇怪的岩石——島上惡劣的衛生條件——植物和鳥類——訪問地方長官——地方長官的住宅與庭院
第三章/
離開廈門——台灣海峽的風暴——狂風把我們吹回深滬灣——
深滬灣——中國人是怎么交稅的——當地人的性格特點——爬山——深滬灣寶塔——有趣的風景——遭到攻擊、搶劫——我僕人對這一事件的評論——安全回到海邊——趟過海灘的新方式——泉州灣
第四章/
登入舟山——舟山概況——定海縣城——農業——主要農作物——麻類植物——製作繩索的棕櫚——用作肥料的紅花草——油菜花——植物群落——漫山遍野的杜鵑花——烏桕樹——綠茶——竹林以及其他樹木——水果——楊梅和金橘——定海居民與各類商店——店門上的英語店招——新語言——對外國人的階層劃分——常見的眼病——曬鹽——提取烏桕脂的方法——人工控溫孵鴨法
第五章/
第一次訪問寧波——靈橋——城市與寶塔——行醫的傳教士——寧波的氣溫——中國人的保暖方式——小炭爐——我的住處——中國賭徒——寧波的商店——絲綢和刺繡——玉石——棉布印染——搓繩——古玩店和店裡賣的東西——家具街的家具——寧波的銀行業——貿易前景不好——寺廟和虔誠的信徒——矮化樹——培植矮化樹的方法——參觀官員們的花園——北山俯瞰——農業——山嶺中的本地植物群落——墓地——裸露的棺材
第六章/
有關中國人的語言——寧波附近的冰庫——簡單、實用的冰庫——一種新奇的捕魚方法——捕魚的魚鷹——魚鷹怎樣捕魚——買了兩對魚鷹——魚鷹的生活習性
第七章/
1843年底訪問上海——我的借宿之處——上海人的偏見與迷信——上海概況——店鋪與商業貿易——食品——進行外貿的重要碼頭——中國的出口商品;茶葉、絲綢都很容易運到上海——上海附近地區概況——運河——農業——逝去者的墳墓——森林、樹木——花園與苗圃——好不容易找到幾個苗圃——狡猾欺詐的中國人——中國式晚宴——看戲
第八章/
回到華南——珠江——虎門要塞——這一帶的物產——泣柳——荷花的種植——珠江上的船隻——理髮室——壯麗的花船——節日期間的江上風景——水上城市的秩序——水上房屋——中國人靈巧的游泳與潛水技術——花地苗圃——中國新年——被中國人攻擊、劫略——隨後發生的針對英國官員的攻擊事件
第九章/
訪問寧波綠茶產區——山轎——天童禪寺——寺廟周邊的風景——和尚講述的寺廟歷史——與和尚們共進晚餐——第一次使用筷子——中國人的餐桌禮儀——進餐時的看客——我的床鋪——打野豬——陷阱逃生——竹林驅獸辦法——山中景色——阿育王寺——普陀山,又名禮拜島——島上的寺廟與神像——青銅神像——林木與藤灌植物——店鋪中出售的神像——上海、寧波所見到的敬神儀式——賽神遊行——新教傳教士——醫療傳教協會——羅馬天主教教士
第十章/
舟山群島——小船遇到風暴——非常不安——金塘島,又名銀島——島上的居民——看到外國人他們很吃驚——揚子江——江中眾多的沙洲——我們的三桅船擱淺了——尋求中國人幫助的新方法——吳淞口——鴉片碼頭——有關鴉片貿易——鴉片對中國人的影響
第十一章/
1844年的上海——上海的苗圃與植物——出發前往內陸的山區——運河與橋樑——騎著馬駒去歷險——找到一種藍染料:天青——山嶺及其植被——當地人吃驚地看到來了一個外國人——他們的好奇與真誠——發往英國的植物——又一次深入內陸的旅行——北部中國的一些大城市——午夜遭賊——訪問著名的蘇州府城——蘇州城概況——發現一種新植物——地處貿易中心位置的蘇州——百萬人口——回到上海
第十二章/
中國棉的種植——黃色的棉花——分布地區——棉花產地概述——棉田——肥料,以及施肥的方式——套種作物——播種時間——播種方法——雨水——夏季田間管理——早期雨水的重要性——成熟與採摘——棉農以及他們的家庭——曬棉花、彈棉花——棉花交易——棉農在交易中的自主性——棉花交易時擁擠的街道——棉花進入貨棧重新包裝——家庭自用的棉花——作為柴火的棉花稈
第十三章/
中國的氣候條件——夏季與冬季——香港的溫度——上海的溫度——季風——颱風——颱風到來的徵兆——親身經歷一次颱風——颱風對植被的破壞——大雨——旱季與雨季
第十四章/
中國農業——有關中國農業先進程度的言論都有些過甚其辭——山區土地——茶田——平原土地——夏季作物——水稻及其栽種——中國式的犁與耙——水稻一年幾收——浙江省夏季收穫兩季稻的辦法——收割水稻——梯田——北方從“天青”這一作物中提取藍色染料——夏季山地作物——紅薯的栽種——花生——冬季作物——著名的山東白菜——油菜——小麥、大麥等——冬季作物成熟——肥料——兩種專門栽種的植物肥——植物肥的栽種和使用辦法——覆蓋種子的草木灰肥料——草木灰的使用辦法——經常使用的其他肥料——糞缸——作為糞肥的大便、小便——糞肥的使用辦法——莊稼的連續生產和輪作
第十五章/
重返舟山——以前都認為舟山不適合居住——最初駐紮在舟山的英軍部隊的死亡率——舟山島其實很宜人——作為英國殖民地,舟山比香港要優越得多——有關中英南京條約——寧波——官員們的花園——中國女人的舉止——前往香港譯者按:前往香港是作者在《漫遊中國三年記》中第十七章的一部分內容。《漫遊中國三年記》後來作為《兩訪中國茶鄉》的卷一再次出版,這時候,作者把前往香港這部分內容刪除了。但標題卻仍然保留下來了,應是作者忘了把它刪去。——中國人的墳墓——最佳的墳墓選址——風水先生們的說辭——風水先生們如何欺騙人們——人們向李太郭先生請教墳墓選址的好壞——有關墳墓的大概介紹——親屬們要定期掃墓——不同形狀的墳墓——田地里擺放的棺材——存放棺材的祠廟——松江府附近的墓地——中國人喜歡在墳墓上種的花兒
第十六章/
中國北方的春天——新花卉品種——從寧波到鎮海——各色乘船人等——船艙中的早晨小景——乍浦的滿洲城——商店及其貿易——蜂擁而至的圍觀民眾——訪問政府官員——官員們提出免費給我提供一條航船——他們的真實意圖——與他們周旋的辦法——離開乍浦前往上海——平湖一帶的村鎮——訪問產絲區——桑樹的種植——育蠶——到達上海——領事館的信件,內附上海道台的協查通告——令各方滿意的回覆
第十七章/
前往閩江岸邊的福州府——僱傭引航員的新辦法——閩江口——江岸上的風景——福州萬壽橋——中國轎夫——受到當地人的騷擾——城市與郊區——本地商業——魚鷹譯者按:本章並無魚鷹的內容。當是作者在編輯第一版《漫遊中國記》時,刪除了正文中的有關內容,但標題的相關部分卻忘記刪除了。——銀行業——福州人的性格特點——喜愛戴花的福州女人——人口——福州發展外貿的前景——官府對我們的監控——官員們的欺騙性言論——離開福州府前往茶山——山景——紅茶產區——這一帶的農業——本地水果
第十八章/
搭乘一艘帆船——離開閩江——感冒發燒——帆船上對海神的祭拜儀式——受到海盜攻擊——船上的亂象——膽小的中國人——擊退海盜——船員們對我的感激之情——安全泊錨——另一支海盜船隊——回擊海盜及其後果——到達舟山——船員們的忘恩負義——讓他們信守諾言的方法——住在上海的外國人熱心地照顧我——大桃子——把植物打包——離開中國北方——駛向英國——到達泰晤士河——結束
兩訪中國茶鄉(下篇)
第一章/
第二次訪問中國——上海——新英國城鎮——穿上中國服裝——走進內陸——剃頭——嘉興府及其古老的墳地——湖泊和菱角——采菱的方法——絲綢主產區——出口量增加——石門縣城——防賊——杭州府——中國後花園——杭州城及其郊區——衣著華麗的杭州人——城中冒險記——彭埠——作保——中國客棧——僱船前往徽州——杭州在商業和關稅征稽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章/
離開杭州府——中國航船——風景與土產——奇異的山嶺——我們的旅伴——鴉片菸鬼——我的身份泄露了——嚴州府城——兩個中國人之間的互相爭鬥——急流與水碓——價值很高的棕櫚樹——鳥——石灰岩與青石——茶樹——發現一種新的垂枝柏——垂枝柏之美——尋獲樹種——奇特的回聲——水面上與陸地上的乞丐——惻隱之心
第三章/
威坪鎮——船員威脅要報復——坐守天亮,毫無必要——省界關卡——進入徽州——茶樹以及其他莊稼——看中國戲——渡船和渡船上的姑娘——轉移貨物——床底下的兩具棺材——某位官員的花園——山上的植物——僕人的建議——離船登岸——不
理睬鴉片菸鬼——屯溪——屯溪在茶業貿易中的重要地位——農村、土地、物產的特性——第一次看到松蘿山
第四章/
松蘿山——山中和尚與松蘿茶——海拔高度——岩層構成——茶樹栽培——種子保存方法——茶樹苗——給綠茶染色——染色原料——中國人為什麼要給綠茶染色——綠茶飲用者所吸入的普魯士藍和石膏的數量——中國人不喝這樣的茶——沃靈頓先生的調查結果
第五章/
在王老先生家受到熱情招待——四處冒煙的中國民居——我的搬運工和矮個子旅伴——他們遇到的危險——中國人的取暖方式——採集茶樹種子——一段關於小檗植物的故事——獲得小檗的幼苗——欺詐成性的中國人——離開著名的松蘿山——王試圖欺騙轎夫——編造“大將軍”的故事——離開屯溪——山景——順江而下的樂趣——山間的強風——到達西興——紹興府——曹娥——百官鎮——到達寧波
第六章/
金塘島或曰銀島——島上的人民與物產——乍浦灣——乍浦灣航線的優勢——上海的新年——花店及其所售鮮花——南天竹——菊花——駛往香港——裝滿野味的輪船——廣州種子,以及種子的包裝方法——有關毒死種子的錯誤想法
第七章/
福州府——官員的猜忌——擺脫盯梢的好辦法——山中景色——鼓山寺——和尚與神像——佛牙以及其他遺蹟——樹木、花草——福州府城——城門關閉後,中國式的出城辦法——沿著閩江上溯——中國獵人以及他們的獵狗——狩獵野鹿——天童寺風景——路邊的小廟——和尚與虹吸管——東湖
第八章/
離開寧波前往武夷山——我的嚮導——三角小旗及其來歷——又見新安江——江岸春景——嚴州府和大洋鎮——雷雨夜中的小溪——船娘——中國版的考德爾夫人和中國式閨訓——自然物產——垂枝柏以及其他樹木——我們的船被債主劫持,風帆被拿走——中國式欠債人——蘭溪鎮——鎮上的房子、苗圃及商業買賣——蘭溪谷——豐富的物產——衢州府——蚊子和蚊香——到達常山
第九章/
常山縣及其商業貿易——步行——我的轎子和轎夫——路況——一隊搬運工——路邊的客棧——兩省交界處——在中國客棧用餐——使用筷子的好處——遇到兩個廣東商人——玉山縣城——玉山城的商業貿易及其重要地位——廣信府——我僕人投機夏布生意——中國式體面取決於行李多少——鄉村情形及其出產物——到達河口鎮
第十章/
河口鎮——地理位置、貿易及其重要性——武夷山的山轎——山路——路邊的乞丐——美麗的山區風景——和尚和他的鐘聲——鉛山縣城——路況——茶葉搬運工——茶葉箱的不同搬運方式——茶葉產區——土地與茶園——我第一次住進中國客棧——客棧服務——髒兮兮的客房——自我安慰及用餐
第十一章/
第一次看到武夷山——關口——一株高大的松樹——樹名及其歷史——山裡面的植物群落——植物新品種——閩江源頭——住人也住牲口的客棧——崎嶇的山路和另一山口——凜冽的山風——讓人忍俊不禁的中國老太太——糖和茶勺——一位熱情的客棧老闆——點心——到達崇安縣城——地形、大小及其貿易情況——茶園
第十二章/
武夷山——上山——到達寺廟——寺廟及其風景——奇特的岩石——受到和尚們的熱情招待——我們的晚餐以及餐桌禮儀——一場有趣的談話——黃昏漫步——岩石的構成——土地——武夷山頂所見——和尚們的墓地——月下小景——中國燒酒——茶樹種植——採茶時需要用到鏈子和猴子——茶商——茶農們的快樂時光
第十三章/
九曲溪——道士——道觀——杜赫德先生所描述的武夷山——巨掌按出來的神奇印跡——購買茶樹苗——深夜歷險記——前來參觀我的人——將植物打包準備啟程——星村鎮及其貿易狀況——離開武夷山——山景——針葉松林——岩石、山谷、瀑布——荒涼的山路——飛鳥以及其他動物——小鎮石陂街——當地物產——蓮花的多種用途——浦城茶葉——浦城縣城
第十四章/
武夷山的土壤——茶園位置——茶樹的種植與管理——茶園規模——包紮方式——茶葉戳記——從茶葉產區到沿海的運輸路線——運輸方式——運輸距離——運輸時間——茶葉生產、加工的費用——茶葉運輸到沿海的費用——外國茶商的收購價——中國茶商的利潤——期待高級茶葉能夠降價——蘇東坡教你怎么烹茶——蘇東坡關於茶葉特性及其益處的言辭
第十五章/
茶樹的地理分布——中國最好的茶葉產區——茶樹樹種——同一茶樹樹種既可產紅茶也可產綠茶——中國制茶工人用印度山毛櫸樹葉加工茶葉——他們真做成了——紅茶和綠茶的不同緣於加工方式不同——綠茶的加工方式——紅茶的加工方式——兩種加工方式的不同之處——沃靈頓先生對此的解釋——人們熟知的現象——茶樹——紅茶茶樹產出品質較差的茶葉——最好的茶葉都由綠茶茶樹產出——武夷山茶樹——氣候、繁衍對茶樹的影響——美洲與澳大利亞的茶樹種植——英國植物園裡的茶樹
第十六章/
浦城縣的客棧——鴉片鬼和賭徒——中國生活方式的誘人之處——午夜的糾紛——辛虎以線香為武器——第二天雇不到幫手——辛虎挑上行李,我們出發了——扁擔斷了——混跡於乞丐之中——有關中國的乞丐——乞丐頭目——施捨——繼續趕路——山口和寺廟——兩省交界處的小鎮以及駐防士兵——行李盤查,獲準上路
第十七章/
名剎——周邊風景——樹林、灌木——和尚們的早課——離開寺廟——有關佛教的一些想法——基督教傳教的重要陣地——傳教士們面臨的困難——天主教及其努力——基督的慈悲——新教傳教士——他們在中國內地傳教的前景——有關中國開放的白日夢——用竹子造紙——路上遇到的一位老官員——清湖鎮——僱船前往西興——回到上海
第十八章/
茶樹以及運往香港的其他東西——裝船運往印度——又一次搭船回到北方——茶樹安然到達印度——招募制茶工人的辦法——訪問舟山——借宿之處——抽鴉片的官員——白天他的外表形容——夏日清晨的舟山——皇帝的命令——定海——普陀山又名禮拜島——不知何方語言的古代石刻——在寺廟前放生池裡釣魚的中國人——被和尚們追打——聖潔的蓮花——我的假期結束了——採集茶樹種和樹苗——回到上海——制茶工人招募到了——離開中國北部
第十九章/
有關茶樹種子的試驗——往遠方寄送種子的最好辦法——橡樹和栗樹種子也可如法炮製——到達加爾各答——檢查運送植物的狀況——繼續上路——孫德爾本斯三角洲——到達安拉阿巴德——到達薩哈蘭普爾——帝國茶園——中國制茶工人落腳於此——與他們道別——有關印度種植茶葉的一些想法——萊尼托風景——王蓮

作者簡介

福瓊(Robert Fortune,1812-1880),蘇格蘭植物學家,曾先後四次來到中國及遠東地區。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後福瓊受英國皇家園藝學會的派遣,來到中國從事植物採集。

叢書信息

海外中國研究叢書 (共178冊), 這套叢書還有 《從理學到樸學》,《中國的經濟革命》,《他者中的華人》,《從理學到樸學》,《德國與中華民國》 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