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性差異

男性和女性在心理、行為上的差異。這些差異包括智力活動、氣質性格和與工作、娛樂有關的興趣等方面。對兩性差異的心理學研究不涉及兩性基本生理特性上的差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兩性差異
  • 闡述:男性和女性在心理、行為上的差異
  • 類別:相關辭彙
  • 出自:《兩性的心理特質》
正文,參考書目,

正文

有關兩性心理差異的論述最早可見於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文獻,但最早的心理學研究則是1903年H.B.湯普森用一系列量表對兩性的心理特徵長達幾年的測量,以及他的專著《兩性的心理特質》。他的研究被稱為有關兩性心理差異的第一個全面的研究。
E.E.麥科比和C.N.傑克林(1974)總結了有關兩性心理差異的1600多項研究,歸納出兩性在4個方面存在的差異:①在語言能力上,女孩優於男孩。研究表明,在學前期和學齡早期,兩性的言語能力相近,但從11歲開始,兩性在此能力上就開始分化,女孩言語能力的發展快於男孩,在包括接受性和創造性言語任務及需要高水平言語能力的任務上,女孩的得分均高於男孩。②在空間知覺能力上,男孩優於女孩,這在青年期或成年期均十分明顯。研究表明男性在此能力上的優勢從13歲左右開始增長,在分析性知覺能力和非分析性知覺能力上均優於女孩。③在數學能力上,男孩優於女孩。在早期數概念的獲得及國小代數能力的掌握上,男孩和女孩不存在差異。但從12歲開始,男孩數學能力的增長明顯超過女孩。④男孩比女孩表現出更大的身體侵犯性和言語侵犯性,這種差異在2~2.5歲兒童玩社會性遊戲時就表現了出來。麥科比和傑克林還發現兩性在觸覺敏感性、焦慮和害怕、活動水平、競爭、支配性和扶助幼弱行為上也可能存在差異。但這些方面的研究結果較不一致。麥科比和傑克林的概括雖然比較全面,但也有心理學家對其局限性和缺乏嚴密性提出了批評。J.H.布洛克認為他們概括的許多研究原來的目的並不是兩性差異,而只是偶然地發現了兩性差異,而且有3/4的被試上局限於13歲前這一限定的年齡範圍,因此,他們的結論的可靠性就值得懷疑。還認為他們作出結論的程式也是不準確的,忽略了一些有顯著意義的研究並在分析過程中概念不清。布洛克相信除了麥科比和傑克林指出的差異外,兩性還存在其他方面的差異。與之相反,G.W.費爾韋瑟檢查了他們有關對智力的研究,對兩性在言語能力和數學能力上差異的證據提出了質疑。
遺傳因素是形成兩性差異的一個原因。任何智力活動和行為的產生都有生理基礎,兩性差異的某些方面也有直接的遺傳上的原因,在空間知覺能力和侵犯性行為上表現得尤為明顯。基因研究發現,在人類的X染色體上存在著一個與空間知覺能力直接相關的隱性性狀,50%的男性具有這一性狀,而只有25%的女性具有這一性狀。侵犯性行為與兩性激素的分泌有直接相關。研究發現男性激素在嬰兒期就開始使個體男性化,嬰兒期的女孩假如男性激素超過正常水平,則不僅在生理上表現出男性化,而且在行為上也表現出男性化傾向。在嬰兒期給嬰兒注射男性激素,也發現男性激素的增加引起了更多的侵犯性行為。對成人的研究還發現侵犯性較大的男性一般具有較高的男性激素水平。遺傳因素對空間知覺能力和侵犯行為的作用是相對直接的,但它對心理活動的作用也可以是間接的,例如女孩在生理上成熟較男孩早,這為一定時期內女孩智力及社會行為的較快發展和獲得提供了基礎。
環境因素是形成兩性心理差異的另一原因,也是決定性的原因。兩性心理差異是遺傳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承認遺傳因素的作用並不否定後天學習的作用。即使是與遺傳因素直接相關的知覺能力和侵犯性行為,也是後天可以學習得到的。比較文化研究表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撫養方式,可以擴大、縮小甚至消除空間知覺上兩性的差異。侵犯性行為則可以模仿他人學到。在社會行為上,兩性心理差異主要表現為性別角色行為。性別角色行為的獲得是社會因素的作用及個體學習的結果,其過程極其複雜,目前一般有3種理論:①模仿說:強調性別角色行為是兒童通過觀察學習和模仿得來的。在兒童早期,尤其是學前期,父母是兒童的撫養者,和兒童的接觸最多,因此,他們最可能成為兒童模仿的榜樣。在模仿過程中,兒童較多地接觸與自己性別相同的父親或母親,因此通過模仿便獲得了與其性別相符的行為。模仿說接受了精神分析理論“自居作用”的概念,認為兒童把與父親或母親認同的趨勢泛化到其他與自己性別相同的人,從而就把與自己性別相同的人作為模仿的榜樣。通過模仿學習,兒童獲得了某些性別角色行為,這是毫無疑問的。但研究發現兒童並不較多地接觸與其性別相同的父親或母親和其他的人,也不是有意識地選擇與其性別相同的榜樣,而是隨機地選擇榜樣,並且兒童典型的性別角色行為並不與其所接觸的成人榜樣的行為相似。因此,模仿說不能解釋全部性別角色行為的獲得。②強化說:強調父母以及其他社會化媒介對兩性兒童所施加的不同的社會化,直接形成了兩性性別角色行為的差異。父母按照自己性別角色的定型,對兩性兒童施加直接或間接的壓力,有區別地對待男孩和女孩。當兒童作出與性別相符的行為時,便給予表揚和獎勵,當作出與性別不相符的行為時,便給予批評和懲罰,從而使兒童形成了性別角色行為。研究表明,父母在兒童早期確實限定了兒童的性別角色行為並直接地指導兒童掌握這種行為,最明顯的如他們為男孩和女孩準備不同的服裝和提供不同的玩具。但是研究也表明,除了服裝、玩具等特別限定的領域,在其他領域,父母對兩性兒童所施加的社會化影響是十分相似的,並無明顯的差異。因此,強化說也只能解釋部分性別角色行為的獲得。③自我社會化理論:是L.科爾伯格提出的一種認知理論。科爾伯格認為,典型的性別行為並不是兒童通過模仿同一性別榜樣的行為獲得的,而是起源於兒童有關男女性別角色的觀念。隨著認知的發展,兒童逐漸形成了“男性特徵”和“女性特徵”的觀念,並且當理解他自己的性別及其含義後,就努力使其行為與他的性別角色觀念相符。他的觀念可能只有很少是來自於對父母的觀察,他作出的概括不是指模仿的行為,而是從許多來源歸納出來的信息的概括。兒童有關性別角色的觀念受其認知水平的制約。因此兒童性別角色的觀念隨著他年齡的增長、認知的發展改變,他採取的符合性別角色的行為也隨之改變。自我社會化理論能有效地解釋性別角色行為的改變,但不能解釋性別角色行為最初的獲得。總之,只有把模仿說、強化說和自我社會化理論結合起來,才能解釋性別角色行為的獲得和改變。
兩性心理差異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第一,它打破了傳統的大男子主義偏見,為婦女解放運動和女性參加更多的社會活動以及參與一直由男子占統治地位的社會領域提供了科學根據。男性和女性的各種能力不是先天決定的,均可以通過學習獲得,尤其是一直被認為只有男性才具有的領導工作才能。第二,它打破了傳統的有關兩性差異的遺傳決定論觀點。傳統觀點認為男性在許多方面優於女性是由兩性遺傳上的差異決定的。但兩性差異的研究表明,遺傳上兩性差異很小,而是由於父母及其他不同的社會化過程拉大了兩性差異。第三,它對於養育兒童具有實際意義,在兒童的社會化過程中,父母的作用都很重要。家長及正規學校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造成兩性差異,而應該是促使兩性兒童在各種能力上的平衡發展。

參考書目

A. Anastasi, DifferentialPsychology, 3rd ed.,Macmillan,New York,195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