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城市化

隨著信息網路的高速發展,資本和勞動力的全球流動性增加,大規模的城市化運動在全球展開,對於已開發國家而言,已經步入後城市化階段,而大多數開發中國家當前還處於城市化從起步到快速發展過度期,近年來,對城市化有了積極的認識,城市化被納入國家發展政策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球城市化
  • 外文名:Global Urbanization
  • 影響:環境問題突出
  • 政策:可持續發展戰略
基本簡介,影響因素,發展趨勢,相關信息,

基本簡介

伴隨著全球城市化的推進,人類在過去100年對自然資源和能源的消耗,達到人類歷史上空前的程度,造成全球環境的惡化。城市的環境問題,已經不在是城市本身,而是牽扯到整個地區,跨國界的乃至全球範圍的環境惡化和整治。
從20世紀70年代起,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逐步形成,並已得到全世界的共識。但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必須在區域開發、城市建設和建築營造各個層面得到全面貫徹。
世界正在經歷一個城市化的過程,一個新的城市時代已經來臨,可以想像,全球城市化水平在未來的40年內將高達70%。可持續的城市發展,是21世紀人類社會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之一。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在城市定居,城市在各個層面將面臨世界上最大的挑戰。應對這些挑戰,需要全世界同心協力,精誠合作。——全球人居環境論壇主席、聯合國前副秘書長和高級代表安瓦爾·喬杜里

影響因素

一國的自然和社會條件,如地理和氣候狀況,基本經濟和政治制度、發展水平等,會影響其城市化和城市發展模式。除此之外,下列因素會在未來對各國城市化和城市發展產生比較重要的影響。
第一,全球化。全球化的本質是全球範圍內資源和生產要素的最佳化配置。雖然從一般意義上講,全球化背景下各類要素都可以在全球範圍內流動和重新配置,但從目前觀察到的情況看,要素流動格局呈現出一定程度的不均衡和不對稱性,具體而言,高端人才的流動性遠遠高於中低端人才;資本的流動性遠遠高於勞動力的流動性;已開發國家對開發中國家消費模式、生產模式、產業結構、治理模式等方面的影響,總體而言大於開發中國家在這些方面對已開發國家的影響。
第二,技術進步。上世紀80年代以來信息通信技術的突破和廣泛套用,帶動了上一輪全球範圍內的高速增長。2008年底已開發國家爆發的金融危機波及全球。展望未來,能夠啟動新一輪經濟成長,特別是已開發國家經濟成長的根本力量,仍然是新的重大技術突破。信息通信技術的深度普及和套用,清潔能源的發展,新材料的出現,生物技術的發展等,都有可能成為這樣的技術突破點。目前有學者提出,人類社會正在啟動第三次工業革命,可能是能源和信息技術發展所帶動,也可能是信息技術驅動下的製造業升級所帶動。
第三,全球治理模式和治理議題的變化。隨著全球化的深入,許多議題越來越超出主權國家的治理範圍,需要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協調,才能夠有效解決。諸如應對氣候變化、維護全球政治、經濟和金融穩定、控制傳染病等全球性公共產品,成為擺在人類面前的新的重大議題,相應的全球治理結構也在孕育著新的深刻變化。
第四,各國民眾權利和平等意識的普遍增強。美國著名戰略思想家布熱津斯基把這種現象稱為“全球政治覺醒”(The massive global political awakening)。這種趨勢對於一國國內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的變化,具有難以預計、難以把控的重大影響,對國際關係也有重要影響。
這些因素相互之間並不獨立,它們之間複雜的反饋和互動,將對城市化和城市發展產生影響。如全球化將催生越來越多的世界性城市以及城市網路;技術進步將影響生產活動在全球布局的重新調整,進而影響城市的產業分工格局;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治理議題將促進城市向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方向發展;各國民眾權利和平等意識的增強要求城市實施包容性的經濟和社會政策。

發展趨勢

在眾多因素綜合作用之下,城市化和城市發展呈現出一系列新的趨勢。
第一,人類經濟和社會活動空間分布格局,已經發生重大變化,進入城市為主的時代。按照聯合國的統計和預測數據,截止到2011年全球總人口69.74億,生活在城市的人口36.32億,城市化率過半,達到了52.1%。2050年全球總人口將增長到93.06億,城市人口增長到62.52億,城市化率將達到67.2%。從2011年到2050年全球將新增人口23.32億,城市人口增長26.2億。全球農村地區人口數量及其占總人口的比例都將在2020年前後開始絕對降低。可以說,人類經濟社會活動的空間分布結構已經進入了以城市為主的新階段。
第二,城市化步伐將呈現“南快北穩”的格局。總體看,已開發國家的人口城市化率接近飽和水平,雖然不排除未來有一定幅度的波動,但不會有大的起伏。而從較長時期看,已開發國家城市人口的絕對規模,有可能隨著人口負增長而出現一定程度的負增長,除非有大量的國外移民。由此會帶來一系列值得重視的效應,比如,不動產價格的長期走勢可能趨於下降。開發中國家的城市化步伐將明顯加快,而且,其城市人口的絕對規模也將穩定增長。由此帶來的效應會顯著不同於已開發國家的情形,開發中國家的住房等不動產價格會快速上升。
第三,大都市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現有技術和產業條件下,已開發國家一些大都市地區的擴展似乎觸到了上限;而開發中國家將出現一批新的大都市群。
大都市區集中了很大比例的人口和經濟活動。在OECD國家,總人口中有70%以上生活在大都市地區,這些區域中單個城市的人口規模一般都超過150萬人。不僅如此,這些城市的人口年均增長率為0.8%,遠高於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增長率。在一些OECD國家,一個大都市區幾乎占據所在國總人口的一半。因此,OECD國家的人口越來越集中在少數幾個地方。OECD國家大都市地區的人均生產總值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其生產總值占全國的比重也遠遠高於其他地區。有些大都市區域創造的生產總值占到全國GDP的1/3,有些地區甚至占到1/2。
但目前觀察到的證據似乎表明,集聚經濟的發展並非沒有上限。當城市發展到某個階段後,進一步的集聚帶來的負面效應會超過正面效應,從而導致城市的競爭力下降。在人口達到150萬及以上的78個OECD大都市中,有1/3的經濟成長率比國內平均水平低。歐盟對258個居民人口達到25萬及以上的大城市的研究報告顯示,在2000年到2006年之間,一半以上大城市的經濟成長率低於其國內平均水平。
不過,開發中國家的情況可能會有很大不同。2009年的世界發展報告《重塑世界經濟地理》的研究發現,開發中國家人口和經濟活動在地理空間上的集聚,基本上與先行國家的歷史軌跡相類似。所以可以預期,開發中國家將會隨著經濟發展而出現一批新的大都市群。
第四,第三次工業革命在已開發國家的率先啟動以及全球化深化,將帶動各國城市發展格局發生深刻、豐富而不對稱的變化。第三次工業革命可能率先在最已開發國家啟動,帶動全球產業分工鏈條的重新調整,與第三次工業革命相關的尖端製造業將成為這些國家一些重要城市在較長時間內的新的競爭力源泉。
已開發國家中為數不少的在全球化過程中衰落的以製造業為主的城市,以及目前以服務業為主的城市,有可能因為尖端製造業的發展而煥發新的生機,重新獲得相當長時期的競爭力。當然,即使在已開發國家內部,能夠從新技術突破和再製造業化中受益的城市數量,可能並不多。
對於開發中國家而言,能否從新技術突破中受益,取決於產業水平和技術能力與最前沿國家的差距有多大。差距較小的國家有可能受到前沿國家技術突破的輻射和帶動。而差距大的國家很難指望從已開發國家少數城市中高端製造業的興起中直接獲得大而持久的帶動作用。相反,如果高端製造業的產品或工藝對傳統製造業形成了替代關係,那么,開發中國家很可能會受到負面的衝擊;而且還會遭受已開發國家資金撤回的影響。
第五,單個城市追求自身最優規模的做法,越來越不合時宜。城市競爭力日益取決於多主體的合作質量以及自身在城市網路中所形成的獨特優勢。
OECD的研究表明,由於各產業部門中聚集經濟的重要性具有很大差異,而且不同城市的產業構成也不盡相同,所以不存在唯一的完美城市規模,給最佳城市規模下定義並沒有用處。更重要的原因是,全球經濟網路正日益演變成為一個將全世界各大樞紐與節點連線在一起的橫向網路。這種背景下,雖然基於產業分工和專業化而形成的效率改進與成本降低,仍然會影響城市的競爭力,但可替代性較強的從事標準化產品生產的能力,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很難構成核心競爭力。未來的產品和服務需求將呈現更加多樣化格局,產品設計的時效和差異化要求都日益提高,生產流程也需要更加柔性化。這樣,單體城市的競爭力將日益取決於價值鏈上的各個參與方、企業及其內部各部門、供應商和客戶之間的溝通、合作的效率和質量;取決於單體城市在城市網路中所處的地位和核心優勢。
第六,人民民眾日益增強的權利和平等意識,將導致各國城市中業已存在的二元結構問題演變為更加嚴峻的挑戰,日益呼喚包容性城市發展政策。已開發國家出現了所謂“城市悖論”,即城市在實現充滿活力的增長的同時,也出現了嚴重的收入差距、大量社會排斥和分割等問題,甚至在城市的地理空間分布上也表現出了難以融合的特點。
OECD的地區資料庫顯示,OECD國家中大約一半到60%的失業主要集中在城市為主地區。在大多數OECD國家,社會排斥及貧窮問題已經成為城市普遍存在的現象。這些問題不僅在墨西哥城等不發達大都市地區較為突出,而且存在於大幅度調整工業結構的已開發國家城市(如鹿特丹、里爾、底特律)以及最富裕的大都市區(如巴黎、倫敦、紐約)的郊區。大量的經驗表明,城市經濟服務化所帶來的新就業崗位的工資水平,一般不如被淘汰的製造業就業崗位高。從高端服務業受益的群體主要限於高學歷者,而不是普通的製造業工人。大部分城市針對中年工人進行的就業再培訓收效甚微。最終,許多工人失業,中產階級萎縮,收入差距拉大。而少數高端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卻推高了房價,瓦解了傳統社區。
開發中國家城市中的二元結構問題更加嚴重,明顯的證據就是大量存在的貧民窟。據統計,在2005年,開發中國家的城市人口中有36%(8億人)生活在貧民窟。全球化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已開發國家的公司,特別是大型跨國公司或投資基金雖然參與到開發中國家有增長潛力的城市的建設中,但它們並未改善城市的整體基礎設施,而只是關注特定的繁華地帶的進一步開發和提升,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城市的貧富區隔。
而各國人民民眾的權利和平等意識日益增強的背景下,廣泛存在的二元結構成為城市治理面臨的巨大挑戰。在信息化時代,集體行動更容易發起,因為人際之間的溝通成本大大降低,而同處一個城市的人們,既容易觀察到貧富之間的差別,也容易觀察到窮人之間的共同處境。這樣,邊緣群體相互之間更容易達成採取某種行動的共識。已開發國家如美國爆發了“占領華爾街”的運動;中東與北非的阿拉伯世界也發生了社會動盪。這些現象雖然會最終作用於整個國家,但首先承受這些現象後果的,是城市。同樣,未來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的行動主體也是城市。可以說,全球範圍的政治覺醒將日益呼喚城市的包容性發展。
相對於已開發國家城市的二元結構問題而言,開發中國家的城市如何實現包容性發展,是更為棘手的挑戰。已開發國家城市化歷史上,大多都曾遭遇過貧民窟的問題。所以對於當今的開發中國家而言,既無需視貧民窟為“毒瘤”,欲以簡單的辦法在短時間內“剷除”;也不能長期聽之任之。而應該汲取已開發國家歷史上的經驗教訓,並結合當今全球化時代的新特點,探索系統的解決辦法。

相關信息

路透社26日報導,聯合國26日發布報告說,到今年年底,全球人口中將有一半生活在城市,這在人類歷史上尚屬首次。報告說,到2050年,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口將達到64億,而目前這個數字是33億。預計2050年的全球總人口將從目前的67億增長到92億。
在歐洲、北美和大洋洲這幾個世界最發達的地區,城市人口數量遠超農村人口,拉美地區和加勒比海地區也是如此。只有非洲和亞洲以農村人口居多,但全球大部分人口都生活在這兩個地區。報告說,隨著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全球農村人口總量預計將在大約10年內開始下降,到2050年估計會從2007年的34億降低到28億。 以印度為代表的一些國家企圖以鼓勵農村地區的發展來減緩城市化進程。在全世界最大的城市當中,印度就擁有兩個,孟買新德里2007年的人口數量分別為1900萬和1880萬。
儘管城市化給政府帶來了挑戰,然而聯合國人口司司長阿尼亞·茲洛尼克對記者說,城市化通常是經濟活力的標誌。
目前城市化進程急劇加快,預計到2025年之前會新增8個人口在千萬以上的大都市,使千萬人口以上的城市達到27個。
茲洛尼克說,各國政府必須確保大量城市人口能夠獲得基本的服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衛生保健服務。
亞洲和非洲國家目前基本上還是以農村人口居多,城市人口與農村人口分別約占總人口的40%和60%,但在未來幾十年里城市人口將迅速增加。
但是,茲洛尼克說,這個變化是個漸進過程。在2045到2050年間,非洲人口的一半將成為城市居民,而亞洲會在2 0 20到2025年間達到這個水平。
茲洛尼克說,目前,中國人口中大約有40%生活在城市,這個數字2050年可望超過70%,那時中國人口中將有10億以上的城市居民。
聯合國報告顯示,到2025年,迅速發展的中國外資中心深圳將步北京和上海的後塵,成為中國又一個人口過千萬的大都市。
世界上第二大人口大國印度目前只有29%的城市人口,到2050年,印度的城市居民將占總人口的55%。
茲洛尼克說:“印度的城市化程度估計不會像中國那么高,因此有可能成為全球農村人口最多的國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