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思源民俗博物館

全州思源民俗博物館

全州思源民俗博物館位於桂林市全州縣梘塘鎮珠塘村委白地頭村,規劃用地60畝,傳承人是全州鎮鄧家埠村唐以金先生,總投資約1.8億元,規劃建築面積20000平方米。該項目主要包括古民居、文物陳列館、古街、牌坊、古作坊等五大部分,擬打造成全區絕無僅有的古建築文化傳承培訓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全州思源民俗博物館
  • 地理位置:廣西桂林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60畝
  • 開放時間:2015年1月24日
展示廳落成,建設背景,

展示廳落成

2015年1月24日,全州思源民居民俗博物館展示廳落成。鞭炮聲聲,嗩吶陣陣,在歡快熱烈的歌舞聲中,全州思源民居民俗博物館展示廳落成典禮文藝演出拉開帷幕。
全州思源民居民俗博物館建設項目是梘塘鎮按照縣委、縣政府全面實施“五大工程”重要部署和將梘塘鎮打造成縣城生態後花園的發展定位,引資籌建的文化繁榮工程之一,並以此聯動全州水上旅遊經濟帶建設,主要包括水晶崗、三江口、湘山酒業新型工業旅遊基地、古戰場等沿江重點景點規劃建設,打通梘塘至縣城水上黃金經濟通道,打造出一條新的旅遊黃金線。
全州思源民居民俗博物館位於梘塘鎮珠塘村委白地頭村,規劃用地60畝,傳承人是全州鎮鄧家埠村唐以金先生,總投資約1.8億元,規劃建築面積20000平方米。該項目主要包括古民居、文物陳列館、古街、牌坊、古作坊等五大部分,擬打造成全區絕無僅有的古建築文化傳承培訓基地。
以文化為靈魂,以旅遊為載體,以傳承古建築工藝為目標,擬打造全市乃至區規模最大、影響深遠的古民居民俗文化博物館,將成為傳承、賢人達所、光觀旅遊的勝地。
2015年6月,全州思源民居民俗博物館入選廣西百家博物館建設項目。
2016年5月,“南寧學院桂北傳統民居教學研究實訓”基地在全州思源民俗博物館掛牌,同時聘請唐以金為南寧學院土木與建築工程學院榮譽教授。

建設背景

老人巨資搶救古民居
唐以金是鄧家埠村的農民,早在13歲時,就開始跟長輩們學習木工、泥瓦工等技能,之後長期從事建築業和房地產,幾十年下來有了一定的積蓄。雖然唐以金後來轉行現代建築,但對桂北古民居的傳統建築卻有著揮之不去的情感。
2009年,準備回家頤養天年的唐以金,聽聞因湘桂鐵路複線建設需要,桂林市全州縣永歲鄉沙子灣村委和好鋪村有一組清代古建築將被拆毀。唐以金趕到現場,看到要拆的蔣仁祿宅、蔣子麟宅、和好鋪學館等建築,設計精美,堪稱清代建築典型代表。當時,施工方的挖掘機已開過來拆掉一個牆角,眼見精美的古建築將毀於一旦,唐以金出資20萬元從村民手中買下古建築,然後按文物部門的標準將其攝影編號下架,歷時40多天,拉了180多車的部件保存在原全州氮肥廠的倉庫里。
隨後,唐以金開始籌劃建設民俗博物館,計畫投資1.2億元,復建100座清代和民國時期的古建築,組成民俗博物館。目前,唐以金已將30座被拆遷的古民居買下進行修復,耗資數千萬元,完成了一期主體工程的三分之二。
拆房容易重建難,180多車數萬個部件,如何能夠按原樣修復?唐以金說,拆房時發現先輩們很有智慧,每個木部件的接口處,都有竹筆寫的字,只要細心去做就能完成。拆房子用了40天,重建花了3年時間。自工程開工後,唐以金集設計、施工和監理於一身,每天都在現場忙碌著。大到建築的整體設計布局,小到每一個木構件的修復,唐以金不放過每一個細節。
村民和家人都反對“折騰”
全州民俗博物館地處全州鎮和梘塘鄉交界處,有一部分地是唐以金自家的地。談及選地址,唐以金介紹,他原先決定選址當地的洮陽故城,因為那裡是全州縣的老縣城,離和好鋪村也近。但遇到不少困難,他只好放棄。時間一長,那些拆下來保存的木部件也因受潮腐朽,他很著急。最後,只好選址在自己所在的村,然後用自己的地跟村民換地,他也曾向相關部門報項目立項,但辦理過程比較費時,只好先行開工建設。
民俗博物館地處灌江旁邊,有一架古水車早年被毀,唐以金出資修復。但後來,上游開來了兩艘挖砂船非法采砂,水車即將不保,民俗博物館前的自然風景也將被破壞。唐以金向相關部門反映情況阻止挖砂。誰知,挖砂者帶人來到民俗博物館恐嚇唐以金說:“如果我們挖不成砂,你也休想修得成房子。”沒過幾天,唐以金守材料看家的6隻狗被毒死了。少了這些看家狗,唐以金擔心文物被盜,又擔心社會人員來行兇,晚上都睡不好覺。
“唐以金,你逞什麼能,放著好日子不過,去搞那吃力不討好的事做什麼。”附近不少村民,碰上唐以金都勸他放棄。“他就不該搞這個事,老了還跟著他吃苦受累。”唐以金的老伴黃讓英對記者說,以前她跟著唐以金在外面做工程守材料,省吃儉用攢下一點養老本,是想老了享一下清福。誰知,唐以金又折騰起這件事。從一開始,她和兒女們都反對,主要擔心他操勞此事身體受不了。但唐以金還是堅持要搞,她只好又過來幫守材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