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海島資源綜合調查

《全國海島資源綜合調查》,1988年1月30日至1996年5月中國首次對海洋島嶼進行的全國性、大規模、多學科的資源調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國海島資源綜合調查
  • 時間範圍:1988年1月30日 至 1996年5月
歷史背景,調查範圍,調查步驟,主要成果,

歷史背景

由宋健倡導,李緒鄂任全國海島資源綜合調查小組組長,陳求霉訂只耀邦、嚴宏謨、張延喜、劉潮明任副組長。領導小組辦公室掛靠在國家海洋局。1989年2月通過了《全國海島資源綜合調查簡明規程》,作為海島調查的基本技術標準和要求。其基本任務是考察全國海島自然環境要素和自然資源的類型、數量、分布特徵等基本資料;此次調查的海島是指大潮高潮時露出海晚籃漿面以上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姜乎定刪嶼的數量(不包括海南島和台灣、香港、澳門等所屬島嶼),但拳頁有特殊意義的島礁不受此條件限制。重點查清鄉級以上海島的社會狀況,結合海島的開發和保護、管理法規與政策,積極推動海島建設。

調查範圍

調查的範圍:海島陸域調查範圍包括全部海島;海域調查範圍從高潮線至20米或30米等深線以內。調查內容包括:氣候、地質、地貌、土壤、植被、林業、生物、海洋水文、海水化學、環境質量、土地籃斷禁利用、社會經濟與海島量算等。

調查步驟

海島調查的步驟與方法分4個階段進行:
①條件準備;
②外業調整(1991年底);
③內業整理(1992年開始);
④開發試驗(1993~1995)。參加騙協戰調查的人員超過艱道嘗13 000人,其中科技人員6 700多人。動用調查船250艘(次),海上作業3 000多船(日),調查面積21萬平方千米(其中海域面積19萬多平方千米),布設斷面3 545條,海上測點14 612個,陸上測點31 065個。

主要成果

調查的主要成果:撰寫各種綜合調查報告、專業報告和專題報告655冊,調查資料彙編2 518冊。完成《全國海島資源綜合調查報告》、《全國海島資源綜合調查資料彙編》、《全國海島名錄》等成果。這是迄今為止,中國最準確、重要的國土基本數據與資源。海島調查成果表明,中國海島及其周圍海域蘊藏著豐富的生物資源、港口資源、旅遊資源以及其他類型的自然資源,開發潛力巨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