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反力

全反力

法向反力N與摩擦力F的合力R稱為支持面對物體的全約束力,也叫全反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反力
  • 外文名:The whole reaction force
  • 定義:物理名詞
  • 公式:tanb=f/N=μ
  • 單位:牛頓(N)
簡介,計算公式,相關區別,套用,

簡介

法向反力(支持力)N與摩擦力F的合力R稱為支持面對物體的全約束力,也叫全反力或接觸反力。
全反力的示意圖全反力的示意圖
由於支持力N沿支持面法向,摩擦力f沿支持面切向,二者總相互垂直。運用勾股定理,全反力R的大小為
靜摩擦力f達到最大值fmax時,這時的支持力與全反力的夾角a也達到最大值b,把b稱為最大靜摩擦角。此式表明:最大靜摩擦角b的正切等於最大靜摩擦因數。而動摩擦角的正切等於動摩擦因數

計算公式

法向反力N與摩擦力F的合力R稱為支持面對物體的全反力。 即摩擦力F達到最大值Fmax時,這時的夾角a也達到最大值b,把b稱為摩擦角。
tanb=F/N=fN/N=f 此式表明:摩擦角b的正切等於靜摩擦因數。 如果作用於物體的主動力的合力Q的作用線在摩擦角之內,則無論這個力怎樣大,總有一個全反力R與之平衡,物體保持靜止;反之,如果主動力的合力Q的作用線在摩擦角之外,則無論這個力多么小,物體也不可能保持平衡。這種與力大小無關而與摩擦角有關的平衡條件稱為自鎖條件。物體在這種條件下的平衡現象稱之自鎖現象。

相關區別

摩擦角:當物體處於滑動的臨界狀態時,靜摩擦力FS達到最大值Fmax,此時FR 與FN 的夾角也最大,此時的φm 稱為摩擦角。物體恰好能從粗糙斜面上勻速下滑時斜面的傾角稱為摩擦角。如果測得這個角度就能確定物體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即μ=tanθ。不過用這種方法測定摩擦因數有一定的難度,因為物體是否真正作勻速運動,依靠目力是難以辨別的。我們發現在變速運動的情況下也可以引入摩擦角,只要量出角度就能得到摩擦因數,從而可以避免判定速度是否均勻的困難。
法向反力N與摩擦力F的合力R稱為支持面對物體的全約束力,也叫全反力。法向反力(支持力)N與摩擦力F的合力R稱為支持面對物體的全約束力,也叫全反力或接觸反力。

套用

自鎖現象
如果作用於物體的主動力的合力Q的作用線在最大靜摩擦角之內,則無論這個力怎樣大,總有一個全反力R與之平衡,物體保持靜止;反之,如果主動力的合力Q的作用線在最大靜摩擦角之外,則無論這個力多么小,物體也不可能保持平衡。這種與力大小無關而與最大靜摩擦角有關的平衡條件稱為自鎖條件。物體在這種條件下的平衡現象稱之自鎖現象
動態受力平衡的分析
動態平衡問題中,光滑平面上物體受三力而平衡,我們通常運用三角形定則,採用繪製重力(方向、大小一定)、支持力(方向一定)、外加力三個力的矢量三角形,的方法,進行研究,解決一些諸如求外力大小的極值、已知外力角度求外力大小等問題。而在粗糙平面上,物體還收到一個摩擦力,對於四力平衡無法繼續使用力的矢量三角形法。這時如果適當運用全反力的知識,便可以將四力轉化成重力(方向、大小一定)、全反力(方向一定)、外加力三力平衡來解決。
例:質量為m、電量為+q的物塊置於動摩擦因數為μ的水平面上,加一電場使其恰能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求所加電場場強的最小值及此時的方向。
利用全反力進行受力分析利用全反力進行受力分析
如圖,物塊向右勻速運動時,所受電場力F=qE,全反力R與豎直方向夾角φ=arctanμ。由幾何關係(垂線段最短)可知,當F⊥R時F的大小最小,此時E=F/q=mgsinφ/q=mgμ/[q√(μ^2+1)],方向與水平方向夾角θ=φ=arctanμ。
若不採用全反力模型,也可以將四力分解到水平、豎直兩個方向上分別列出平衡方程,再依據方程組求出F關於θ的函式,利用三角函式的性質求最值。該方法較繁瑣,在此不作贅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