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岱海湖現代三角洲題沉積及儲層研究

《內蒙古岱海湖現代三角洲題沉積及儲層研究》是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王德發、鄭浚茂、於興河、孫志華、王美玲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蒙古岱海湖現代三角洲題沉積及儲層研究
  • 成果登記號:19920300[05559]
  • 第一完成單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19920300[05559]
項目名稱
內蒙古岱海湖現代三角洲題沉積及儲層研究
第一完成單位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主要完成人
王德發、鄭浚茂、於興河、孫志華、王美玲
主題詞
儲集層;砂體;沉積作用;沉積相;三角洲;斷陷盆地

成果摘要

該項研究的目的是為指導、預測古代三角洲砂體的勘探與開發.主要成果: 1.沉相帶對儲層起著明顯的控制作用,斷陷盆地短軸方向陡岸與緩岸三角洲各有特色.辮狀三角洲主要由九種沉積層序組成,其滲透率非均質程度,類型外,由強到弱.陡岸辮狀三角洲應在上、下三角洲平原和前緣的波浪帶帶,而緩岸則應在上三角洲平原及下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來尋找高孔河道的芭可用W=12.27D方程來進行預測.2.斷陷湖盆陡岸辮狀三角洲以平面射流作用為主,緩岸的遷移擺動和平面射流共同作的產物.3.在陸相斷陷盆地短軸方向,陡岸三角洲以多而小特點,緩岸見以少而大為指出了在找尋斷陷盆地三角洲砂體時,短軸方向陡岸應採用密積布孔、緩的方案. 4.在(一定粒度中粗砂)平均粒度與孔隙度和滲透率具有一定的關係,平均粒度與孔隙度相關,其數學模型為φ=(Mz)+b,a和b值分別在1.5-3.5和35-45之間;a值粗向小調整.滲透率與平均粒度符合k=b(Mz)a的冪函式分布.a值在4,b值且隨著平均粒度的增大而增大.然而,孔隙度與滲透率則服指數相關的原aφ,a值一般為0.07±,b值 的確定可隨著粒度的加粗向小調整.5.依據顆粒排列方式和孔隙度以及粒度之間的相關關係在三維基礎上建立了斷陷湖盆橫向陡、緩兩岸辮狀三角洲的三維孔隙模型.定空間孔隙度.泥質薄層大小、頻數及規模的分布特徵,為開發同類三角-具有套用價值的定量數據和模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