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花棍舞

兗州花棍舞

兗州花棍舞又稱打花棍,起源可上溯到宋元時期,明朝之後兗州民間藝人融匯“打連廂”也就是“霸王鞭”的藝術特色,逐步發展創新為今天載歌載舞、鈴聲叮噹、節奏歡快,兗州所獨有的民間藝術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兗州花棍舞
  • 別名:打花棍
  • 起源時間:宋元時期
  • 舞蹈種類:漢族舞蹈
歷史淵源,發展演變,表現形式,表演者,花棍,音樂,風格特點,獲得榮譽,傳承保護,發展現狀,發展規劃,

歷史淵源

兗州花棍舞又稱 “打花棍”,初考證為漢族舞蹈,通過與 “花棍舞”相關的歌謠和傳說,人們得知,古時魯南多災,災民沿街乞討,羞愧難當,遂改求乞呼喚為“唱門兒”,並以“花棍”擊節,發展而為“花棍舞”,邊唱民歌邊舞蹈,歌同多為家鄉味十足的民歌內容。所以至今花棍舞伴奏音樂仍用《八仙慶壽》、《畫扇面》、《繡花燈》等民歌曲調。花棍舞是古黃河下游沖積平原,包括安徽、江蘇、山東、河南等廣大勞苦民眾創作傳習的一種生產方式緊密相連的舞蹈形式,反映了失去家園和生活資料的人們到處流浪,四處乞討的生活內容。舞蹈中的肢體語言,如手拿花棍的一些典型動作就是當時當地民眾生活生產的藝術表現,包含著廣大人民民眾生活的辛酸,具有深刻的社會內容。

發展演變

“打花棍”在山東魯南兗州一帶已有近百年的傳承史,傳說花棍起源於叫花子乞討用來防身的打狗棍子。明清之後,兗州一帶的流浪藝人受到 “打連廂”(即“霸王鞭”)的影響和啟發,在竹桿兩頭裝上錢鈴和布頭,發展成為今天載歌載舞、花棍叮噹、聲調歡快的民間 “花棍舞”。
兗州花棍舞
上世紀九十年代,兗州市文化部門責成專業人員開始對花棍舞進行系統整理,結合現代生活,適當加進新的動作和表演套路,在原舞蹈精神韻味的基礎上,使舞蹈更具時代特點。以歡快吉祥的情調為主,成為人民民眾歡慶豐收、歌頌生活和表達情懷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

表現形式

花棍舞表演形式以多人表演為主,少有獨舞、雙人舞和三人舞,一般是一種集體舞蹈。特點是表演隊伍排列整齊隊形,或變換隊形,手舞花棍,邊走邊舞。動作多以跳、轉、翻、旋等技巧為主,體現出熱情歡快、靈巧多變的民間舞蹈的藝術特色。
兗州花棍舞

表演者

表演者以女性為主,多穿緞料的紅衣、綠褲或綠衣、綠褲表演,服飾體現節日喜慶特點。

花棍

兗州花棍舞因舞蹈道具“花棍”而得名。“花棍”用一米多長竹竿製作,當中嵌幾根鐵軸,每軸穿三、四枚銅製錢,舞時遍身拍打發出沙沙聲響,因此又名“沙拉叭子”。“花棍”飾以彩條、流蘇,舞蹈流光溢彩,叮咚作響,更增添了歡樂氣氛。
兗州花棍舞

音樂

花棍舞的伴奏音樂,有傳承的“花棍調”。例如《八仙慶壽》、《畫扇面》、《繡花燈》等民歌曲調;現代兗州花棍舞也多用洋溢喜慶祥和的音樂,如《歡樂中國年》、《歡歡喜喜過大年》等。演出時可編配伴唱或“秧歌調”等樂曲伴奏。

風格特點

花棍舞的風格,如同兗州人的性格,剛直豪爽,於悽怨憂鬱中透出粗擴豪放。舞蹈動作舒展流暢,節奏明快,跳躍性強,旋律時而委婉細膩,時而剛勁奔放,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其歡快的舞姿,傳遞著一種中華民族面對困難與挫折時所表現的樂天達觀、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和精神鼓舞。

獲得榮譽

1999年,榮獲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提名獎;連續多年代表濟寧市參加孔子文化藝術節;1999年代表濟寧市參加山東省慶祝建國50周年泉城文化廣場齊魯民間藝術展演,榮獲優秀表演獎,參加山東省民間藝術展演獲得“黑牡丹獎”;2000年,兗州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花棍舞之鄉”;2011年被國家文化部重新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花棍舞之鄉”;2012年8月,獲得山東省第二屆群民運動會婦女建設精品項目展示大賽一等獎;2014年6月,由中國舞蹈家協會支持,江蘇省舞蹈家協會、蘇州文聯等多家單位聯合舉辦的“五彩連廂、甪直飛揚”全國連廂舞邀請大賽在江蘇省蘇州市甪直鎮江南文化園隆重舉行。來自全國十多個省市的十四支大型隊伍在這裡聯袂獻技,一決高下。作為山東省唯一的一支參賽隊伍——兗州中老年藝術團表演的《齊魯花棍情》榮獲銀獎第一名。

傳承保護

兗州歷來十分珍惜“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花棍舞之鄉”這份榮譽,並把她列為兗州地域文化的重要品牌。多年來,我們把兗州花棍舞的挖掘、保護、研究、推廣、普及作為建設文化名城的重要內容,制定和實施了花棍舞民族民間藝術保護規劃,並納入了《兗州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當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總體布局,建立了長效工作機制。2011年以來,我們又將花棍舞列入區委、區政府深入實施的文化惠民工程之中,在財政上列支200多萬元,用於花棍舞的場地建設及培訓、輔導和民間藝術團隊的扶持工作,在政策上支持,在人員上保障,在服務、培訓、引導上跟進。

發展現狀

兗州花棍舞是以我國中原地區農耕文化為基礎而產生的文化類型和典型代表之一,也是齊魯文化和魯西南平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兗州花棍舞有獨舞、雙人舞和三人舞,更常見的是多人表演,這其中又以女性為主。因此,也特別適宜在農村推廣。為了做好花棍舞的推廣、普及工作,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我們組織了600餘位能夠熟練掌握花棍舞表演動作的專業舞蹈老師和文化志願者,直接深入到村(社區)幫助組建民眾文化活動隊伍,教授以花棍舞為主的民眾性舞蹈,截止到2014年6月底,全區437個村(社區)培訓達到了全覆蓋,現有花棍舞民眾文化隊伍532支。為了鞏固花棍舞培訓成果,我們以鎮為單位,先由鎮(街)舉辦花棍舞比賽,選出優勝隊伍再代表鎮(街)參加全區花棍舞大賽。

發展規劃

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為充分發揮“中國民間藝術之鄉—花棍舞之鄉”特有的功能,實現“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新發展。下步,將重點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在保護研究方面。對兗州花棍舞繼續進行挖掘和整理,將所有資料以數位化的技術手段加以永久保存;建立兗州民間文化藝術研究中心,開展民間文化藝術理論研究,著重研究其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通過不斷的創新來最佳化民間文化藝術,提高民間文化藝術,在全社會推廣普及花棍舞藝術。二是在表演展示方面,利用民俗節氣及政府的重大節慶活動展示兗州花棍舞,讓民間藝術真正源於民間,用於民間,益於民間,回歸民間,既可營造重大節慶活動的氛圍,又可豐富老百姓的民俗活動,滿足老百姓的精神需求。三是在加強對外交流方面。採取“送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展示兗州花棍舞,如“送出去”參加全省文化產業博覽會以及各種民間藝術展演、比賽;“請進來”可以“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的名義,通過承辦中國民協或省民協的“民間藝術節”等形式,邀請全國各地民間藝術界來兗州展示民間藝術精品,達到展示、交流的目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