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螢光標記

免疫螢光標記技術(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是將已知的抗體或抗原分子標記上螢光素,當與其相對應的抗原或抗體起反應時,在形成的複合物上就帶有一定量的螢光素,在螢光顯微鏡下就可以看見發出螢光的抗原抗體結合部位,檢測出抗原或抗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免疫螢光標記
  • 外文名: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
  • 始創於:20世紀40年代初
  • 套用:臨床醫學
免疫螢光標記技術,免疫螢光標記的套用,

免疫螢光標記技術

免疫螢光標記技術始創於20世紀40年代初,1942年Coons等首次報導用異氰酸螢光素標記抗體,檢查小鼠組織切片中的可溶性肺炎球菌多糖抗原。當時由於異氰酸螢光素標記物的性能較差,未能推廣使用。直至1958年Riggs等合成了性能較為優良的異硫氰酸螢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Marshall等又對螢光抗體標記的方法進行了改進,從而使免疫螢光技術逐漸推廣套用。常用的螢光素有異硫氰酸螢光素和四甲基異氰酸羅達明。
根據抗原抗體反應的結合步聚的不同,免疫螢光標記技術可分為直接法、間接法、補體法和雙重免疫螢光法四種。直接法是將螢光素標記的特異性抗體直接與相應的抗原結合,以檢查出相應的抗原成分。間接法是先用特異性抗體與相應的抗原結合,洗去未結合的抗體,再用螢光素標記的抗特異性抗體(間接螢光抗體)與特異性抗體相結合,形成抗原一特異性抗體一間接螢光抗體的複合物。因為在形成的複合物上帶有比直接法更多的螢光抗體,所以間接法要比直接法更靈敏一些。補體法是用特異性的抗體和補體的混合液與標本上的抗原反應,補體就結合在抗原抗體複合物上,再用抗補體的螢光抗體與之相結合,就形成了抗原一抗體一補體一抗補體螢光抗體的複合物。螢光顯微鏡下所見到的發出螢光的部分即是抗原所在的部位。補體法靈敏度高,適用於各種不同種屬來源的特異性抗體的標記顯示。在對同一組織細胞標本上需要檢測兩種抗原時,可進行雙重螢光染色,即將兩種特異性抗體(例如抗A和抗B)分別以發出不同顏色的螢光素進行標記,抗A抗體用異硫氰酸螢光素標記發出黃綠色螢光,抗B抗體用四甲基異硫氰酸羅明達標記發出橙紅色螢光,將兩將螢光抗體按適當比例混合後,加在標本上(直接法)就分別形成抗原抗體複合物,發出黃綠色螢光的即抗A抗體結合部位,發出橙紅色螢光的即抗B抗體結合的部位,這樣就明確顯示出兩種抗原的位置。

免疫螢光標記的套用

半個多世紀以來,經過許多學者不斷改進和發展,使此項技術成為微生物學、免疫學、病理學及免疫組織化學中常用的一種免疫學實驗方法,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套用,使許多疑難腫瘤得到了明確診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