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核糖核酸

免疫核糖核酸存在於淋巴細胞中,其分子量較轉移因子為大,可以用人腫瘤組織免疫的羊或其他動物的脾臟、淋巴結提取(也可從正常人周圍血白細胞和脾血白細胞中提取)。它使未致敏的淋巴細胞轉變為免疫活性細胞。後者與腫瘤細胞直接接觸或通過細胞介導的免疫,損傷腫瘤細胞胞膜,致使腫瘤細胞死亡。免疫核糖核酸在體內亦可產生特異性抗腫瘤IgG抗體,後者與腫瘤細胞表面抗原結合後與腫瘤細胞抗體結合,進一步激活殺傷細胞,殺傷腫瘤細胞。

適應證,臨床套用,不良反應,注意事項,用藥禁忌,

適應證

臨床適應證與轉移因子相似。目前主要用於惡性腫瘤如腎癌、肺癌、消化道癌及神經母細胞瘤和骨肉瘤等的輔助治療。也試用於慢性B型肝炎和流行性乙腦,可使細胞免疫功能低下的部分患者恢復正常。

臨床套用

1.腫瘤治療用法尚不統一,一般多採用皮下注射或靜脈滴注,劑量仍在探索中。
(1)皮下注射多注射於淋巴引流區的皮下,如腋下或腹股溝,可每周注射3~5次,連續2~3個月。
(2)靜脈滴注溶於5%葡萄糖液中靜脈滴注。
2.治慢性肝炎治療每周注射1次,每次1支(正常人周圍血白細胞免疫核糖核酸,每支含量3mg;正常人脾血白細胞免疫核糖核酸,每支含量2mg),療程一般為4~6個月。6個月以上者改為2周注射1次,最長為1年。

不良反應

本品能引起頭暈、噁心、胸悶、心悸以及蕁麻疹、體溫升高等全身反應。注射部位可能產生局部紅腫疼痛,其範圍直徑l~10cm,反應持續1~3天。

注意事項

給藥後十分鐘內如出現蕁麻疹、體溫升高者應停止使用。注射部位紅腫直徑在10cm以上者應停止使用。

用藥禁忌

過敏性體質患者慎用。
說明:上述內容僅作為介紹,藥物使用必須經正規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