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琴森十字

克里斯琴森十字

克里斯琴森十字( Christiansen cross)是由著名的澳大利亞籍天文學家克里斯琴森(Wibur Noman Christiansen)用分立的天線排列成十字形的一種具有高解析度射電望遠鏡陣。因創製者而得名,通過中國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後發布的天文學專有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克里斯琴森十字
  • 外文名:Christiansen cross
  • 發明者:克里斯琴森(W.N.Christiansen)
  • 性質:組合天線陣射電望遠鏡
  • 頭銜:URSD終身名譽主席
簡介,克里斯琴森,工作經歷,主要成就,著作,

簡介

克里斯琴森十字(Christiansen cross)是由著名的澳大利亞籍天文學家克里斯琴森(Wibur Noman Christiansen)用分立的天線排列成十字形的一種具有高解析度的射電望遠鏡陣。因創製者而得名,通過中國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後發布的天文學專有名詞。
原來的米爾斯十字天線是由兩個狹長的平行偶極子陣所組成,可以直接獲得二維的高解析度(“鉛筆束”方向圖)。後來逐漸發展為十字拋物柱面對,十字天線的兩個連續陣可以用柵(也就是分立天線陣)來代替,稱之為克里斯琴森十字。十字柵是多瓣回響,只限於用來觀測強的孤立射電源。事實上,最初的十字柵是專門用來觀測太陽的。除了十字形排列,還有Y形、T形和環形排列,都可以獲得兩個方向上很高的解析度。如今組合望遠鏡在天文研究領域扮演著日趨重要的角色,克里斯琴森十字作為其發展的原型,重要性也不容小覷。

克里斯琴森

克里斯琴森(Wibur Noman Christiansen) 為澳大利亞國籍天文學家。

工作經歷

1913 年出生於澳大利亞。
克里斯琴森十字
1934 年、1935 年 、1953 年分別獲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理學學士、碩士 、博士學位 。
1959年當選為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 。曾任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教授,國際天文聯合會副主席和國際無線電科學聯合會主席。現任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名譽教授,國際無線電科學聯合會終身名譽主席。
1996 年 6 月 7 日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主要成就

克里斯琴森 (W.N.Christiansen) 是二戰後“新一代射電天文學”先驅 者之一。
早期率先發展觀測手段,與美國天文學家各自探測到至關重要的宇宙 12 厘米波長氫譜線,這是天文學實測上一個歷史性貢獻;他發展了“克里斯琴森十字”( 組合天線陣射電望遠鏡 ),成為今日占重要地位的組合望遠鏡原型;在 05 年代初他發展 了“綜合孔徑”的理論和方法,依靠手搖計算器完成對太陽綜合圖象的實驗觀測,這較之諾貝爾獎項目—“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的實驗先行近十年。
其所著《射電望遠鏡》一書成為當今天文領域技術研究方法的一部經典著作。先後幫助荷、比、盧三國和中國、法國、印度設計或建立各自的“首要”射電天文設施。克里斯琴森在國際天文界享有盛譽,現為國際無線電科學聯合會 ( URSD)終身名譽主席。十餘次訪華,多方面幫助我射電天文建設努力推動國際社會對我國科學工作的認識。為恢復我國在國際科聯、國際天文聯合會、國際無線電科學聯合會的地位作了大量的工作。

著作

克里斯琴森和霍格玻姆著,陳建生譯:《射電望遠鏡》,科學出版社,北京,1977。(W. N. Christiansen and J. A. Hgbom, Radio Telescopes, Cambridge Univ. Press, London, 196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