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洛德·謝松

克洛德·謝松

克洛德·謝松(1920.4.13-2012.10.15),法國政治家,曾任法國外交部長。

“他是一位偉大的人民公僕,一位激情澎湃又頭腦清晰的政治家。”當得知92歲的克洛德·謝松(Claude Cheysson)辭世後,法國總統奧朗德哀慟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克洛德·謝松
  • 國籍:法國
  • 逝世日期:2012.10.15
  • 職業:法國外交部長
簡介,外交部長,

簡介

同為法國左翼政治家的克洛德·謝松,是社會黨人奧朗德的政治前輩,他在密特朗總統當政期間擔任法國外長(1981年至1984年期間),素以在國際社會“直言不諱”著稱,在1980年代冷戰後期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中,克洛德·謝松善於解決國際熱點、難點問題。
1981年,密特朗成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歷史上首位左翼國家元首,他任命了4名法國共產黨人擔任政府要職,這一度令美國里根政府感到憂慮重重。化解北大西洋兩岸信任危機的,便是克洛德·謝松,他對美國媒體宣揚高盧人的外交獨立性,“法國就是法國,法國是獨一無二的。”
事實上,在法國左中右的政治光譜中,社會黨人的克洛德·謝松算得上是中左派或者乾脆可以說成是箇中間派。1980年法國總統大選之際,時任總統、來自右翼的德斯坦曾公開表示,他有意在連任後任命克洛德·謝松為總理,只是後來吉斯卡爾·德斯坦輸給了密特朗。根據法國憲法,總統雖是國家最高領導人,但日常事務是由總理打理的。

外交部長

克洛德·謝松曾對自己擔任法國外交部長一職做過如下描述:我經常聽密特朗先生說我是“所有外交使團中最不具有外交手段的(人)”。
1982年,克洛德·謝松以法國外長身份偕夫人訪華,《人民日報》當時報導,他在與時任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黃華講話中說,一個繁榮富強的中國對於世界平衡是必不可少的;沒有中國的參加,就不可能進行任何穩定和持久的努力來解決世界重大危機。“因此,中法兩國應當進行對話,以便共同探討他們應當為尋求和平作出什麼貢獻。”
克洛德·謝松稱呼智利獨裁統治者皮諾切特是個“活該被詛咒的人”,評價蘇聯領導人安德羅波夫“沒有人情味”,當埃及總統薩達特被暗殺身亡,他更是直言“此人之死掃清了阿拉伯國家內部友好關係的障礙”。
克洛德·謝松的坦率直言也往往令其與密特朗在政策上發生不和,當英國與阿根廷因馬爾維納斯群島(簡稱馬島,英國稱福克蘭群島)爆發戰爭之時,他曾要求法國政府站在阿根廷一邊,因為他認為英國在馬島實施著殖民統治,可密特朗卻要求克洛德·謝松撤回對英國的譴責,法國總統認為,英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與法國並肩作戰,因此法國有義務有責任在英阿馬島之戰中支持英國
在中東問題上,克洛德·謝松不僅譴責以色列蓄意違反聯合國有關決議,也指責巴解組織濫用暴力的行徑。此外,克洛德·謝松認為已開發國家必須向第三世界國家提供“幾十億美元”的援助資金,這被時任美國國務卿黑格認為是“不切實際”,黑格的繼任者舒爾茨則更是宣稱,與克洛德·謝松打交道“讓人惱火”。克洛德·謝松還致力於歐洲的融合與團結,1985年至1989年他受歐洲委員會時任主席德洛爾邀請,參與制定歐委會地中海南北兩岸關係政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