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維約

克拉維約

羅·哥澤來滋·克拉維約(Ruy González de Clavijo,-1412年4月2日),西班牙卡斯蒂利亞王國的宮廷大臣、使節、旅行家及作家。曾於15世紀初出使帖木兒帝國,併到撒馬爾罕向帖木兒朝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哥澤來滋·克拉維約
  • 外文名:Ruy Gonzálezde Clavi-jo
  • 國籍:西班牙
  • 出生日期:不詳
  • 逝世日期:1412
  • 職業:外交家,旅行家,作家
  • 主要成就:出使帖木兒汗國,撰寫遊記
  • 代表作品:《克拉維約東使記》
出使帖木兒帝國,撰寫遊記,

出使帖木兒帝國

克拉維約之出使,與當時的國際形勢有著密切關係。在14世紀末、15世紀初,土耳其奧斯曼帝國擴張迅速,正威脅著拜占庭帝國及信奉天主教的歐洲國家,卡斯蒂利亞王國亦不例外。不過,到公元1402年,奧斯曼帝國的蘇丹“閃電”巴耶塞特一世在安哥拉之戰中,慘敗於帖木兒,並淪為俘虜。對卡斯蒂利亞而言,帖木兒的崛起,可說是解除土耳其威脅的轉機。另外,在此之前,公元1402年,卡斯蒂利亞國王亨利三世已曾派使赴帖木兒帝國,並頗獲優待。於是,亨利三世便決定再派遣以克拉維約為首的使節團,出使帖木兒帝國。
克拉維約
1403年5月,克拉維約出發,先後經過伊斯坦堡、黑海南岸,跨越現今的土耳其、亞美尼亞、亞塞拜然、伊朗、土庫曼、烏茲別克等國,到1404年9月,才抵達撒馬爾罕覲見帖木兒。克拉維約使團受到帖木兒的隆重款待,屢次獲邀參加盛宴,參加各種慶典。克拉維約又飽覽撒馬爾罕的宮殿、花園及各項建築。但因帖木兒突然病重,汗國內部亦出現權力鬥爭,克拉維約使團便只好倉猝離去。

撰寫遊記

克拉維約回卡斯蒂利亞後,寫成《克拉維約東使記》(據學者楊兆鈞所說,若依原名直譯,應為《帖木兒時代之自卡提斯至撒馬爾罕遊記》)。[1]將他在旅程中的見聞,記述下來。
《克拉維約東使記》一書的漢譯版本,由楊兆鈞據土耳其學者奧瑪·理查(Omer Riza)的土耳其文譯本譯出。原名《帖木兒時代之自卡提斯至撒馬爾罕遊記》 (Timur Devrinde Kadistan Semer-Kand'a Seyahat)。西班牙文。作者羅伊·哥澤來茲·德·克拉維約(Roy Gotzalez Klaviyo,?~1414)。1406年成書。1582年,由奧爾古特·歐摩里那(Argot Omolina)據馬德里國立圖書館所藏抄本第一次付印。作者為西班牙基督教卡斯提爾(Kastil)國宮廷大臣,於1403年5月受國王亨利三世(Don Hanri)遣作為覲見帖木兒汗的使團的首席官員,齎國書和饋贈,自卡提斯灣出發,海陸兼程,到撒馬爾罕,覲見了帖木兒汗,於1406年3月歸國復命。他在旅途中,將沿途的見聞經考察以日記的形式作了翔實的記錄,回國後整理成一部遊記。全書正文共17章,可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l~15章,主要記述了組建使團的原因和本書的宗旨,進入撒馬爾罕沿途的種種見聞,涉及到所經地的地理、歷史沿革、物產、社會習俗、宗教等。其中對於帖木兒及其家屬宮內生活的記述,為他人未曾述及,彌足珍貴,有關沿途所見清真寺及蘇菲派傳教師的記述,對考察研究帖木兒時代中亞地區伊斯蘭教有重要學術價值。第二部分為16~17章。主要記述使團離開撒馬爾罕返國途中所見帖木兒患病、宮廷汗位之爭及各地掀起的反抗鬥爭。此書作為繼《馬可波羅遊記》之後關於中亞史地之學的又一重要遊記,在西歐久已膾炙人口。中國學者張星娘從英譯本中節譯部分內容,收入其《中西交通史料彙編》第一編,題為“西班牙使臣克拉維約《奉使東方記》”。土耳其學者歐麥爾·里達('Umar Rida)據英、俄文譯本譯成土耳其文。1943年3月,中國回族學者楊兆鈞復據土耳其文本轉譯成漢文,並將漢文記載中涉及中亞史地之考證,擇重要者附記於各章之後,有關中國部分詳加注釋,1944年6月出版;1957年11月商務印書館再版時譯者又作了某些修改,1985年5月,作為“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之一出版。
克拉維約
對帖木兒的記載豐富:克拉維約曾親自謁見帖木兒並獲得他的招待,因此有機會近距離接觸他的為人及事跡,這些材料被記載到《克拉維約東使記》中,成為這部書的精華部份之一。土耳其學者奧瑪·李查讚賞克拉維約在“書中曾論及帖木兒本身及其家屬,其宮內生活,皆為他人所不曾述及者。作者本人屢次謁見帖木兒,因之增加本書之價值不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