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皮納人

克拉皮納人

歐洲尼安德特人化石之一。1899年和1905年發現於南斯拉夫薩格勒布西北42公里的克拉皮納村的一個岩廈里。發現的化石至少代表13個個體,但化石很破碎,包括頭骨、許多牙齒和部分肢骨。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克拉皮納人
  • :動物界
發現,特點,生存環境,氣候特點,相關研究,發現地,知識解讀,里斯-維爾姆冰期,莫斯特文化,間冰期,

發現

1899年8月23日,克羅地亞著名的自然科學家、地理學家、古地質學家Dragutin Gorjanovic-Kramberger在克拉皮納發掘出早期人類遺骨和生活遺蹟。
骨架骨架
1899∼1905年間在克羅埃西亞北部克拉皮納市附近的一處岩棚下出土的一批化石,可代表至少24個尼安德塔(Neanderthal)成人與兒童,包括顱骨、牙齒和顱下骨骼。其年代距今大約130,000年。有些顱骨具有尼安德塔人的特徵,如額骨明顯後傾,面孔突出、牙齒特大(特別是門牙)。肢骨則表現了尼安德塔人和其祖先的強壯特徵。

特點

頭骨眉脊發達,額骨略為後傾,顱穹窿較高,但乳突小,齶骨寬大,下頜骨無頦。肢骨的特點幾乎無異於現代人,沒有典型尼人那種骨骼粗壯、肌脊厚重、關節大的特點。克拉皮納人骨骼具有原始特徵和進步特徵的混合,因此它的系統關係較難肯定,目前被稱之為“一般尼人”。
與化石一起發現的有莫斯特文化(Mousterian)類型的大量石器及梅氏犀(Dicerorhinus mercki)、洞熊(Ursusspelaeus)、野牛(Bos primigenius)等動物化石和一些用火的證據。時代被多數人判定為里斯-維爾姆(Riss-Würm)間冰期。

生存環境

克拉皮納人處在氣候還溫暖的民德——瑞斯第二間冰期,即阿瑟利期(Acheulean)。 整個世界氣候溫暖,雪線上升,冰川消融退縮,氣候帶和生物群落向高緯推移。在大冰期內也有時間尺度大體與亞冰期相當的亞間冰期,在亞冰期中還有時間尺度與副冰期基本相當的副間冰期。此時形成巨厚的風化殼,植物茂密,出現泥炭沼澤,海面上升,氣候溫暖,使動物界、植物界發生重大變化。
這個時期的人們主要是製造簡單的工具以作打獵和採集的用途,他們使用石器和木棍來獵取野獸,並懂得採集果子來充飢。他們主要居住于山洞中,而在考古時,從其洞穴中發現木炭、灰燼、橈燒石、燒骨等痕跡,顯示當時的人們已掌握了使用火的技術,並會砍取樹木作燃料。

氣候特點

這個時期氣候變化最顯著的特徵表現為冰川作用的盛衰,即冰期、間冰期的更替。所謂冰期,是指地球上氣候顯著變冷的時期,表現為極地冰蓋和高山冰川規模擴大和增厚,引起生物的遷徙和部分絕滅。間冰期則是間於兩次冰期間的溫暖時期,表現為冰川消融和大規模後退,河湖發育,生物繁茂。冰期和間冰期的交替,在地層中留下了不同類型的沉積物和相應的動植物化石。第四紀地質學通過對古冰川堆積物和生物化石的研究,確定了冰期和間冰期的序列和次數,基本搞清了史前時期冰川古氣候演變過程的基本框架。
世界經典的冰期序列劃分是在歐洲的阿爾卑斯山區,學者們曾將這裡的更世時期劃出的五次冰期和四次間冰期,
成為世界各地比較的標準。中國東部的冰川古氣候的研究始於本世紀20年代。1920年前後,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先生在太行山、大同等地發現了第四紀冰川遺蹟,後來又在廬山、天目山、黃山和雲南點蒼山等在有所發現,從而確定了中國第四紀冰川的存在,奠定了第四紀古氣候研究的基礎。之後,許多學者又對第四紀古氣候及其演變過程進行了一系列研究,先後確定了龍川、鄱陽、大姑、廬山大理五次冰期和四次間冰期。70年代,楊子賡等人通過對河北平原若干鑽孔岩心的研究,進一步證明了五次冰期和四次間冰期的存在。上述研究基本建立了中國第四紀冰期序列,並可和歐洲冰期劃分方案相對應。 哺乳動物的大規模遷徙事件也是第四紀氣候演變的重要證據。徐欽琦通過對大量的動物化石分析,提出第四紀中國東部至少發生過四次哺乳動物南遷的事件。第一次南遷事件發生在距今約140萬年前後,標誌是大量喜暖的鹿類如山西軸鹿、水鹿、四不象鹿等在華北普遍消失,意味著發生了降溫事件。第二次南遷事件發生在距今約90萬年前後,標誌是大熊貓獵豹、劍齒象、爪獸等喜暖動物在華北消失,表明這些動物因寒冷氣候的到來而南遷。第三次南遷事件發生在距今約28萬年前後,標誌是居氏巨河狸、變異倉鼠、腫骨鹿等北方動物侵入到長江以南的和縣,說明這次降溫事件比前兩次更劇烈。第四次南遷事件發生在距今約1.8萬年前後,標誌是北方型動物南侵到江南杭州、溧水一帶,是更新世最嚴酷的降溫事件。上述動物南遷事件可分別與鄱陽、大姑、廬山、大理冰期相對應。
克拉皮納人克拉皮納人

相關研究

冰川的研究奠定了第四紀古氣候研究的基礎,但由於在典型的冰川作用區如阿爾卑斯山地區,較新的冰川作用往往破壞了較老的冰川作用遺蹟,因而難以在一個典型剖面或典型地區完整而可靠地得出第四紀冰期——間冰期旋迴的全部歷史。而中國豐厚的黃土堆積中保存了大量的古氣候信息,特別是黃土、古土壤在地層中交替出現是氣候冷暖旋迴的反映,故中國完整的黃土沉積是研究第四紀古氣候的理想之地。近20年來,中國學者對黃土高原不同地區的黃土——古土壤堆積系列進行了多次研究。其中,劉東生等在陝西洛川黑木溝黃土剖面的離石黃土中劃分出14層古土壤和13層黃土,這27層黃土——古土壤堆積系列,記錄了70萬年以來的黃土高原的27次乾冷─暖濕的交替。

發現地

克拉皮納是位於札格拉布和瓦拉茲丁之間一座靜謐的小鎮,然而真正讓它成名的,則是考古學上非常重要的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

知識解讀

里斯-維爾姆冰期

在人類發展的早期,歐洲有過多次冰川活動,通常認為有4期,即貢茲、
明德、里斯和維爾姆冰期。或稱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冰期。冰期代表寒冷氣候。兩個冰期之間稱為間冰期,代表溫暖氣候。間冰期的次序為貢茲 -明德、明德-里斯、里斯-維爾姆三個間冰期。或稱第一、第二、第三間冰期。歐洲舊石器文化的相對年代,多是用冰期或間冰期來表示。
頭骨頭骨

莫斯特文化

歐洲舊石器時代中期的文化。因最初發現於法國多爾多涅省萊塞濟附近的勒穆斯捷岩棚中而得名。在非洲和亞洲也有分布。多數學者相信,莫斯特文化是由勒瓦婁哇文化、克拉克當文化和阿舍利文化融合而成的,其後為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奧瑞納文化和梭魯特文化所代替。它的創造者是尼安德特人,時代為晚更新世,屬於維爾姆冰期。
法國考古學家F.博爾德根據器物類型的不同,將法國的莫斯特文化歸納為四大群:典型的莫斯特文化,夏朗德型的莫斯特文化,鋸齒型的莫斯特文化和阿舍利型的莫斯特文化。
莫斯特文化的石製品大多數屬石片工具製作系統,勒瓦婁哇文化的影響是明顯的。但莫斯特文化的石核體小成盤狀,與勒瓦婁哇文化的不同。用石片精心製作的邊刮器和三角形尖狀器是該文化的特徵性器物,後者用於削皮和剝皮。此外,還存在帶缺口的石器、用石灰岩製作的石球和用盤狀石核製作的小型手斧。莫斯特文化時期,已會使用骨質工具,以研壓剝落的方法進行細緻的第二次加工。西歐和東歐在石器製作上存在技術的差異,心形手斧為西歐工具群所獨有。遺址中的大量獸骨證明狩獵的成功。而西亞卡爾邁勒山的一具木矛致傷的遺骸,則提供了當時使用木矛的證據。莫斯特文化還包含有粗製的骨針。埋葬死者的習俗在典型的莫斯特文化遺址、夏朗德型遺址和其他一些地點都有發現。當時的人們在洞穴、岩棚或露天條件下生活,在蘇聯西南部的莫洛多瓦,還發現有一種窩棚。伴存的哺乳動物多半是喜冷的,如馴鹿(Rangifer tarandus)、披毛犀 (Coe-lodonta antiquitatis)、猛獁 (Mammuthus primige-nius)、原始牛 (Bos primigenius) 、洞熊 ( Ursusspelaeus) 和洞鬣狗 (Crocuta crocuta)等,表明歐洲當時的氣候是寒冷的。
發現者郵票發現者郵票

間冰期

兩個冰期之間氣候比較溫暖的時期。此時高緯度地區的大冰蓋面積縮小,中、低緯度山嶽冰川大規模後退,高山雪線大幅度升高,冰緣作用衰退,全球自然地理帶向兩極方向推移,
世界海平面上升。傳統劃分的第四紀4次冰期,以3次間冰期相隔。如歐洲阿爾卑斯的貢茲—民德間冰期、民德—里斯間冰期(又稱大間冰期,被認為持續25萬年)和里斯—武木間冰期。北美大陸與此相應的3個間冰期,分別稱阿夫通(Aftonian)間冰期、雅茅茨(Yarmouth)間冰期和桑加蒙(Sangamon)間冰期,它們都以恢復森林植被和發育古土壤為主要標誌。全新世冰後期也有人稱為現代間冰期。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大量研究表明,更新世冰期—間冰期氣候旋迴平均每次約10萬年。庫克拉(J.Kukla,1977)等人對中歐黃土研究發現,過去170萬年里出現過17個間冰期。間冰期的持續時間比較短,可能只有1萬年左右。
間冰期環境間冰期環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