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彭,W.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作家。生於格賴夫斯瓦爾德。在東普魯士度過童年,在漢堡、格賴夫斯瓦爾德、柏林和維爾茨堡等地旁聽過大學課程,後來當過演員、導演、新聞記者和文藝副刊編輯。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作家。生於格賴夫斯瓦爾德。在東普魯士度過童年,在漢堡、格賴夫斯瓦爾德、柏林和維爾茨堡等地旁聽過大學課程,後來當過演員、導演、新聞記者和文藝副刊編輯。30年代開始文學創作活動,著有長篇小說《不幸的愛情》(1934)和《牆在動搖》(1935)。法西斯統治時期停止創作。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住在慕尼黑。戰後重新執筆。他的創作受喬伊斯和紀德的影響,採用現代小說的藝術手法,如內心獨白、蒙太奇等。50年代的作品大多描寫知識分子的生活。《草中的鴿子》(1951)以1948年幣制改革後不久的慕尼黑為背景,描寫市民的生活受到威脅的情景,批評了西德社會,呼籲防止納粹東山再起。《溫室》(1953)是西德第一部批判帝國主義和軍國主義復活的長篇小說,它的時代背景是1952年的波恩,寫聯邦議會議員凱滕霍威在議會發表了反對軍備的演說後跳萊茵河自殺。作者把聯邦共和國比作復活軍國主義的“溫室”,形象地指出通過議會來改造德國的願望是無法實現的。《在羅馬之死》(1954)表現了德國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復活的危險,批判了小市民安於現狀、不關心民族命運的思想。1976年出版的小說《青春》仍然保持了這種風格。他的作品還有遊記《到俄國和別處去》(1958)、《美國之行》(1959)、《法國遊記》(1961)、《紐約》(1965)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