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色勒峰

克孜色勒,祖國的最西端,最後一縷陽光褪去的地方。

克孜色勒峰,又稱公格爾四峰,海拔6525米,位於新疆阿克陶境內,和著名的慕士塔格峰(7546米)隔湖(卡拉庫里湖)相望。其周圍雪峰林立,和著名的公格爾山公格爾九別峰庫克色勒等,大致呈東西方向一字排開,同屬喀喇崑崙山脈。克孜色勒峰山體高大雄偉,山下發育著廣闊的現代冰川,景色蒼涼壯麗。

基本介紹

山峰概況,攀登歷史,氣候,攀登路線及其難點,攀登路線概述,攀登路線,路線綜合評價,

山峰概況

克孜色勒、慕士塔格峰與卡拉庫里湖克孜色勒、慕士塔格峰與卡拉庫里湖
右為衛星圖像上的克孜色勒,慕士塔格峰(7546米)與卡拉庫里湖。

攀登歷史

(不完全統計)
1999年8月,北京大學飛柔登山隊攀登,9人登頂。
2008年7月,清華大學登山隊攀登,未登頂。

氣候

克孜色勒峰氣候多變,雪崩比較頻繁,無論大本營或是高山營地,都能聽到或看到冰雪崩蹋。和許多新疆的雪山一樣,每年的7、8月,是登山的黃金季節,但沒有幕士塔格地區天氣好,好壞天氣周期性更替明顯。

攀登路線及其難點

攀登路線概述

山峰
克孜色勒,海拔6525米,位於新疆阿克陶縣境內,屬西崑崙山脈。攀登路線為西山脊路線。進山路線 喀什卡拉庫里湖。新疆登協在卡湖湖畔蛇有臨時工作站和聯絡官,負責慕士塔格峰和公格爾諸峰的攀登聯絡和駝隊的安排。 在卡湖設立過渡營地。 卡湖到大本營,約需1天的行程。 喀什海拔?米,過渡營地(卡拉庫里湖畔)海拔3510米,本營4300米。攀登路線 攀登路線為西山脊路線。 攀登高差2270米,共架設路線繩?米。 本營海拔4300米,搭建2頂大帳篷。 換鞋處(ABC)海拔4945米。 一號營地(C1)海拔4900米,搭建高山帳2頂。 二號營地(C2)海拔5800米,搭建高山帳2頂。 頂峰(Top)海拔6525米。 BC-ABC:碎石坡+冰河。海拔高差645米,沒有架設路線繩。首次上升需要7小時,下撤2.5小時。 ABC-C1:雪坡。海拔高差45米。架設路線繩50米。 C1-C2:雪坡。海拔高差900米,架設路線繩?米。 C3-Top:雪坡+刃脊。海拔高差725米,架設路線繩?米。

攀登路線

喀什——喀拉庫里湖3510m(RC)
從喀什乘汽車5小時左右可到卡拉庫里湖,一般在卡湖邊建過渡營地適應。
喀拉庫里湖位於阿克陶縣布倫口鄉蘇巴什村的中巴公路旁。它是一個高山湖泊,因湖水很深,水呈黑色,故名"喀拉庫里",即黑湖的意思,遠望湖面銀光閃閃,近看湖面清澈如鏡。慕士塔格山峰、公格爾峰和公格爾九別峰倒映其中,湖光山色,十分秀麗。新疆登協在此地設有辦事處。周圍生活有維吾爾族人、哈薩克族人,柯爾克孜族人,大多會講漢語,交流和僱傭駝隊很方便。
注意事項:夏季攀登新疆的雪山,雖然山區氣候相對穩定,但進山公路常被洪水沖毀。從喀什到卡湖的314國道,正常條件下5個小時可到達,但我們後來的一名隊員在此路段因為洪水苦耗60小時。在此地區登山,僱傭駱駝價格昂貴,150元/頭/天,外加駱駝工25元/天/人。比西藏的氂牛和氂牛工昂貴。
喀拉庫里湖(RC)——BC(4300)
喀拉庫里湖為慕士塔格等傳統過渡營地,附近已經有居民定居。此過渡營地和克孜色勒大本營之間路途較遠,約需要一天的行程。
喀拉庫里湖(慕士塔格山峰的倒影)喀拉庫里湖(慕士塔格山峰的倒影)
大本營建在姜滿加爾冰川旁邊,地形條件較好,地勢平坦開闊,冰川河從本營前流過,沒有滾石、洪水的威脅。如圖所示為,在本營位置看姜滿加爾冰川。
注意事項:克孜色勒大本營約高4300米,從海拔1300米左右的喀湖一天內步行上升到此,對人的高山適應性是個嚴峻的考驗。從大本營往上,無須建立前進營地。大本營建在絲農冰川和滿加爾冰川之間,距水源近,但據清華去年反應,水源水質渾濁,不能引用。附近屬高山草甸,旱獺成群。晴朗的天空里,穿秋衣、球褲即可禦寒。
BC——換鞋處(4945m
地形描述:
本營位於頂峰的西南方向,海拔4300米。從地圖上看,有兩條巨大的冰川從頂峰附近分別向西偏南和向南偏西方向延伸,本營就位於兩條冰川末端的連線上。本營至C1的路線位於兩條冰川之間的彼此連線的山脊上,大多是碎石坡,坡度平均在30°,並不難走。但是到達C1之前需要上到一個海拔5200的陡峰,坡度較大,有殘雪,比較危險,需要架設路繩。
在大本營附近 看到的庫克色勒側面在大本營附近 看到的庫克色勒側面
難點與危險:冰河、滾石
換鞋處——C1 4945m
地形描述:
當年選擇的換鞋處已在雪線上,且換鞋處不是非常寬闊。換鞋處和C1之間相距不遠,從換鞋處下降到C1,大約比一根路線繩(50米)稍長,一開始的一段下降非常陡,幾乎是90度,但是雪坡,必須架設路線繩,快到C1時,慢慢變緩。
從換鞋處到C1的一段下降路線從換鞋處到C1的一段下降路線
難點與危險:雪坡較陡C1建在雪坡下面的一個小平台上,但離雪坡較遠。此小平台位置不是很寬敞,當時扎了一頂喜馬拉雅Hotel和一頂Mountain 24。
C1-C2
C1,在C1看公格爾九別C1,在C1看公格爾九別
從C1看以後的路程從C1看以後的路程
地形描述C1以上的路線是一個漫長的硬雪坡,坡度平均30°左右,有少數的暗裂縫,較陡的地方需要修路。將到5800米海拔時坡度陡然增大到50多度,但是5800米處是一個不大的平台,夠搭兩頂mountain100。但是從平台往上到6100的路線是一個兩壁都是懸崖的刃脊,只有很窄的路線供通行,而且雪層較深,可以看出明顯的裂縫。
從C2看通往頂峰的路從C2看通往頂峰的路
從此平台出發,再向上翻過一個雪坡,到達一個非常寬闊的平台,C2搭建在此平台上。因為平坦,若降大雪,容易埋沒帳篷。故搭帳篷時無需過分向下深挖,建議用硬雪砌防風牆。放在C2的物資容易被埋沒,若沒有參照物難以挖掘,注意做好標記,妥善保存。
難點與危險:雪坡較陡
C2-頂峰6525m
地形描述從腳印和路線旗可以看出行走路線。在路線旗附近是一個雪檐,在這一段的下面,從圖中也可以看出,是一個非常陡的雪坡,但是不長。
C2至頂峰的一段艱難路線C2至頂峰的一段艱難路線
難點與危險:在從C1到頂峰的路線上,有少量裂縫,需要引起注意。

路線綜合評價

1、地形難度
地形相對比較複雜,集中在從C2沖頂的途中,裂縫,陡坡,雪檐,刃脊都會遇到,但在路線上沒有明顯的、難度較大的冰坡。
2、氣象
氣候較好,比較穩定,晴天較多,周期較長,比較乾燥,不像西藏登山,帳篷裡面都是水,若降雪,則降雪量比較大,需要曬山,避免雪崩。
3、綜合難度
克孜色勒的路線非常長,據說比卓奧友峰的攀登路線還要長(曾攀登過卓奧友的北大山鷹社隊長陳科屹判斷),且在當時的本營看不到頂峰,看不到C1以上的營地位置、路線,它們完全被擋住,非常不利於制定行軍計畫和攀登計畫。從當時的C2沖頂路線比較長。在C2以上需要結組行軍。總體來說,攀登難度較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