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燦1號(豫審稻2010002)

光燦1號(豫審稻2010002)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光燦1號,屬中晚熟常規粳稻品種,全生育期156天。株高109cm,株型緊湊,劍葉短上舉,葉色濃綠,莖稈粗壯,較抗倒伏;分櫱率、成穗率中等;平均每畝有效穗21.3萬,每穗粒數130.9粒,結實率89.0%,千粒重26.2g。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光燦1號
  • :植物界
  • :稻屬
  • :稻
  • 品種來源:F1×東俊5號
  • 選育單位:獲嘉縣友光農作物研究所
  • 審定編號:豫審稻2010002
基本信息,抗病鑑定,品質分析,產量表現,適宜地區,栽培技術要點,

基本信息

選育單位:獲嘉縣友光農作物研究所 河南光燦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豫粳6號//豫粳7號/黃金晴)F1×東俊5號
特徵特性

抗病鑑定

2009年經江蘇省農科院植保所接種鑑定:對稻瘟病菌代表菌株ZB29、ZE3 和ZG1表現為0級(免疫),對ZF1表現為1級(高抗),對ZC13表現為3級(中抗),ZD5表現為4級(感病);穗頸瘟表現為3級(感病);對白葉枯病4個不同致病型菌株PX079和JS-49-6表現為1級(高抗),對浙173和 KS-6-6表現為5級(中感);對紋枯病表現為MR(中抗)。2009年田間條紋葉枯病自然感病率為6.1%。

品質分析

2008/2009年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檢測:糙米率82.7/83.2/%,精米率70.2/74.6,整精米率74.0/66.6%,粒長5.3/5.1mm,粒型2.0/1.9,堊白粒率26/0%,堊白度0.2/0.8%,透明度1/1級,膠稠度75/83mm,直鏈澱粉17.6/15.2%,米質等級分別達國家優質稻穀標準3級和1級。

產量表現

2007年省粳稻區域試驗,12點匯總11點增產1 點減產,平均畝產534.7kg,比對照豫粳6號增產8.3%,極顯著,居14個參試品種第6位;2008年繼試,12點匯總11點增產1點減產,平均畝產573.1kg,比對照豫粳6號增產8.4%,極顯著,居14個參試品種第6位。
2008年省粳稻生產試驗,6點匯總6點增產,平均畝產稻穀592.5kg,比對照豫粳6號增產9.3%,居8個參試品種第3位。

適宜地區

河南省沿黃稻區和豫南秈改粳稻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1、播種期和播種量:沿黃稻區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豫南稻區~5月中下旬播種,每畝用種量為3~4kg。
2、栽播方式:每畝基本苗1.8萬穴以上,栽培規格為30cm× 13cm,每穴3苗左右栽插。秧齡應控制在40天以內,稀播育壯秧。
3、肥水管理:大田重施有機肥,注意氮、磷、鉀配合,氮肥以基面肥為主,早施分櫱肥,促前期早發,中期穩長, 穗肥看苗酌施;秧苗一葉一心期追施斷奶肥,每畝秧田用尿素4~5kg,移栽前5~6天每畝追尿素3kg左右的送嫁肥。採取“淺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櫱,深水抽穗,後期乾乾濕濕”的灌溉方法,栽插活棵後宜淺水管理,促早發分櫱成穗,夠苗後及時排水曬田,控水控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