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人民政府網

光山人民政府網,光山縣人民政府唯一官方網站。旗下含網站首頁、新聞動態、政府機構、政府檔案、領導講話、政策法規、應急預案、人事任免、雙十工程、政府信息公開、今日光山、光山服務、六城聯創、光山旅遊、招商引資、領導班子、工業園區、行政審批、圖文光山、政府法制等多個優質頻道及光山本地生活信息最新實用資訊,為光山百姓的城市生活提供幫助和支持,是信陽地區知名綜合入口網站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光山人民政府網
  • 地址:光山縣平安路6號
光山介紹,網站介紹,定位,發展情況,十大工程,潢光一體化,潢光新城,光山智慧園,濕地公園,文化光山,光山花鼓戲,今日光山,網際網路發展,對外交流,光山縣特產,信陽糍粑,光山麻鴨蛋,光山茶葉,

光山介紹

光山縣位於河南省東南部,北臨淮河,南依大別山,為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帶,是國家著名的蘇區縣和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也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司馬光的出生地,原全國政協主席鄧穎超的故鄉。光山地處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區,屬亞熱帶季風型濕潤、半濕潤氣候,青山、綠水、名勝相互映襯,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素有“北國江南”、“魚米之鄉”的美稱。
在河南光山縣西北八十里,一名浮光冊,又名浮弋山,即弋陽山也,《水經注》淮水東逕浮光山北,亦曰佛光山或扶光山,即弋山也,《太平寰宇記》“冊俯映長淮,每有光耀,因名光山光山縣。”舊志謂之濮公山,在今息縣境內淮河南岸,被宋代文學家蘇軾譽為“淮南第一峰”。
信陽市十一五規劃提出潢川縣與光山縣施行一體化戰略,並於2010年6月成立常務副市長領銜的“潢光一體化”領導小組,加快兩縣城市化進程,其中,光山城區偏向東北發展。
縣域經濟發展主題:讓智慧之光溢彩光山。

網站介紹

光山人民政府網旗下走進光山是光山最大、最火爆的信息資訊平台,是光山人的精神家園,是匯聚光山信息的源泉!擁有龐大瀏覽量,匯集各類資訊,每天有上萬人關注的家鄉發展,是光山網民必上的家鄉網站,其信息之詳,在整個省內的縣級政府網站中堪稱一絕。
光山緊跟著時代的大步伐,在黨的正確引導下,現已升為省直管縣,光山人民也將不懈努力為蓼城美好明天貢獻自己的力量。  光山人民政府網作為城市對外的一張靚麗名片,也將一如既往,創新突破,為城市建設作出更大的奉獻。

定位

核心定位:光山資訊第一門戶平台
區域定位:直播光山,貼近生活,情系百姓。
服務定位:服務光山,奉獻光山。
效益定位:社會民生第一,經濟利益第二,價值不斷積累與提升。

發展情況

加快結構調整,綜合經濟實力躍上新台階。一是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全縣生產總值由“九五”末的23.5億元增加到“十五”末的41.8億元,增長56.2%;在全省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排序中,5年間由第99位上升到第50位。2006年,GDP實現49.9億元,較2005年增長14.3%。二是三次產業結構更趨合理。在GDP占比中,一產比重明顯下降,二產比重穩步上升,二、三產比重達70%。三是農業基礎地位更穩固。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茶葉、花卉、青蝦、麻鴨四大特色板塊經濟已經形成,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茶葉之鄉”,“光山麻鴨”、“光山麻鴨蛋”和“光山青蝦”原產地標記順利通過國家認證。優質稻、優質油菜分別發展到65萬畝、35萬畝,糧食總產連創新高,由2005年的4.1億公斤增加到2006年的5.1億公斤,首次突破10億斤大關,油料產量進入全國百強縣。四是工業主導優勢更明顯。充分發揮資源等優勢,堅持改革與招商有機結合,成功引進了全市最大的服裝加工出口企業——青島遠大鑫鴛鴦集團和河南藍天集團20萬噸甲醇廠;全市歷史上投資最大的工業項目——五嶽抽水蓄能電站已由國家發改委批准開展前期建設;全市最大的高檔有機茶葉加工企業——藍天玉葉加工廠已投產運營。全縣形成了建材、化工、服裝、羽絨、茶葉加工和紡織六大工業支柱產業。工業發展進入全面提速時期,限額以上工業“九五”末只有17戶,實現增加值2.3億元,“十五”末達到56戶、5.3億元,分別增長229%和230%。限額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實現利潤、綜合效益指數等主要工業指標的增幅保持全市領先,2004、2005連續2年位居全市第一。2006年,重點工業增加值實現8.2億元,較上年增長24%。藍天集團光化公司、遠大鑫鴛鴦、光山電業、強山集團四大企業在2005年同時躋身全市贏利企業20強,一舉改寫了近年來全市贏利企業20強中光山為“零”的歷史。五是財政保障能力更突出。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由“九五”末5732萬元,增加到“十五”末的9797萬元,年均增長23.3%,2006年達到1.2億元,首次突破億元大關,較2005增長23.5%。  實施項目帶動,城鄉面貌發生新變化。一是固定資產投資增勢強勁。“十五”期間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1.9億元,是“九五”期間的2.8倍。2006年完成37.4億元,比2005年增長33%。開工並建成了一大批交通能源、農林水利、生態旅遊、城鎮建設、農網改造、社會事業等項目。其中,交通建設“十五”期間完成投資4.2億元,是“九五”期間的2.5倍,“十五”期間,全縣修建道路里程1202公里,其中“村村通”998公里。公路養護工作連續18年9次獲得全省“好路杯”競賽“金杯縣”。農村公路建設全省領先,2005年3月,全省農村公路建設現場會在光山召開,光山的經驗被全省推廣,被省政府評為“農村公路建設先進縣”。全面完成三期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工程,光山220千伏輸變電站開工建設,建成十里工業園35千伏電站和光山電力調度中心等一批供電設施,城鄉供電能力明顯提高。水利建設始終走在全市前列,連續5年奪得省“紅旗渠精神杯”,連續10年奪得“信陽精神杯”。二是城鎮化進程加快。城鎮建設“十五”期間完成投資9.5億元,是“九五”期間的3倍。特別是規劃9平方公里的東城新區的開發建設,已完成投資15億元,2.6平方公里的一期開發建設基本完成,各項配套設施完善。新區開發與老城建設同步推進,縣城城區面積發展到12.6平方公里,人口達到13.2萬人,全縣城鎮化率達到24.3%。新農村建設成效明顯。原城關鎮和馬畈鎮分別被評為全國、全省重點鎮,弦山上官崗村被定為全省“康居示範村”建設試點,白雀園等11個鄉鎮政府所在地集鎮總體規劃完成修編。以藍天度假村、龍山湖風景區、司馬光故居、淨居寺為代表的人文旅遊,以王大灣會議舊址、徐畈革命舊址群為代表的紅色旅遊等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藍天度假村被評為四星級賓館,紫水森林公園晉升為省級森林公園,龍山湖風景區被評定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  堅持機制創新,改革開放實現新突破。一是改革不斷深入推進。國企改革進入掃尾階段,化纖總公司、棉紡總廠、金鴛鴦集團等基本完成改制任務,其它企業已陸續進入資產變現和職工安置階段。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順利通過驗收並獲市政府獎勵。行政區劃完成調整,鄉鎮機構改革基本完成。財政改革範圍不斷擴大。鄉鎮衛生院管理實現上劃。農村信用社改革深入推進。水利、林業、城市公用事業等行業改革,科技、教育、文化等社會事業改革,也都取得了新的成效。二是勞務輸出成效明顯。實施“回歸工程”和“金橋工程”,大力發展勞務經濟,走出了一條貧困地區農民致富奔小康的成功之路,勞務經濟正成為全縣農民增收的主渠道,已被省勞動廳定為勞務輸出基地縣。全縣每年外出務工人員20萬人以上,創勞務總收入在10億元以上。三是對外宣傳力度加大。成功舉辦了《鄧穎超誕辰100周年》紀念郵票首發式、《司馬光砸缸》特種郵票首發式,在北京舉辦了兩屆“鑫鴛鴦杯”全國青少年足球選秀賽,“藍天玉葉·河南光山”宣傳廣告在央視上榜一年,光山籍務工人員周建當選北京市三次黨代會代表,被評為北京市優秀外來務工青年和《影響2006——CCTV年度新聞記憶》十大專訪人物之首,展示了光山形象,提高了光山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高度關注民生,和諧社會建設取得新進展。一是民眾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全面免除農業稅,不折不扣兌現了糧農補貼、退耕還林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三直補”資金和教育“兩免一補”資金;紮實推進扶貧開發,“十五”期間,累計實現5.7萬人脫貧。兌現發放了幹部職工“菜籃子”補貼;提高幹部職工醫療保險比例。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由“九五”末1888元增加到“十五”末的2715元,增長43.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九五”末只有3746元,到“十五”末達到6564元,增長85%。2006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7548元、3450元,較上年增長15%和27.1%。二是社會保障不斷鞏固。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實就業再就業扶持政策。依法加強社會基金征繳和監管,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保險參保人數、基金征繳和發放,年年均超額完成市下達的目標任務,“三條保障線”順利銜接,“兩個確保”如期實現。實施了城鄉醫療救助,啟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五保戶供養金全部實現社會化發放。三是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高中教育處於全市領先地位,縣二高被評為“省示範性高中”,近3年來,有14名學生被北大、清華錄取,在全市名列前茅。四是文化體育事業不斷進步。縣文化中心、體育中心、老幹部活動中心建成使用,“光山花鼓戲”被列為首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眾體育工作榮獲全國先進縣稱號。五是科技興縣步伐不斷加快。爭取到國家科技部對口扶貧,建成大別山科技培訓中心。2006年,縣科技局被評為全國星火科技先進集體。五是醫療衛生事業不斷完善。完成了縣人民醫院新傳染病區和7所中心鄉衛生院建設,基本建成縣疾病控制中心和人民醫院新病房大樓。六是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縣城污水處理廠基本建成,依法關閉了4條水泥生產線。順利通過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創建驗收,綠化造林榮獲“河南省國土綠化模範縣”稱號,淨居寺萬畝生態茶園被定為全省退耕還林示範基地。狠抓計畫生育規範化管理,流動人口計生管理經驗被全市總結推廣,計生信息化建設處於全省領先地位。七是社會穩定不斷加強。不斷強化安全生產工作,沒有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高度重視人民民眾來信來訪,制定了《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建立健全應急機制,維護了社會大局穩定。狠抓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2005年、2006年連續2年被評為“河南省綜治先進縣”。  河南光山縣發現特大型鉬礦  2010年6月8日河南省地礦局屬第三地質調查隊在信陽光山縣千鵝沖發現一特大鉬礦床,鉬金屬量約60萬噸,潛在經濟價值超過2000億元。  目前,千鵝沖鉬礦共圈定3個主要鉬礦體,除已探明的60萬噸特大型鉬礦體外,還有兩個礦體正在勘探中。  專家介紹,千鵝沖鉬礦單個礦體資源儲量居全國第一,該成果的提交,使大別山北麓探明的鉬資源總量躋身全國前列。他們還認為,千鵝沖特大型鉬礦的提交,不僅為信陽作為全省的鉬業基地奠定了堅實基礎,而且將改變河南省鉬工業發展格局。

十大工程

一要加快項目建設,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要以五嶽抽水蓄能電站、千鵝沖鉬礦開發、港聯水產食品加工、CTC紅茶加工、國家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等重點項目為引領,以官渡河工業集聚區、天瑞建材工業園、十里民營工業園為載體,以增強企業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為核心,不斷最佳化產業結構,堅持內生與引進並舉。加快產業分工與協作,逐步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不斷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  二要構建現代城鎮體系,最佳化城鄉發展格局。以農村改革發展綜合試驗區為契機,以潢光一體化建設為紐帶,逐步形成分工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鮮明的現代城鎮體系。  三要調整農村發展格局,促進農業現代化。以超級稻,優質小麥為重點,著力打造糧食核心區建設。以“雙低”油菜、油茶、花卉為重點,著力打造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建設。  四要加快特色產業發展,增強文化旅遊資源優勢。進一步規範市場秩序,做大做強羽絨產業。以智慧文化、紅色文化、佛教文化、生態文化等特色資源優勢為著力點,以司馬光故居、鄧穎超祖居、王大灣會議舊址、淨居寺等為載體,加快發展文化旅遊產業。  五要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加快發展服務業。把推動服務業作為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的戰略重點,建立公平、規範、透明的市場準入標準,調整稅費和土地、水、電等要素價格政策,營造有利於服務業發展的體制環境。拓展服務業新領域,發展新業態,培育新亮點,推進規模化、品牌化、網路化經營模式。  六要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經濟機體活力。要以政府機構改革為突破口,全面深化體制機制改革。要創新招商方式,完善招商體系,不斷增強發展後勁。積極引導非公有制企業擴大對外貿易,不斷提升外貿出口水平。  七要突出民生改善,促進和諧社會建設。以惠民生、促改革、重管理、強服務為目標,優先發展教育文化事業,不斷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逐步強化社會管理和服務職能,不斷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全面維護社會大局的和諧穩定。

潢光一體化

“潢光一體化”始見於信陽市十一五規劃。2009年2月份信陽兩會上,《市政府工作報告》首度提出:加快推進“潢光一體化”進程,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潢光一體化”正式列入信陽社會經濟發展大戰略。
潢川、光山兩縣社會經濟發展現狀
近年來,潢川縣經濟快速發展。08年,潢川縣GDP總量達到98.9億元,工業增加值33.7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0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0.3億元。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08年,城區常住人口達到28萬,建成區面積33.4平方公里,城市化率36.6%,在全省縣級排名第18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超萬元。07年,在全省縣域經濟GDP排位第47名,位居前列。  光山發展進入快車道。08年,光山縣GDP總量75.0億元,工業增加值16.5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8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0.1億元,城鎮化率28.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72元。  合併計算,兩縣GDP總量173.9億元,工業增加值50.2億元,財政收入3.8億元。經濟總量僅次於信陽市(含師河、平橋兩區),高於信陽東部的省擴權縣固始23.6%。城市化水平位居信陽市之後,排名第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雙雙超萬元,為兩縣經濟發展奠定良好的社會基礎。
基礎和優勢
1、經濟基礎較好。綜合考量兩縣經濟總量、在省、市經濟排位以及快速發展勢頭,啟動“潢光一體化”具有較好的經濟基礎。“一體化”後能夠起到帶動區域經濟成長的集聚效應、乘數效應,成為經濟成長、城鄉一體化的“發動機”
2、交通優勢明顯。兩條(京九 寧西)鐵路、兩條高速公路(滬陝 大廣)、兩條國道(312 106)、兩條光纜(京九、烏滬)、西氣東輸兩條支線均經過潢川,形成了五個黃金“十字交叉”。使潢川縣具有溝通南北、承東啟西的獨特交通通訊中樞地位。
3、經濟區域中心地位日漸明晰。隨著信陽經濟一體化進程,信潢固沿路經濟帶已具雛形,初步形成了三個節點:西有信陽,東有固始,潢川、光山正處於中間節點。全省看,北有鄭汴洛經濟帶,“一體化”後,加速信潢固經濟帶的中部隆起,勢將形成南北對稱的小“鄭汴洛”。以潢川為中心,北有鄭州,南有武漢,東有合肥,潢、光處於此圓形“一小經濟圈”的中心點。歷史上,兩縣經濟基礎薄弱,處於經濟圈的谷地,以“一體化”為契機,促成經濟規模化,建成信陽副中心,是破解目前困境的有效途徑。
4、特色產業已具規模。目前,潢川已形成了“世界鴨王”-華英集團、糯米粉定為國家標準的黃國糧業為龍頭農副產品加工企業,農業產業化已具規模,年產值超30億元。花卉經濟走向全國,建立了鞏固的經銷網路,年產值超16億元;2001年始,潢川便是全國畜牧百強縣,畜牧養殖產業化發展至今已進入成熟。依託當地資源,發展獨具特色,是潢川經濟穩定、長效、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是“一體化”另一堅實基礎。
5、文化資源豐富。中國金桂為代表的潢川花產業形成的花文化、黃湖、黃國故址(國保單位)、中華黃姓起源等一批歷史、傳統文化走向全國,以至世界華人圈,光山亦是司馬光出生地。豐厚的文化要素,歷史底蘊為“一體化”注入了重要的人文、個性內容,奠定了文化基礎與支撐。
發展機遇
歷史上看,潢川即是豫東南區域中心城市,唐宋元明為光州,清設直隸州,建國初期置潢川專署,1952年遷入信陽至今,發展機遇因此中斷。進入新世紀,京九鐵路建成後,省政府提出了“北抓商丘,南抓潢川”的發展規劃,後列入全省26個城鎮化重點縣和首批23個對外開放重點縣、全省35個擴權縣之一,2005年又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十一五”發展成為具有區域性影響力的中等城市的6個縣之一,再次重現發展機遇。
全國看,信陽處在國家加快中西部發展的區域中心,是沿西寧鐵路東承西進的中繼,潢、光正處於副中心位置,“一體化”有借勢發展的潛力。  進入09年,中央一號檔案提出了加快“省管縣”步伐。以“一體化”促成“省管縣”,以“省管縣”獲取省財政支持、政策傾斜,反哺“一體化”,形成良性發展,面臨難得的政策機遇。目前,利益於國家“促內需,保增長”的經濟刺激計畫,潢川已爭取資金3.34億元,位於全省黃淮四市第一,全市第一,部分資金可用於啟動“一體化”進程的前期準備。
“潢光一體化”的發展思路
目前,實踐“一體化”的經驗不多。前些年,河南省有過“澠義一體化”(澠池、義馬)試點。“一體化”是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是件創新工程,要有辦大事的魄力與決心,令人鼓舞的是市委、市政府站在“實現中原崛起,推動信陽經濟大發展”的高度,開始審視、布局“潢光一體化”。在此,提出若干思路,以期拋磚引玉。
1、整合行政資源,首先實施行政一體化。建設中心城市,周邊應伴有衛星城,目前,潢川、光山同為縣級城市,無主、次之分。“一體化”的唯一選項就是“融城”。而“融城”的首要是實施行政一體化。前期可組建強有力的“一體化”領導機構。機構擬應市級規格,市主要領導負責,兩縣主要領導參加,實施“市長工程”。兼顧效率、穩定的基礎上,積極穩妥、統一有序地進行行政資源整合。
2、整合城市規劃,實施城市布局一體化。兩縣原有城市建設規模及實施部分已有相當基礎。在現有基礎上,進行規劃升級,重新定位主城區,劃分城市功能區,重點規劃產業集聚區。鑒於潢川的區位優勢、經濟地位,光山應積極向北發展,潢川適度南傾。
3、整合行政區劃,實施區劃一體化。目前,“一體化”區域有潢川、光山兩個縣級區劃,一個河南潢川經濟技術開發區。以效率、集約為原則,擬應實行“兩辦一區”體制,即潢川辦事處、光山辦事處和開發區。
4、整合經濟資源,實施經濟一體化。目前,光山工業基礎較好,潢川農業產業化、工業化特色突出,立足於區位優勢商貿、物流發展勢頭強勁。突出兩地優勢,合理進行經濟布局。如:在建的華英工業園可沿潢光路向南延伸,鼓脹產業集聚區,形成沿路經濟帶。
5、整合基礎建設,實施基礎設施一體化。一是著手潢光路的拓寬改造,建設高等級公路。二是啟動、加快面向開發區的京九大道和面向滬陝高速門戶的萬畝花卉示範園建設,拉大城市框架,形成主城區的向心力、輻射力。三是論證、規劃沿潢川火車站、光山縣城、潢川縣城的環路建設。四是從細節入手,如可先期開通潢光兩地市內公交。
6、整合宣傳資源,實施對外宣傳的一體化。潢、光兩縣要統一思想,充分利用兩地宣傳資源,通過部門、媒體、網路、人文等各個渠道,立體宣傳,面向全省、全國積極推介“潢光一體化”,招商引資,獲取政策支持,為“一體化”贏得良好的外部環境。

潢光新城

潢光一體化新城位於潢川、光山兩縣縣城之間,總面積約100平方公里,其中潢川24平方公里、光山76平方公里。該項工作是市政府為推進區域跨越式發展和加快實現城鎮一體化建設而確定的。意在儘快實現兩縣產業、市場、基礎設施、投資環境“四個一體化”和推進兩縣“六個銜接”。

光山智慧園

智慧園位於光山縣域東北部,北臨滬陝高速,東靠大廣高速,並有213省道和光潢公路從園區外圍通過,對外交通極為便利。項目區規劃範圍東起光州路,西至213省道,北靠城市總體規劃的外環路,規劃總面積6.44平方公里。 智慧園的位置
智慧園以司馬光名人文化為緣起,延伸其智慧文化的內涵和外延,以山水園林為載體,以多種具象化、可參與的文化旅遊產品為依託,將其打造成分為體驗世界智慧文化旅遊的“豪門盛宴”和“動感嘉年華”,形成集文化體驗、主題遊樂、休閒度假、賽事展演、影視製作等功能為一體的,全國首家以“智慧文化”為主題的綜合型休閒旅遊社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文化產業基地。  結合智慧產業的開發特性和節奏,將整個園區分為,啟智、源智、樂智、享智、育智、創智、造智七大板塊。 智慧園內設定
(在七大板塊中,啟智、源智板塊以文化旅遊景觀性項目為主,其餘五大板塊以商業、地產、貿易、工業、工業設計等項目為主,所以建議對啟智、源智板塊採用BT模式,由投資商建成後由政府回購經營管理,而其他板塊則直接出讓給投資人按照規劃開發建設,其土地出讓金作為啟智、源智板塊的回購款。)

濕地公園

紫光湖濕地公園建設項目,位於紫水辦事處五里墩街居委會境內,現有水 智慧園七大板塊
域和綠地面積150畝,區位優越,地域獨特。西接三環路與縣城相連,東貫光州路與潢川相通,加快該項目的開發建設,對於推進光潢一體化進程,打造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具有良好的社會效應和示範作用。規劃總占地面積為1560畝。

文化光山

2000年5月,“光山淨居寺與天台宗研討會”如期舉行,沉寂多年的大蘇山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中國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前後兩任所長、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的宗教學者,以及日本、韓國的研究者齊聚光山,面對確鑿的史料,學者們基本達成共識:光山大蘇山是中國佛教第一宗派天台宗的發祥地。  會議論文《光山淨居寺與天台宗研究》結集出版。至此,大蘇山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重新得到學術界高度評價。 天台宗是中國最早出現的佛教宗派,是佛教中國化的開始。天台宗的出現是影響中國佛教史乃至中國思想史、文化史的大事,   光山淨居寺
光山縣城西南約20公里,有一座大蘇山,這裡林清木秀,山幽水寧,恍然如與塵世相隔。當地人告訴記者,1400多年前,大蘇山是一座搖籃,後來影響深遠的天台宗在這裡誕生、成長、起步,而後風行於世。此後,唐代高僧道岸在這座山上建造了淨居寺,並在這裡為他的得意弟子———後來東渡日本的鑒真授菩薩戒;再往後,宋代大文豪蘇軾在貶謫途中遊覽大蘇山淨居寺,與這座山結下了一段短暫而難忘的緣分。
清代晚期之後,國力式微,戰亂不已,面對強勢西方文化的進入,大蘇山所承載的佛教文化內涵逐漸被人遺忘,它的種種光環因此逐漸消失了,成了一座陌生而普通的山。 大蘇山山頂有一塊摩崖石刻,麻天祥找了一把樹葉,撥拉上面的青苔,反覆地看,沉思不語。石刻上的字殘缺了,但還能看出個眉目:“住大蘇山慧思開石 甲戌年三月二十五日。”在山頂紫雲塔遺址,有不少殘磚,在大蘇山下淨居寺殘存的房屋中,有幾十塊“文化大革命”劫後餘生的石碑,其中一塊明代嘉靖年間的斷碑引起他們的注意。拂去塵土,打著手電筒看了又看,麻天祥轉身加重語氣對王國權說,這碑一定要保存好!不管到啥時候,這都是鎮寺、鎮山之寶!那碑上刻著蘇軾的《游淨居寺》詩並序,在表達景仰、流連之情的同時,蘇軾明白無誤地寫下了大蘇山的歷史。
光山在周時為弦子的封國,稱弦國,故有“弦山”之稱,後來為楚所滅。秦屬九江郡。西漢置西陽縣,屬江夏郡。南朝宋文帝元嘉中期置光城縣,因有浮光山,“每有光耀”故名。公元598年(隋煬帝開皇十八年),更光城為光山,光山之名自此始。唐時屬淮南道光州;宋時屬淮南西路光州;元時屬河南江北行省汝寧府;明時期屬河南布政司汝寧府;滿清時期屬於河南行省光州直隸州。中華民國前期屬於汝陽道,後期屬於河南省第九行政區。新中國成立後屬於潢川專區,1952年潢川專區撤消後歸信陽專區(1970年改稱信陽地區),1998年隸屬地級信陽市。
1932年10月,國民黨蔣介石政府為了便於控制鄂豫皖邊界的大別山區,對付革命力量,以當時河南省政府主席劉峙之字“經扶”為縣名,以光山縣新集鎮為縣治,設立經扶縣,將光山縣南部半壁約1500平方公里的土地:五個里(八水裡、五馬里、沙城裡、長潭裡、青山里)、17個保(神留橋、朴風山、沙窩、永陽贅、五龍、杜橫、夏陂山、長潭、朱向、董范店、墨斗關、潘殷沖、官堰、柴山、觀音、沙城、千斤)劃歸經扶縣(今新縣)管轄。經扶縣約85%的土地原屬光山。

光山花鼓戲

花鼓戲演出現場
光山花鼓戲是由豫南民間小調、山歌、歌舞、小戲並融合楚劇、黃梅戲唱腔,吸收漢劇、曲劇的藝術特點,逐漸形成的獨具一格的劇種。
豫南花鼓戲演出,人員省而精,演員一專多能。道白分3種:一是韻白;二是口白,採用土語鄉音,類似家常用語;再一種是數板道白,多由丑角採用,語言幽默風趣。
1953年,光山花鼓戲《夫妻觀燈》參加中南大區匯演並被評為優秀劇目。隨後到中南海懷仁堂作匯報演出。受到當時在場觀看的中央主要領導同志的表揚。1989年省文化廳曾在光山縣舉辦了大型研討會,有省內外60多名專家參與研討,由於豫南花鼓戲深受當地民眾歡迎,2008年,仍有業餘文藝團體活躍在當地。
“光山花鼓戲”是光山縣特有的民間藝術,從1967年以來多次赴北京人民大會堂演出,由於種種原因,與其他民間藝術珍品一樣,“花鼓戲”也面臨著後繼乏人、無法傳承的窘境。為復興這項民間藝術,政府超常規投入,先後募集資金300多萬元,拯救“花鼓戲”。如今,“光山花鼓戲”已有了5個培訓基地,200餘名專兼職演員,來自農民、醫生、教師等各行各業。“光山花鼓戲”已成為一張金名片,在全國各地都有演出活動,年初新版“花鼓戲”《夫妻觀燈》、《頂椅》等走進省人民會堂,並獲全省地方劇目展演金獎。
文殊鄉是信陽市第一個被命名為“河南省民間藝術之鄉”的鄉鎮。這一命名是從傳承獨具地方特色的光山花鼓戲藝術著手的。光山花鼓戲是具有土色土香的地方劇種,集萃著豫、鄂、皖邊區的民間小調、山歌、花會、舞蹈的精華於一體。
2004年,花鼓戲被列入河南省民間文化遺產搶救項目,2006年,又被列入省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品錄。為支持這一劇種的傳承創新,光山縣和文殊鄉有關部門搭建了廣闊的平台,鼓勵老藝人招收學徒。每年提供8000元資金補貼戲班購置服裝、道具,逢年過節,組織各戲班到指定地點演出。富裕起來的文化戶開始增大對花鼓戲班的投資,各戲班之間也出現了頻繁的聯袂演出。目前,花鼓戲已成為當地民間藝術龍頭,帶動了地燈戲、皮影戲、獅舞、龍舞、旱船、竹馬、花挑和大鼓書等地方戲的蓬勃發展。
止2009年,該鄉已有職業花鼓戲班8個,皮影戲班4個,光州大鼓班12個,民間花會表演隊36個,農民職業演員210人,業餘演員600人,每年各類演出累計達1800餘場(次),觀眾達56萬人(次)。

今日光山

2008年,光山縣轄8個鎮、17個鄉:城關鎮、孫鐵鋪鎮、潑河鎮、磚橋鎮、白雀鎮、馬畈鎮、十里廟鎮、寨河鎮、文殊鄉、雷堂鄉、涼亭鄉、北向店鄉、南王崗鄉、晏河鄉、斛山鄉、楊墩鄉、南向店鄉、蔡橋鄉、仙居鄉、槐店鄉、、羅陳鄉、殷棚鄉、河棚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86.6萬人,其中:城關鎮 169854人、十里鎮 59845人、寨河鎮 78210人、孫鐵鋪鎮 62541人、馬畈鎮 78000人、潑陂河鎮 86259人、白雀鎮 95862人、磚橋鎮 68542人、臥龍台鄉 95544人、仙居鄉 69548人、長興鎮鄉 52140人、北向店鄉 65924人、羅陳鄉 69582人、楊墩鄉 36592人、殷棚鄉 49658人、南向店鄉 55245人、晏河鄉 62510人、河棚鄉 65210人、涼亭鄉 66398人、雷堂鄉 45820人、斛山鄉 58660人、槐店鄉 45880人、蔡橋鄉 41000人、文殊鄉 36524人、南王崗鄉 65214人。
2005年,光山縣鄉鎮區劃調整:共有15個符合撤併條件的鄉鎮,按省最後批覆的方案,撤銷河棚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晏河鄉管轄,晏河鄉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銷臥龍台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孫鐵鋪鎮管轄,孫鐵鋪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銷雷堂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白雀園鎮管轄,白雀園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銷長興鎮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仙居鄉管轄,仙居鄉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銷蔡橋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斛山鄉管轄,斛山鄉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銷南王崗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文殊鄉管轄,文殊鄉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銷楊墩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城關鎮管轄,城關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並在此基礎上組建兩個辦事處。同時,保留了殷棚、十里、磚橋、涼亭、羅陳等5個人口不足3萬、面積不足100平方千米,但經濟發展勢頭好,區域、資源等條件較為特殊的鄉鎮。撤併後,全縣共有19個鄉、鎮、街道辦事處。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光山縣轄2個街道、7個鎮、10個鄉:弦山街道、紫水街道;孫鐵鋪鎮、潑陂河鎮、白雀鎮、十里廟鎮、馬畈鎮、磚橋鎮、寨河鎮;晏河鄉、槐店鄉、殷棚鄉、文殊鄉、仙居鄉、北向店鄉、南向店鄉、羅陳鄉、斛山鄉、涼亭鄉。

網際網路發展

1、2003年,光山人梁子租用虎冀網空間創辦“紫水社區”。紫水社區採用ctb文本論壇,註冊會員達2萬人,日線上1500人,成為光山網際網路歷史上第一個本地論壇社區。
2、2008年,由中共光山縣委宣傳部主管的地方網站——光山網成立。
3、2009年,光山視窗創建。光山視窗在保留原紫水社區會員的基礎上,並設立門戶、光山社區、光山家園等版塊。主要面向光山生活、消費、娛樂與電子商務服務。
4、2010年5月,光山視窗管理團隊將網站整改升級為:“大光山”。在網站域名、LOGO做了更新與變更,保留原有視窗數據、會員、風格等。
5、2009年5月,光山教育網成立。
6、2006年12月,白雀人創辦“白雀人之家論壇”。白雀人之家採用phpwind文本論壇,目前註冊會員達1.5萬人,日線上500人,成為白雀園網際網路歷史上第一個本地論壇社區。
7、2007年11月,白雀園信息網成立正式上線,白雀園信息網的成立標誌著白雀園本地網際網路信息進入新時代,從而更加全面的宣傳和展示家鄉作出新的貢獻。

對外交流

光山縣與安徽省廣德縣系友好合作縣。光山與廣德雖遠隔千山,卻血脈相連,有著一脈相連的根親文化。廣德50萬人中,光山(含劃歸新縣的地區)籍人占一半以上。從光山人踏上廣德的那一天起,兩地尋親、問祖等民間往來,就從未間斷。特別是自2007年4月,廣德組團到光山考察,2008年5月,光山縣也組團到廣德來學習考察,兩縣間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大門正式開啟,兩縣的兄弟情誼迅速加深,兩縣的往來也由此邁上了更新的台階。

光山縣特產

信陽糍粑

糍粑——為信陽傳統名吃,主要產地有商城、新縣、潢川、光山等地。  糍粑的製作過程是:以上等優質江米為原料,淘淨蒸熟後,放進石臼內反覆捶搗成泥狀,趁熱有擀仗擀薄,切成方塊或長條狀。  糍粑可烤,可煮,可煎,可炸,尤其是春節期間,親朋好友來訪,最好的見面禮便是煮上一碗荷包蛋糍粑。若將糍粑包上各種餡料,油炸烤煎,風味更加獨特鮮美。

光山麻鴨蛋

光山麻鴨是一種體型中等,產蛋較多,適應性強,耐粗飼,覓食及抗病能力強的蛋肉兼用型地方鴨種,俗稱“爬山虎”。該鴨種群數量大,遺傳性能穩定,是我省地方優良鴨種。  光山麻鴨、光山麻鴨蛋原產地為河南省光山縣,歷史悠久,明嘉靖《光山縣誌》載“自昔相傳雲,浮光多美鴨”,清乾隆《光山縣誌》云:“固鵝光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光山麻鴨、光山麻鴨蛋成為供港出品產品,在海內外久負盛名。2005年,光山麻鴨飼養規模達510萬隻,出欄380萬隻,主要分布在光山縣境內的白露河、小潢河、寨河、竹竿河四條淮河支流流域。目前,產品多銷於贛、鄂、皖、蘇、浙、滬、閩一帶。因其羽絨品質好,屠宰率高,胴體美觀,肉質細嫩,肉味鮮美,經產母鴨適合燉湯,成年光山麻鴨宜做板鴨而倍受消費者青睞。

光山茶葉

光山種茶歷史悠久,始於春秋,興於唐、宋,盛於明、清,茶文化源遠流長,是古代著名的淮南茶區。唐代茶聖陸羽在《茶經》中評述:“淮南(茶),以光州(治所在光山)上”,“生光山縣黃頭港者與峽州同”;宋代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光州光山場歲賣茶三十萬七千二百一十六斤,賣錢一萬二千四百五十六貫”。歷經戰亂,現存於大蘇山的清代茶園與古寺名剎(天台宗祖庭淨居寺)相伴,見證了光山佛茶文化淵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