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蔑

先蔑,姬姓,先氏,先丹之子,先軫之弟,名蔑,一作眛,曾任晉國左行將和下軍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先蔑
背景簡介,注釋,

背景簡介

前632年城濮之戰後,晉文公建立了三個步兵師來抵禦狄人,荀林父為中行將,屠擊為右行將,先蔑為左行將。前629年,晉國在清原舉行蒐禮閱兵,廢除三個步兵師,建立新上軍和新下軍,先蔑失去了職務。
前621年,晉襄公去世,太子夷皋年幼,晉國人打算立年長的國君,正卿趙盾派先蔑和士會到秦國迎接公子雍。先蔑出使秦國的時候,荀林父勸阻他說:“夫人和太子都在,反而到外邊去求取國君,這一定是行不通的。您以生病做藉口,行嗎?不這樣,禍患將會惹到您身上。派一個代理卿前去就可以了,為什麼一定要您去?在一起做官就是‘寮’,我曾經和您同寮,豈敢不盡我的心意呢?”先蔑沒有聽從。荀林父為他賦《板》這首詩的第三章[注1],先蔑還是沒有聽從。
前620年,因為趙盾和大夫們都怕穆嬴,而且害怕穆嬴黨羽的威逼,便背棄了先蔑而立了太子夷皋為君,發兵抵禦秦國護送公子雍的軍隊。趙盾為中軍將,先克為中軍佐,荀林父為上軍佐,先蔑為下軍將[注2],先都為下軍佐。四月初一,晉軍在令狐打敗秦軍,一直追到刳首。次日,先蔑逃亡到秦國,士會跟著他逃亡。先蔑逃亡出國後,荀林父把他的妻子兒女和財貨全部送到秦國,說:“這是為了同寮的緣故。”
士會在秦國待了三年,沒有和先蔑見面,他的隨行說:“能和別人一起逃亡到這個國家,而不能在這裡見面,那有什麼用處?”士會說:“我和他罪過相同,並不是認為他有道義才跟著來的,見面乾什麼?”一直到士會返回晉國,都沒有見過先蔑。

注釋

注1:楊伯峻《春秋左傳注·文公七年》:板,今在大雅。三章云:‘我雖異事,及爾同僚。我即爾謀,聽我囂囂。我言維服,勿以為笑。先民有言,詢當芻蕘。’意取同寮及他人為謀,汝當聽之也。
注2:楊伯峻《春秋左傳注·文公七年》:先蔑此時已先還晉,故將下軍。其將下軍者,迫不得已耳,故令狐之役之明日即奔秦,雖將下軍,或未嘗與秦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