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元藍釉白龍紋梅瓶)

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

元藍釉白龍紋梅瓶一般指本詞條

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是元代景德鎮瓷器,於1978年由揚州博物館從北京舉行的文物匯報展覽中購得,現藏於揚州博物館。

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高43.5cm,口徑5.5cm,底徑14cm,最大腹徑25.3cm,梅瓶口小,頸短,肩豐。肩以下逐漸收斂,至近底部微微外撇。通體施霽藍釉,雲龍、寶珠施青白釉。

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代表了元代瓷器燒制的最高水平,2013年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
  • 館藏地點: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文昌西路
  • 所屬年代:元
  • 類別:瓷器
  • 級別:國寶級文物
  • 館藏時間:1984年
  • 所屬博物館:揚州博物館
  • 所屬地區:江蘇揚州
文物特徵,流傳歷史,製作技術,文物鑑賞,文物價值,社會評價,文物爭議,

文物特徵

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淺底內凹。通體施霽藍釉,雲龍、寶珠施青白釉。主紋刻劃一條龍追趕一顆火焰寶珠,並襯以象浮動的珊瑚枝一樣的四朵火焰形雲紋。巨龍威武、雄壯、悍猛,騰空飛舞於萬里藍天之中,頗有叱吒風雲之勢。
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

流傳歷史

元朝時景德鎮的各大瓷容都被朝廷所管轄,專門為皇室貴族燒制瓷器。這種精美的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由於其圖案的特殊性,只允許收藏於皇宮當中。成批的瓷器燒製成功之後,品質較為完美的被直接運往京城,那些稍有瑕疵的就會被當場砸碎,因此這種梅瓶的產量在當時就比較少。後來歷經朝代更替和歲月變遷,其數量越來越稀少,也變得越來越珍。
1978年在北京舉行的“各省、市、自治區徵集文物匯報展覽”時,揚州的這件霽藍釉白龍紋梅瓶首次亮相,引發了國內眾多博物館的極大關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博物館紛紛向揚州文物商店表示了想收藏此瓶的願望。揚州博物館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捷足先登,以3000元價格購得了這隻寶瓶。
揚州博物館邀請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馮先銘先生、南京博物院王志敏先生兩位古陶瓷專家鑑定,一致確定此瓶為江西景德鎮窯元代藍釉瓷器精品。最終,霽藍釉白龍紋梅瓶經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評定為國寶級文物。
現藏於揚州博物館。

製作技術

元代的瓷器製作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又有所創新,製作出了獨具特色的精品,這種霽藍釉梅瓶就是其中一種。元朝時,景德鎮採用了新的製作工藝,把“鈷”作為呈色劑融在釉中,燒制出了美麗如藍寶石般的鈷藍釉。由於此梅瓶器形較大,胎體分三截成形,用釉藥粘接,接縫明顯可見,底部留有輪修痕跡。施釉方法是先在刻畫的龍紋和雲紋上施白釉,然後將紋飾罩上,其餘部分施藍釉。其生坯施釉,1280~1300℃高溫下一次燒成。工藝繼承元代傳統,延燒不斷。

文物鑑賞

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端莊秀麗,通體施藍色釉,釉質肥厚瑩潤,色彩濃艷,透明度強。梅瓶的造型為小口,口沿寬平,頸細而短,肩部豐滿,腹部以下收斂,底足微撇。瓶的腹部刻有飛騰遊動的自龍紋飾,藍白相映,對比鮮明,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此梅瓶是元代景德鎮燒造的件代表性的精品,無論是製作工藝,還是裝潢工藝,都非常精湛。到了元代,由於制瓷工匠掌握了鈷的呈色原理,所以此梅瓶具有色彩濃艷、釉層淳厚、光澤度強、透明度好的特點。而且此梅瓶藍釉濃艷,白釉泛青,色彩對比既強烈又柔和,能給人以和諧的美感。
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
由於龍是中國人心中的神物,自古以來就被尊奉崇拜,以至迷信,所以,以龍紋為裝飾圖案的器物很多,比比皆是,不勝枚舉。但作為裝飾紋樣,龍的形狀是不斷演變的,經歷了一個由粗糙到精細,由簡單到複雜,由樸素到華麗,由原始到成熟的發展過程。到了元代,龍的造型更加美觀,龍體更加修長、屈曲。梅瓶上的龍紋,具有典型的元代龍紋的特徵,龍頭上昂,張口翹舌,雙角向後伸展,兩眼正視,細頸疏鬣,曲腹蛇尾,背鰭整齊,龍鱗細密,肘毛細長,四腿三爪,剛勁有力。龍紋首尾相接,張牙舞爪,作騰飛遊動之狀。再以藍釉點飾龍眼,起到畫龍點睛的藝術效果。龍紋的上下飾火珠紋及流雲紋,使凌空飛舞的氣氛更加突出,整個畫面疏密有致,筆意流暢自然。

文物價值

2013年,國家文物局將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誕生於景德鎮的瓷窯之中,代表了元代瓷器燒制的最高水平。為揚州博物館“鎮館之寶”。

社會評價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李映福《中國文物鑑賞辭典》:“此瓶通體沉著的藍釉,配上神態生動的白龍,是一件極為珍貴的藝術精品。”.
揚州漢墓博物館館長夏梅珍《中國歷代珍寶鑑賞辭典》:“此件梅瓶為器形最大,高達43.8厘米,保存又最完好,是迄今所見最完美的一件元代梅瓶,實屬稀世珍品。”

文物爭議

存世數量
三件。揚州博物館網站資料:據馮先銘先生說,國內外保存的元代霽藍釉白龍紋梅瓶僅見三件。其中一件收藏於法國吉美博物館,另一件收藏於北京頤和園管理處,而唯見揚州博物館的這件梅瓶比前兩件梅瓶高出約十厘米。
五件。程美東在2006年11月2日的《人民政協報》撰文《藍白相映寫新篇——我所見過的一件元代藍釉白龍紋梅瓶》,文中說:元代景德鎮燒制的藍釉白花瓷器中,尤以藍釉白龍紋梅瓶最為珍貴。這種梅瓶據已公布的共有五件,其中以江蘇省揚州博物館收藏的一件為最大。另外四件,一件藏於頤和園,已有破損;一件早年流往國外,現藏於法國吉美博物館;另一件於2000年,由北京翰海拍賣公司拍出,屬誰家之手不詳;還有一件前幾年在上海《新民晚報》介紹刊登過,被張寶權先生所收藏。
六件。2010年8月18日,《長江商報》刊發了《藍釉白龍紋梅瓶現江城?》一文,武漢收藏家聯誼會古玩專委會主任吳興平在武漢一收藏品市場購買了這件黑釉青花白龍梅瓶。這件梅瓶比揚州博物館的梅瓶略大,可惜的是底部斷裂了一截,瓶身也是碎裂後粘合而成。如果算上這件,此類梅瓶就有6件了。
從這幾段文字中,可以解讀出許多元代瓷器的社會學層面的另類謎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