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官印

元官印

印式屬隋唐陽文大印系統。元朝官印有漢字印和八思巴字印兩類。漢字印主要行用於八思巴字頒行以前的元代早期,今見較早的是陝西出土的刻有中統年款的“京兆錄事司印”及《隋唐以來官印集存》著錄的“移相哥大王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元官印 
  • 概述 :印式屬隋唐陽文大印系統
  • 結構:由中書禮部的鑄印局鑄造
  • 沿用:形式為明官印所沿用
簡介,結構,沿用,

簡介

Yuan guanyin
元官印
Official Seals of the Yuan Dynasty
八思巴字頒行後,漢字官印漸少,但並未完全廢止。元朝使用的主要是元國書八思巴字官印。八思巴字行用於至元六年(1269),同年即頒發八思巴字官印[八思巴字官印],今遺存有 120多種。皇帝用印有“皇帝之寶”,此印著錄於《隋唐以來官印集存》,每邊長12.5厘米,印面左邊刻八思巴字“皇帝”,右邊刻漢文“之寶”,中行是梵文。明以前歷朝寶璽印痕除漢“皇帝信璽”封泥外,可見者僅此元“皇帝之寶”印文。其他八思巴字官印,有王公印、國師印、朝官及地方行政官印、軍吏印、屯田工官及站赤官印幾類。所鐫官名涉及面廣,不少官名為其他朝代官印所無。此外,尚有鐫宣光、天元年號的幾種罕見的北元官印。
元官印元官印

結構

元朝官印統一由中書禮部的鑄印局鑄造,質地,形態均有一定製度。諸王印金質,正一品至正三品官印銀質,從三品以下均銅質。一、二品官印印背有台,三品以下無台。印體大小與官品成正比,按《元典章》規定,正一品官印邊長為元尺三寸,從一品為二寸八分,以下逐級遞減一分、五厘不等。諸王官印紐式有駝紐、獸紐、螭紐、龜紐數種。一品官以下官印紐式均是扁長方的橛紐。這種紐式與宋、金官印同,只是略高些。官印背面均有刻款,八思巴字印的刻款形式,一般都是背右側刻印文的對譯漢字,左側刻鑄造時間和鑄造機構。漢字印刻款中有刻“豬兒年”等屬相紀年者。

沿用

元末農民起義政權亦頒發官印,遺存的有劉福通韓林兒的“宋”印,約15方,背款均刻有“龍鳳”年號。還有徐壽輝為首的南方紅巾軍“天完”政權官印,背款均刻有徐壽輝“治平”“太平”年號刻陳友諒“漢”政權“大義”年款的官印也有少量傳世。韓林兒“宋”政權官印印側多刻千字文編號款,並普遍在千字文後加編號數字,這一編號形式為明官印所沿用。徐壽輝天完政權官印印體為圓形,圓面上刻一方框,印文刻在框內,框外與圓邊之間刻對稱的雲紋,形式獨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