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詞

元代詞上承兩宋詞餘緒,雖然成就難以繼盛,但出現了許多詞人。唐圭璋所編《全金元詞》中收錄了元代212位詞家的3721首詞,其中不乏名篇佳句,表現出時代特點,可以分為兩個時期,第一時期包括出生於元代一統以前蒙古時期的詞人的詞作;第二時期包括出生於元一統之後到元亡之前的詞人的詞作。整個元代詞內容貧乏、藝術平庸,思想藝術俱臻上乘的詞作數量很少。南宋入元的詞人重在傷今,所追懷的對象就是南宋;由金入元的詞人作品偏於弔古,詞作多半是抒寫在戰亂兵燹、顛沛流離中的痛苦,表現對古往今來人事變遷的感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元代詞
  • 性質:文學名詞
  • 定義:元代詩詞作品
  • 特點:分為兩個時期
  • 主流傷今;弔古
  • 成就:內容貧乏、藝術平庸
簡介,時代的特點,思想內容,理學興盛,現實沒有出路,道教的隱修會,後人對元代詞的評價,

簡介

Yuandaici
元代詞
元詞上承兩宋詞餘緒,雖然成就難以繼盛,但出現了許多詞人。唐圭璋所編《全金元詞》中收錄了元代212位詞家的3721首詞。其中不乏名篇佳句,表現出時代的特點。例如,元好問的“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時代的特點

元代詞創作可以分為兩個時期。第一時期包括出生於元代一統以前蒙古時期的詞人的詞作;第二時期包括出生於元一統之後到元亡之前的詞人的詞作。
第一時期的詞人,大體上包括由南宋入元的詞人,由金入元的詞人和在蒙古王朝統治下的北方詞人三部分。由於這一時期的詞人大多有著亡國和戰亂的經歷,所以,他們的詞中最有價值的部分是抒寫懷念故國的黍離之悲,表現由人世變遷引起的荊棘銅駝之感的詞作。而這些內容在處於不同生活環境的詞人的作品中,表現上也是各異的。

思想內容

南宋入元的詞人,一般重在傷今,使人能清楚地感到他們所追懷的對象就是南宋。如有著宋代王孫身份的趙孟頫的〔虞美人〕、〔浪淘沙〕、〔漁父詞〕,經歷了南宋滅亡的曹伯啟的〔水龍吟〕,南宋鹹淳進士姚雲文的〔摸魚兒〕、〔紫萸香慢〕,以及劉、陸文圭等人的一些詞,都表現了對故國的懷思,以及國破家亡的隱痛。這部分詞大多以充實的思想內容和真切的感情取勝。
由金入元的詞人作品,一般偏於弔古,他們的詞作多半是抒寫在戰亂兵燹、顛沛流離中的痛苦,表現對古往今來人事變遷的感傷。例如元好問的〔木蘭花慢〕詞,透露出傷時憫亂的悲哀和因故國廢圮引起的寂寞荒涼之感。內容雖然屬於“喪亂詩”一類,但表現得比較含蓄,偏重於內心感情的抒發。其他如段克己〔滿江紅〕,白華滿庭芳〕,白樸水調歌頭〕、〔永遇樂〕,王惲〔春從天上來〕,劉因〔人月圓〕等,都是屬於這類作品。南宋入元詞人的作品大致屬於“家國興亡之嘆”,由金入元詞人的作品則多屬“滄桑之嘆”。從根本上說,它們都是那個動亂時代的折光反射。

理學興盛

宋代程朱理學興盛,儒生大多受到比較嚴格的儒家傳統文化的教育和薰陶,因此,君臣關係、家國觀念、正統思想在精神上的維繫都比較牢固。而金朝則不同,北方在女真貴族統治 100年後又歸屬蒙古貴族統治。兩經易代,使由金入元的文人更易產生對變亂的感嘆,而不只是對某個政權的懷念,這是他們在抒寫黍離之悲時產生差異的重要原因。
這一時期除元好問趙孟陸文圭等人外,張之翰劉敏中袁易的詞也頗具特點。袁易詞婉麗而有意境,張之翰詞能表達真切的情感,並在藝術上追求新意等。但由於在內容上比較狹窄,限制了他們的成就。
元代第二時期的主要作家有虞集、王旭張雨薩都剌張翥等。他們大抵出生於忽必烈改元之後,沒有經歷過大的戰亂,因此,即使象薩都剌這樣的名家在寫懷古詞時,也不再有如元好問、趙孟頫詞中那種遺民的情感。
議論行藏出處和企慕半隱半俗的生活,是這一時期詞人作品的主要內容。元代文人普遍具有傳統的拯物濟世觀念,但由於元代蒙古貴族統治的格外黑暗,所以,元代文人就格外感到“不遇”的失望。不能入仕的書生終生窮愁蹙迫,躋身於達官顯宦行列的官員也總感到有“道不行”的痛苦。劉秉忠許衡、王惲等人的作品中,就有這方面的表露。

現實沒有出路

更多的文人由於感到現實沒有出路,未來無法把握,卻又難以釋然,於是,他們對眼前的功業,身後的名譽,常發出貌似曠達而又不無憤激的議論。虞集在《無俗念》中寫:“見古今成敗,幾多豪傑,誰會誰能誰不濟,故紙數行明滅”;吳鎮在〔沁園春〕中說:“古今多少風流,想蠅利蝸名幾到頭……都只到邙山土一丘。惺惺漢,皮囊扯破,便是骷髏”,充斥著一種看破紅塵極度失望的情緒。至於如劉敏中所寫“無所作,誰成毀,非所望,何悲喜”(〔滿江紅〕),和曹伯啟所寫:“人生傀儡棚中,此行哪計西東”(〔清平樂〕),更走向了齊萬物、等是非,玩世混世的極端。為了在精神上尋求出路,他們還提出了一種“行藏安所遇,有酒且同斟”(王旭臨江仙〕),“非俗非仙,半醒半醉”(張〔念奴嬌〕)的生活構想,嚮往一種身在塵世而精神超脫的生活。這種嚮往在這一時期許多詞人的作品中都有表現。
這一時期最負盛名的詞人是張翥。他的詞的首要特色在於注重細膩感情的抒寫,這與元詞普遍著重記事情、發議論,對自然的感受能力遲鈍,對內心感情的捕捉也不敏銳的情況相比,要高出同時詞人一籌。其次,張翥對於感情的揭示和抒寫,善於運用形象的手段,抓住一時一地情景的特點,作個性化的刻畫描繪,從而傳達出自己獨特的感受。例如他的〔瑞龍吟〕、〔水龍吟〕、〔解連環〕、〔摸魚兒〕等,就都具有意境含蓄,描寫細膩的特點。其缺點是思想內容上仍嫌狹窄,大致不出記錄個人哀樂的圈子。張翥之外,這一時期李孝光的詞感情真切;王旭詞意境婉麗;張雨詞感情細膩;虞集詞精煉曉暢而有文采;薩都懷古詞抒情寫景,溶化前人詩句典故,藝術上自成一格。
元末明初詞人的作品,每況愈下。但也有一些作品較有價值。如舒〔滿江紅〕感嘆亂世民生的凋敝和兼濟蒼生的不可能,邵亨貞浣溪沙〕描寫戰亂給百姓帶來流離失所之苦,這表明元末的社會動亂,又使一部分作家開始關注國運民生。它們在元末明初大量的平庸、甚至無聊的詞作中,閃爍出一線光彩。但這些詞與前一時期詞作的感嘆興亡、表現故國之思又有不同,它們著重表現的是作者對戰亂相尋、兵戈不息的嘆息和厭倦。

道教的隱修會

元詞中還有相當數量的道士詞,約占總數七分之一。這與金元時期新道教的隱修會性質,及道士大多與知識分子聯繫密切有關。他們的詞大多收在《道藏》中,內容多半是宣揚宗教教義和鼓吹因果報應,清談玄機妙理。思想和藝術都談不上有什麼值得重視的成就。但其中邱處機弟子尹志平和姬翼的詞頗具特色,他們的詞較多地描繪自身的生活情事,抒寫作為兼道士、隱士、儒士於一身的“出家人”的某種真實情緒,反映了全真教道士的一些思想、生活特點,使人從中可以窺見時代、社會一些光影的浮動。

後人對元代詞的評價

元詞未能繼承和發展兩宋的成就,反而出現了“極盛難繼”的狀況。雖說元詞前一時期的作品中不乏內容充實的佳品,後一時期的張翥、薩都等人的作品也表現出一定的藝術魅力,在一定程度上仍表現出自己的時代思想情緒和藝術特色。但由於思想藝術俱臻上乘的詞作在數量上很少,不足以改變整個元詞內容貧乏、藝術平庸的局面,所以,清代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認為“元詞日就衰靡,愈趨愈下”,這個評論並非誇張之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