儩

“儩”是中國的眾多漢字之一,讀音為”s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儩
  • :sì 
  •  注音:ㄙˋ  
  • 簡體部首:亻
基本信息,基本解釋,古籍解釋,漢語字典,音韻參考,字源字形,

基本信息


繁體字:儩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田字格中的“儩”田字格中的“儩”
部首筆畫:2 總筆畫:17
筆順:撇豎豎折橫橫橫撇捺豎折橫橫撇折撇撇
五筆86:WMJR
五筆98:WMJR
五行:火
UniCode:U+5129
四角號碼:26227
倉頡:OBCH
GBK編碼:839D
筆順編號:32251113425113533

基本解釋

sì ㄙˋ
◎ 完;盡。《新唐書·李密傳》:“而稟取不節,敖庾之藏,有時而儩,粟竭人散,胡抑而成功?”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並斯義切,音賜。盡也。《唐書·李密傳》賈潤甫諫密曰:稟取不節,敖庾之藏,有時而儩。粟竭人散,何仰而成功。
又《潘岳·西征賦》超長懷以遐念,若循環而無儩。
又《維摩經》缽飯悉飽眾,會猶故不儩。

漢語字典

[][sì]
[《廣韻》斯義切,去寘,心。]
完;盡。

音韻參考

[廣 韻]:斯義切,去5寘,sì,止開三去支A心
[國 語]:sì
[粵 語]:ci3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字源演變字源演變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字形對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