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禮·禮記:人生的法度

儀禮·禮記:人生的法度

《儀禮·禮記:人生的法度》是200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儒家。

基本介紹

  • 書名:儀禮·禮記:人生的法度
  • 作者:儒家
  • ISBN:7532549658, 9787532549658
  • 頁數:167頁
  • 定價:元18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7-1
  • 裝幀:平裝
  • 開本:20
  • 正文語種:漢語
  • 叢書名: 國學基礎教程·經部
目錄,序言,

目錄

出版說明
前言
第一章 禮——文明的腳步
一、禮從何來
二、人獸之別
三、禮與儀
四、緣人情而制禮
五、不變與可變
第二章 親親——血緣的紐帶
一、孝為人倫之本
二、事親之禮
三、珍重手足情
四、五服——人倫的集中體現
五、宗族與家族
第三章 尊尊——權力的表現
一、君與臣
二、世卿制及其影響
三、爵祿與選士
四、等級的標誌
第四章 長長——宗族外的人倫
一、敬老與養老
二、師道尊嚴
三、朋友之誼
四、待客和送禮
第五章 男女之別——性別的不平等
一、禮之本
二、一夫多妻
三、男外女內
四、貞淫觀
篇目索引

序言

《儀禮》、《禮記》與《周禮》為儒家禮制經典,合稱三《禮》,但在先秦,這三種書名都沒有。《周禮》稱《周官》,《禮記》則尚未成書,那時但說到《禮》,指的就是現在的《儀禮》。
《禮》本來記載的是各級貴族在冠昏(婚)、祭祀、喪葬、朝聘、宴射、軍旅等典禮中“登降揖讓進退酬酢”程式以及衣著陳設等的禮儀制度。關於《禮》的作者,歷來有兩種說法:周公或孔子。周公攝政期間,天下初定,正是建立各種制度以鞏固統治秩序的時候,史言周公制禮作樂,應屬可信。但經過犬戎之亂,王室東遷,舊典的佚失錯簡,在所難免。若為孔子所作,則周開國數百年竟無禮儀制度,或雖有制度卻無片簡隻字流傳,似乎都不可能,也與孔子“述而不作”的宗旨不符。魯是周公封國,特許使用天子禮樂祭祀。略早於孔子的吳公子季札聘魯,曾遍觀周樂,應該說魯所保存的周禮也較為完備。孔子一向留心歷史文獻,他少年時,足跡未出魯國,就以知禮聞名,有人向他學禮,那么他的知識很大程度上應得益於對魯存周禮制文獻的閱讀學習。後來周遊列國,曾查考杞(夏之後)、宋(殷之後)兩地所存夏、殷典籍,認為:“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並把二代的禮與周比較,得出“吾從周”的結論。為了深入研究、掌握周禮,又專門赴周,向擔任柱下史的老子請教,解決了古今禮異同的若干疑問,還跟隨老子為人家助行葬禮(見《禮記·曾子問》)。此時的孔子已經是精通禮學的大師,採集搜錄了當時所能得到的周代禮儀制度,《漢書·儒林傳》說他“綴周之禮”,即將蒐集所得進行整理,編次成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