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施國

僧伽施國

僧伽施(梵文轉音:Sankassa、Sankasia、Sankissa、Sankasya ),是古代印度的城市和國家名,在佛陀時代(公元前6-4世紀)已經非常著名。根據佛教典籍記錄,這裡是佛祖從忉利天(三十三天)下降處,為佛教聖地之一。

關於此地的名稱,佛教早期典籍《雜阿含經》卷十九作僧迦舍國,《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作僧迦屍國;公元5世紀,法顯《佛國記》作僧伽施國;其它還有,僧伽屍沙國、僧迦奢國、僧柯奢國、桑迦屍國等,均為梵文Sankassa的音譯。公元7世紀,玄奘《大唐西域記》卷四作劫比他國,則系梵文Kapitha的音譯。此國核心區域位於現今印度的北方邦法魯迦巴德(Farrukhabad)縣境內。
僧伽施,梵文意譯為天降地。佛教故事傳說:當年摩耶夫人在藍毗尼產下佛陀7天后,便離開人間,轉生於忉利天。佛陀成道後,為報答母恩,特意前往忉利天為母說法3個月,隨後在二位護法王,天帝釋及梵天王,陪伴下重新返回人間。天降地,就是佛陀為母講法後返回人間的地點。
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到僧伽施城參拜了佛陀聖跡,並在這裡修建柱頭雕刻有大象的石柱、佛塔、紀念佛陀從忉利天下降的寺廟。1842年,在僧伽施村發現了阿育王石柱頂部,後就地建亭予以保護。以上3個建築的遺址,在今僧伽施村(地名Sankisa Basantpur的簡譯,也譯作:桑卡西亞、桑基薩等),地理坐標:北緯27.3341593度;東經79.2687809度,海拔高度814米。
僧伽施國
圖為僧伽施村阿育王石柱出土原狀
僧伽施國
圖為僧伽施村阿育王石柱亭
公元5世紀,法顯到僧伽施國朝聖時,詳細記述了佛陀從忉利天降臨世間的情景:佛陀從外太空降臨的瞬間,天空中變化出三道寶階,佛陀在中道上行走,梵天王在右邊持白拂而侍,天帝釋在左邊持七寶蓋而侍。三神落地後,三道寶階都陷沒於地下,地面上只留下七級台階。阿育王到此參拜時,想知道這三道寶階在地下有多深,於是遣人挖掘查看,一直挖到黃泉,仍舊未能找到寶階的根底。阿育王於是更加崇拜佛陀,令人在七級台階上修建佛寺,並在中台位置放置高約4米的佛陀立像,在佛寺後面豎立高過15米的石柱。圍繞佛陀降臨的故事,佛寺周圍還有很多聖跡。當時僧伽施國有僧尼1千人,大小乘都有人修習,國家富裕,人民好客。法顯與同行的道整住於龍精舍,並在此寺度過了西行的第6個夏坐(居住3個月)。
公元7世紀,玄奘到此朝聖時,此國周圍二千餘里,國大都城周長二十餘里。風俗淳和,人多學藝。有佛寺4所,僧徒1千餘人,並學小乘正量部法。關於阿育王時期修建的佛陀從忉利天下降的寺廟,玄奘更細微地描述在都城東超過10千米的地方,此寺“經制輪奐,工窮剞劂。聖形尊像,務極莊嚴。僧徒數百人,學正量部法。數萬淨人,宅居其側。”其他則與法顯所記大同小異。
根據玄奘的記錄,公元7世紀時,僧伽施國已有大量印度教大自在天派的信徒和寺廟。根據印度教的典籍,公元1183年,格羅吉王賈雅旃陀羅,受婆羅門教徒的鼓動,下令拆毀僧伽施城和佛教建築,把這裡犁成農田,磚石則作為堤基。
直到公元19世紀,考古發現了阿育王石柱後,這裡才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僧伽施村,現有石柱亭,還有建在土丘之上的小寺廟,內有佛陀下忉利天故事的雕像,但與法顯、玄奘所記佛教盛世景象已無法比擬。
僧伽施國
圖為現僧伽施村存有的佛陀下忉利天地方
僧伽施國
圖為現存於僧伽施村寺廟中的雕像(左帝釋、中佛陀、右梵天王)
藏曆9月22日,為藏傳佛教的天降日,即為紀念佛陀為母說法後歸返人間的日子,可謂佛教的母親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