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遼東戰亡

《傷遼東戰亡》是唐太宗李世民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主要表達了作者對戰士們英勇殺敵取得豐功偉績的讚揚,以及對於驕傲輕敵致使兵敗的後悔和失落之情。此詩豪氣縱橫,情感真摯;使人讀之所思,感慨萬千。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傷遼東戰亡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李世民
  •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傷遼東戰亡
鑿門初奉律1,仗戰始臨戎2
振鱗方躍浪3,騁翼正凌風4
未展六奇術5,先虧一簣功6
防身豈乏智,殉命有餘忠。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鑿門:用強力打開通往遼東被高句麗禁閉之門路。奉律:執行已定的東征軍令。
2.始臨戎:開始親臨東征戰場。
3.振鱗:喻唐軍像龍一樣騰躍而起。鱗,詩中借指類似魚鱗的東西。
4.騁翼:施展、馳騁之意。翼,鳥類和昆蟲的翅膀,魚鰓邊的小鰭。凌風:頂著強風,高飛雲天。
5.六奇:西漢陳平佐漢高祖(劉邦)定天下,曾六出奇計。詩中借指唐太宗征遼施計。
6.簣功:即功虧一簣。

白話譯文

執行東征軍令用強力打開通往遼東被高句麗禁閉之門路,一開始我就親臨東征戰場。
唐軍像龍一樣騰躍而起,施展開自己的戰功,頂著強風,高飛雲天。
我未能妙出六齊之計,使得眾多將士不幸捐軀而功虧一簣。
以身殉職的戰士並不是缺少防身之智,而是他們忠心耿耿,甘願為朝廷犧牲。

創作背景

貞觀十九年(645年),唐太宗親征遼東,五月,唐軍在安市戰事不利,導致東取烏骨山(今遼寧省鳳城市鳳凰山)的計畫未能完成,此次東征,將士死亡近兩千人,忠骨叢葬於柳城(今朝陽市)東南,太宗作文以祭之。《新唐書·太宗本紀》載:“十月丙午,次營州,以太牢祭死事者。”據此可推知該詩應作於十月十一日之後,系東征回師時所作的祭悼之詩。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傷遼東戰亡》實際是一首祭悼之詩。古時天子諸侯祭祀社稷所用之大禮,牛、羊、豕三牲全備稱為“太牢”。今唐太宗以“太牢”對遼東戰亡將士祭奠,表現了身為帝王的太宗對於戰士的真摯情感。
在這首悼念征遼陣亡戰士的詩中,詩人既惋惜傷亡眾多將士,又對他們的勇猛作戰精神進行了歌頌。詩中首先描寫了戰士們開闢征途的英姿,而後則表達了自己的失落,並進一步讚揚了將士們的奮不顧身精神。他們並非不知生命的寶貴,而是寧願犧牲也要報效國家。正所謂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太宗也因自己未展奇術而使戰士殞命疆場痛惜感慨。詩中“六奇術”喻指漢時陳平曾為劉邦六出奇謀而實現霸業之事,顏師古注安市之役曰:“太宗之定天下,多以出奇取勝,獨遼東之役欲以萬全制敵,所以無功。”戰士雖以身殉職而無怨無悔,表現了對朝廷的赤誠。唐太宗於《破高麗詔》一文中即對此高度讚揚:“忠臣猛將,盡節陳謀,勁卒勇夫,輕身效命,協同心力,成此大功。豈朕一人,獨能致此!”正可以此評語來解讀這首詩。
對比隋煬帝大業八年(612年)征伐高麗之舉,其雖有《紀遼東二首》傳世,詩中非但基本沒有對戰鬥場面進行捕寫,而且對於陣亡的大批將土更是隻字未提。可他卻依然於《紀遼東二首》中描繪了凱旋的盛況。兩相對照之下,唐太宗的詩思格調與人文關懷顯然是隋煬帝所無法比擬的。這也恰恰突顯了這首詩在帝王邊塞詩中所具有的重要意義。

名家點評

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包益勤《朝陽地方掌故》:這首詩,顯然即為哀悼陣亡將士而作,也表達了此次東征壯志未酬的心情。實際上,這次太宗親征,與隋煬帝東征比較,戰功還是很大的,拔了十城而損失將士二千人,但唐太宗仍感有愧,特別對陣亡將士的哀悼之情更為感人,可見,唐太宗惜才愛將之心和雄略之志為隋煬帝所遠遠不及。

作者簡介

李世民(599年—649年),即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唐太宗,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縣西北),唐高祖皇帝李淵次子。少年征戰四方,滅隋取天下,功勳卓著。武德元年(618年),為尚書令,封秦王。九年(626年)於玄武門發動兵變,得太子位。旋登基,在位二十三年,文治武功,帝業空前,史譽“貞觀之治”。卒,廟號太宗。重視文藝,設文學館、弘文館,招延獎掖文士。親自修史,勤奮執筆,詩文均有成績。《舊唐書·經籍志下》著錄《唐太宗集》三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四》著錄四十卷,《全唐文》錄其文七卷,其中賦五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