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心(聞一多詩歌)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傷心,作品出自聞一多詩集,文學體裁現代詩,作者聞一多(1899-1946),創作日期5月17日。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傷心
  • 外文名稱:Sad
  • 作品別名:傷心
  • 創作年代:現代
  • 作品出處:聞一多詩集
  • 文學體裁:現代詩
  • 作者:聞一多(1899-1946)
  • 創作日前:5月17日
基本信息,作品原文,作品賞析,人物評價,

基本信息

篇名:傷心
體裁:現代詩
作者:聞一多

作品原文

風兒歇了,
柳條兒舞倦了,
雀兒底嗓子叫幹了,
春底力也竭了。
肥了綠的,
瘦了紅的;
好容易穿透了花叢
才找出一個戀春的孤客。
拉著他的枝兒,
細細地總看不足,
忽地里把他放了,
彈得一陣殘紅紛紛……
快放下你的眼帘!
這樣慘的象如何看得?
唉!氣不完,又哭不出,
只咬著指尖兒默默地想著,──
你又何必這樣呢?傷心

作品賞析

作為一個少年詩人,聞一多是早慧的、多情的、敏感而且迷茫的。《傷心》一詩採取對事物的有距離的觀照。它用第二人稱來指謂詩中的人物,同時又加進了自己的同情和感嘆。因此,這種觀照,一方面是有距離的,另一方面又是企圖超越這一距離的。我們不知道《傷心》是實景的勾畫,抑或是又如朱自清所說的那樣,是“想像著自己保舉自己作情人”時所做的虛構。很多人恐怕是寧願把它當作後者來對待的。其實這一區別並不重要:一切景語皆情語也,一切詩人皆情人也。
這是一個晚春天氣:
風兒歇了,
柳條兒舞倦了,
雀兒底噪子叫幹了,
春底力也竭了。
大自然沉浸在一種睏倦慵懶的氣氛中。春的盎然生機已經化作了大自然的沉默不語的精氣,“綠肥紅瘦”,是它給人間的一個含蓄的昭示。“戀春的孤客”,是指晚春時的花兒。它是即將隱身而去的春天轉過時間的牆角時隨風輕揚、乍現乍隱的一抹衣袂,是春天匆匆遺落於大地上的一枝殘紅。詩中的“你”不同綠肥紅瘦,卻穿透花叢,去找那“戀春的孤客”,看來,是把春的影子當作春天本身了。並且:
拉著他的枝兒,
細細地總看不足,
……
其對春的一往深情,令人喟嘆。然而,春的影子又如何能抓得住?到頭來不過是:
忽地里把它放了,
彈得一陣殘紅紛紛……
青年人不能在光陰飛逝。大化流轉面前,保持隨心所欲不逾距的平常心和自如感,恰恰相反,他們總想把瞬間的美景看作是永恆的福音,並把自己的生命附著在這極不可靠、一廂情願的幻覺之上。一旦事物的發展不以他們的個人意志和天真幻想為轉移,他們就除了透心透頂之外,只剩下不知所措、一片茫然。“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而留給戀春者的是美夢成空的失望,是四顧茫然、把握不住自身生命的存在的隱隱哀痛。失望和痛苦並沒有取消問題本身,而是強化了問題的存在。世間究竟何者為真、何者為美呢?還是“咬著指尖兒默默地想著”罷。而發出“你又何必這樣呢?”的疑問的局外人,又何嘗知道該當如此呢?毋寧說,作者在這裡又加上了自己的一重疑惑、一重迷茫,一重同情。
對自然人生諸相的變幻的敏感和傷感,是人的生命意識、生命意志開始覺醒的標誌。詩中最令人感動的,便是那種對於春天的如痴如迷的深情和挽留不住的悲哀。當人們自覺地把美麗的自然作為自己生命的象徵時,那么,這種自然現象的消逝而引發的傷心之情,難道不正是以否定的方式表達了人對於生命的美的熱愛嗎?
是的,《傷心》的魅力,盡在於此。
聞一多聞一多

人物評價

聞一多不光是偉大的詩人,也是一位傑出的學者,他是五四運動之後非常傑出的作家。他還有一首詩《聞先生的書桌》,寫得非常好,寫他書桌上的筆墨、紙硯,他看著那些東西就開始發牢騷。[12](搜狐評
聞一多熱愛祖國,愛國主義如同一條紅線貫穿他的一生,最後把他引向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他一生的道路是曲折的,他曾經有過迷茫、失誤與苦悶,但是經過深思和中國共產黨的關懷與幫助,終於找到了真理,而一經找到了真理,他便義無反顧,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為實現真理而英勇奮鬥,直至獻出寶貴的生命。聞一多博學多才,除新詩與古文學研究外,在美術、戲劇、書法、篆刻等方面也有相當高深的造詣。[13](浠水新聞網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