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補天石

傷寒補天石

《傷寒補天石》,傷寒著作。二卷,續編二卷。明·戈維城撰。上卷自傷寒統辨起至冬溫傷寒共五十一篇;下卷自時行疫症至足厥陰肝經證共四十六篇;續編二卷,自惡風、惡寒起至百合病,共四十三篇。這些論述綜合前人優秀觀點,也闡發了作者的獨到見解。本書統論四時外感諸病較有條理,並記載前人從未提到的黃耳傷寒,赤膈傷寒等病證。在治法上選收了一些民間草藥方,如黃耳傷寒用馬蹄金等,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現存康熙年間等清刻本,1932年上海中醫書局鉛印本。

基本介紹

  • 書名:傷寒補天石
  • 作者:[明]戈維城 主編:包飛建
  • 定價:70.00元
  • 出版社:天津科技翻譯出
  • 出版時間:2010-8
  • 裝幀:平裝
典籍記載
人被寒所傷者,謂之傷寒,夫寒居六氣之一,豈可混稱乎,嘗考寒水之令,在乎小雪大雪冬至小寒之節,共主六十日有奇,蓋小雪居於十月,乃六陰盡出之際,而寒氣方盛之時,大雪冬至居十一月,小寒居十二月,正發粟烈之候,斯時之氣,人感觸者,盡屬傷寒之病勿可以,大寒至驚蟄之風木,春分至立夏之君火,小滿至小暑之相火,大暑至白露之濕土,秋分至立冬之燥金,等等之時所患者,混同一稱傷寒,然而亦有可稱者,不可不知,豐於前論中,有謂傷寒之寒字,為寒水之經之寒,非寒熱之寒也,凡風寒暑濕燥火,無不由表而入,皆必先傷於寒水之經,六氣之邪,僉可稱為傷寒,但有不可稱者,又不得不力辨其非,嘗聞專治傷寒家,有溫病傷寒,熱病傷寒,痧證傷寒,瘡瘍傷寒等名,不知溫病熱病,皆屬伏氣,痧因沙穢,瘡因濕熱,豈可混稱為傷寒乎,尤有夾痰傷寒,夾食傷寒,夾氣傷寒,夾血傷寒等名,揆厥由來,痰食氣血,是為傷寒之兼證又豈可混稱為傷寒乎,仲景原文,從未見有此證,竊疑其為杜撰也,後見吳中戈存橘先生傷寒補天石中,果有以上諸證之名,始知其有自也,雖然戈氏之書,醫者不必宗之,其所當宗者,如無己之明理,嘉言之尚論,韻伯之來蘇,路玉之大成,誠為醫家不可少之書,後學所宜奉為圭臬也,至時俗混稱傷寒之證,更為不通,見初起嘔吐者,謂為齷齪傷寒,泄瀉者,為漏底傷寒,脅痛者,為刺脅傷寒,寒不甚寒,熱不甚熱,綿綿難愈者,為癟疲傷寒,即徽俗謂之混沌傷寒,名目極多,難以枚舉,總之小雪至小寒而重感者,為真傷寒,風暑燥濕火,先傷寒水之經者,亦可稱為傷寒,至溫病熱病,痧症瘡瘍,決不能混入傷寒,兼痰食氣血者,是為傷寒之兼證,其餘種種不通之名,皆不足論,醫者須按四時之六氣,而分其孰為風暑,孰為燥濕,究不可籠統混為傷寒病也。
傷寒補天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