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緒論

《傷寒緒論》,傷寒著作,2卷。清代張璐(路玉)詮次,張登、張倬參訂。刊於清康熙六年(1667年)。張璐先撰《傷寒纘論》,系以仲景《傷寒論》原文為主,予以輯編、注釋;《傷寒緒論》針對《傷寒論》原書殘缺,或證治內容不全之現狀,廣收諸家方論,在證治方面予以辨析、補闡,其自序稱:“緒者,理諸家之紛紜而清出之,以翼仲景之法,匯明其源流”。張氏此編,意在使“仲景之法,了無凝滯”,使讀者易學易用;但本書所補訂之治療方劑,間有配伍不夠精練、方藥不夠純正的缺陷。

基本介紹

  • 書名(異名):《傷寒緒論》
  • 作者:張璐
  • 成書年代:清
  • 歸屬類別:中醫典籍
流傳版本,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影響評價,

流傳版本

現存清康熙六年(1667)刻本、日本文化元年(1804)東都亦西齋刻本、清光緒二十年(1894)上海圖書集成印書局鉛印本及石印本,並見於《傷寒大成》《張氏醫書七種》等書。

作者簡介

張璐(1617~1698),字路玉,號石頑老人,吳江(今屬江蘇吳縣)人(《清史稿》載江南長洲人)。祖父張少峰曾在明代為官。張璐少年時攻舉子業,後因明亡清兵南下,避戰亂於太湖“洞庭山中十餘年”(《清史稿·卷五零二》),因此棄絕科舉而專心於醫藥學,至1659年(順治己亥)返回故里行醫與著述。
張璐將《傷寒論》體例重加酌定,參考喻昌《尚論篇》、方有執《傷寒論條辨》及各家對《傷寒論》之注釋與論述,結合本人心得,於公元1667年編撰成《傷寒纘論》與《傷寒緒論》各二卷。“纘者,祖仲景之文;緒者,理諸家之紛紜而清出之,以翼仲景之法”(《清史稿》)。
張氏對脈學很有研究並富有經驗,認為“入門宗派不慎,未免流於異端”,懷著“吾當以三昧水滌除塵見”之宗旨,於公元1689年撰成《診宗三昧》(又名《石頑老人診宗三昧》)一卷。刊行後曾多次再版,其內容被後世一些醫家所引用。周中孚在《鄭堂讀書記·醫家類》中評價此書為“與李氏《瀕湖脈學》同一精密之作”。
張氏的醫著中影響最大者為《張氏醫通》,據作者自序說,從甲申(1644)開始撰寫,至己亥(1659)完成初稿,取名《醫歸》,但“自惴多所未愜,難以示人”,復因其中一部分書稿散佚,因此經多年進行補充修改,令其子張以倬重修《目科治例》、張以柔重輯《痘疹心傳》,至康熙乙亥(1695)才最後定稿,後以《張氏醫通》書名刻印刊行。張氏寫作此書,曾參考歷代醫籍近130種,並向當時醫家尤乘、李用粹、馬元儀等40餘人徵詢意見,歷時50年,易稿10次,可見寫作之認真。
張氏參考《本草綱目》寫作方法,於康熙乙亥(1695)撰成《本經逢原》四卷,分為32部,載藥700餘種,記述藥名、產地、性味、炮製、《本草經》原文、發明、治法等,論述中有不少是作者本人見解。
此外,張氏於康熙戊寅(1698)撰成刊行《千金方衍義》,對《千金方》各種版本進行校勘考訂,並對其中方劑注釋發揮。

內容簡介

卷上總論,論六經、傳變兩感、溫病、內傷、產後等四十八題,並對脈法、察色、辨舌、宜禁、劫法等進行了闡述;卷下載法熱、懊、吐血、心悸、女勞復等一百種證治,並附雜方一百四十八首及刺灸穴法。認為傷寒傳經除傳足經外,亦有傳手經者;合病多由冬時過溫,少陰不藏,溫氣乘虛先入於里,更感寒氣鬱閉於外,寒熱錯雜而致。又認為傷寒乃冬時嚴寒感冒致病,春夏秋感冒非時暴寒有別於傷寒,治療宜辛涼平解。冬溫乃感冬時不正之氣而病,以陽旦湯加桔梗、葳蕤治療。溫病乃冬時伏氣隨時行溫熱而發,所發之因或感非時暴寒,或因饑飽勞役,亦由房室作力,各隨其經證而治之。另對傷風、寒疫、時行及風溫、溫瘧、溫疫、溫毒、陽毒、陰毒、中暑、濕病等證治亦由詳細論述。對於傷寒舌苔闡述了白苔、黑苔、黃苔、灰黑、兼苔及舌質在六經辨證中的意義,較前人之論頗有發展。對傷寒證候的論述亦有臨床指導價值。

影響評價

汪琥稱其“誠可補仲景《傷寒論》及成氏《明理論》之未備”(《傷寒論辨證廣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