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正宗

傷寒正宗

《傷寒正宗》,傷寒著作,為清初醫家史以甲著。刊於清康熙年間,流傳不廣。目前僅存中國醫學科學院圖書館一部,已成海內孤本。該書主要繼承了方有執、喻昌的“重編整理”觀與“三綱鼎立”說,並主張以證為綱對《傷寒論》進行研究,將臨證套用作為取捨歷代注家學說的指歸。在注釋上,推崇成無己以經解經思想,方解力求切於實用。

基本介紹

  • 書名(異名):《傷寒正宗》
  • 作者:史以甲
  • 成書年代:清
  • 歸屬類別:中醫典籍
成書背景,流傳版本,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影響評價,

成書背景

史氏因感於“人身所患,惟傷寒一症,陰陽傳變,為禍最烈。切脈聽聲,望色寫形,毫釐之差,生死以之”,對傷寒之學的研究尤為致力。後匯集自己數十年臨證和讀書的心得與體會,著成《傷寒正宗》。該書主要繼承了方有執、喻昌的“重編整理”觀與“三綱鼎立”說,在注釋上推崇成無己以經解經思想。

流傳版本

本書約刊刻於1680年,目前僅有中國醫學科學院圖書館存有一部,為海內孤本。2015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有排印本出版。

作者簡介

史氏約生活於明崇禎後期至清康熙中期,生於官宦之家。他幼補諸生,少年時曾從袁秦郵學醫,“得其脈訣,潛心究極,遂通奧玄。決病死生,指下立辨”。及長,為了侍奉父母之疾,絕意於仕進,放棄科舉而學醫。後隱居於艾陵湖東之橋墅,以耕讀自怡,除專心研究醫藥之外,對於天文、地理、方技、百氏之書,也無不究覽。除《傷寒正宗》之外,據《中國分省醫籍考》所載,史氏尚輯有《文獻通考抄》《學圃隨筆》《勾股籌算捷法》《廣吳淑事類賦》等書,惜未見傳世。

內容簡介

1《傷寒正宗》的主要內容
全書共8卷。前3卷為輯注張仲景方論。卷一先以“三綱鼎立”之說統太陽病,分為“太陽經風傷衛之證”,法凡53條,方有桂枝湯、五苓散、桂枝加附子湯、桂枝加桂湯、桂枝人參湯、葛根黃芩黃連湯、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桂枝加厚朴杏子湯、桃仁承氣湯、抵當湯、十棗湯、大陷胸湯、大陷胸丸諸方;“太陽經寒傷營之證”,法凡59條,方有麻黃湯、小建中湯、茯苓甘草湯、芍藥甘草附子湯、新加湯、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桂枝甘草湯、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諸瀉心湯、赤石脂禹餘糧湯、大柴胡湯、旋復代赭石湯、小陷胸湯、文蛤散、白散、柴胡桂枝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炙甘草湯、四逆湯、梔子豉湯及其加減方、乾薑附子湯、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抵當丸、桂枝附子湯、去桂加白朮湯(即術附湯)、甘草附子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梔子柏皮湯諸方;“太陽經風寒兩傷之證”,法凡25條,方有大小青龍湯、溫粉、真武湯、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二越婢一湯、桂枝二麻黃一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湯、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甘草乾薑湯、芍藥甘草湯、茯苓四逆湯、黃連湯、白虎湯、白虎加人參湯諸方。
卷二首為“陽明經邪入陽明未離太陽之證”,法凡39條,方有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豬苓湯、茵陳蒿湯;次為“陽明經正陽陽明之證”,法凡31條,方有蜜煎導、豬膽導、大承氣湯、麻仁丸;再次為“陽明經邪入少陽未離陽明之證”,法凡3條;再次為“少陽經證”,法凡21條,方有小柴胡湯、柴胡桂枝幹薑湯;最後是合病、並病、壞病、痰病。合病法凡9條,方有桂枝加葛根湯、葛根加半夏湯、葛根湯、黃芩湯等;並病法凡5條;壞病法凡2條;痰病法凡3條,方有瓜蒂散等方。
卷三包括三陰經及過經不解、差後勞復、陰陽易等內容。“太陰經證”法凡9條,方有桂枝加芍藥湯、桂枝加大黃湯等;“少陰經本經宜溫之證”法凡25條,方有麻黃附子細辛湯、附子湯、麻黃附子甘草湯、吳茱萸湯、白通湯、白通加豬膽汁湯、通脈四逆湯、通脈四逆加膽汁湯等;“少陰經傳經熱邪之證”法凡19條,方有黃連阿膠湯、桃花湯、豬膚湯、甘草湯、桔梗湯、半夏散及湯、苦酒湯、四逆散等;“厥陰經證”法凡48條,方有烏梅圓、當歸四逆湯、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麻黃升麻湯、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白頭翁湯等;“過經不解之證”法凡4條,方有柴胡加芒硝湯;“差後勞復之證”法凡6條,方有枳實梔子豉湯、牡蠣澤瀉散、理中圓、竹葉石膏湯;“陰陽易之證”法凡1條,方有燒褌散。
卷四至卷八為“證治方論”,署“江都史以甲子仁氏輯”。各卷以證為綱,進行專題論述,即所謂“取諸賢之論以翼仲景”的部分。卷四列四時不同、傳變、汗下大法、吐法、愈解、陰陽、表里、標本、類證、察色、察目、察鼻、察口舌、察耳、察舌、察身,是傷寒診法方面的主要內容;卷五列發熱、潮熱、惡寒、惡風、寒熱、瘧狀、頭痛、項強、體痛、身重、身癢、面赤、腹滿、腹痛、少腹滿、胸肋滿痛、自汗、盜汗、頭汗、手足汗、無汗、不大便、不得臥、譫語、狂亂、循衣摸床、多眠、郁冒、煩熱、煩躁、懊;卷六列渴、漱水不欲咽、嘔、噦、噫氣、口燥咽乾、咽痛、頭眩、耳聾、不能言、鼻鼾鼻鳴、咳嗽、喘、短氣、結胸、藏結、痞、吐利、下利、氣上撞心、吐蛔、奔豚、厥逆、戰慄、筋惕肉瞤、驚悸、舌胎、小便不利、小便自利、遺尿、衄、吐血、便膿血、蓄血;卷七列身黃、身腫、四肢拘急、直視、反能食、腹鳴、囊縮、陽毒、陰毒、發斑、狐惑、百合病、表熱里寒表寒里熱、兩感;卷八列勞復食復、差後諸病、治虛汗、治豌豆瘡、陰陽易、女勞復、溫、暑、瘧、疫、濕、痰證、腳氣、內傷等;卷八是婦人傷寒和小兒傷寒。
在這5卷中,不僅補充了眾多後世效方,而目還著力闡述了廣義傷寒,補充了仲景理法方藥的不足。如發熱一證,補充了黃芪湯、川芎湯、九味羌活湯、神術湯、白朮湯、和解散、十味芎蘇散、養胃湯、五積散、人參敗毒散、參蘇散、加味香蘇散、十神湯、藿香正氣散、大白朮湯、《本事》黃芪建中加當歸湯等16方;衄證補充了犀角地黃湯、茅花湯等後世名方。對仲景未述的陰陽毒、發斑等,也結合曆代研究進行了詳細闡發。陽毒補入升麻鱉甲湯、陽毒升麻湯、陽毒梔子湯、大黃散、黑奴丸、水漬法等,陰毒補入陰毒甘草湯、正元散、退陰散、五勝散、白朮散、附子回陽散、破陰丹、霹靂散、來復丹等,發斑補入升麻葛根湯、《三因》加味羌活湯、加味小柴胡湯、消毒犀角散、大青四物湯、黑膏、葛根橘皮湯、黃連一物湯、犀角大青湯、黃連解毒湯、調中湯、大建中湯、人參三白湯等
注重辨別相似病證,也是本書特色。如卷八列有溫、暑、瘧、疫、濕、痰、腳氣、內傷,因為“八證與傷寒相似而實非”,故列而別之。對正在形成中的溫病學內容,也有所吸收。如溫(葳蕤湯、知母乾葛湯、防己湯、栝蔞根湯、升麻解肌湯、三黃石膏湯)、暑(大順散、香薷飲)等等。
2《傷寒正宗》的學術特點
2. 1尊崇喻昌《尚論》,闡揚“三綱鼎立”學說 明代方有執《傷寒論條辨》是重編整理以及以“衛中風”、“營傷寒”、“營衛俱中傷風寒”三大證分統太陽三篇的倡導者。喻昌在其《尚論篇》中,將方氏之說冠以“鼎足大綱三法”,極力渲染之,促進了方氏學說尤其是太陽分篇方法的傳播。喻氏認為,方有執“削去叔和序例,大得遵經之旨”,“太陽三篇,改叔和之舊,以風寒之傷營衛者分屬,卓識超越前人”。他提出重編注釋《傷寒論》的大綱:“冬傷於寒,春傷於溫,夏秋傷於暑熱者,四序中主病之大綱也”。而“傷寒六經中,又以太陽一經為大綱。而太陽經中,又以風傷衛、寒傷營、風寒兩傷營衛為大綱”。
以“三綱”分統太陽三篇的編次方法,為清前中期《傷寒論》研究的主流。從《傷寒正宗》的學術取向看,史氏也是清代《傷寒論》研究諸流派中“方—喻”體系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獨為推重喻昌,一因喻氏吸取方氏重編整理的主要觀點,其影響超過方氏;二則《尚論篇》距本書成書僅30年,正是在這一時期,史氏完成了從學醫到著書的過程,並認為,喻氏《尚論》闡發仲景宗旨最為透徹,因而以此為藍本,匯集眾說,衍為直解。可以說,本書很大程度上是對喻氏《尚論篇》的繼承與闡揚,太陽病完全遵循了三綱分類法。
史氏認為,《傷寒例》非仲景所作,而是“叔和編次仲景之書,引軒岐之經,雜以己意,而為之序。後人不察,錯視為仲景之言,又以其說之謬於《內經》,從而曲為之辭”,因而有失仲景之旨。但是,他並未象前人一樣將《傷寒例》一刪了之,而是將其作為一家之言而取之。
2. 2致力臨床套用,編次主張以病證為綱 鑒於《傷寒論》中一證往往兼見於數經,臨床套用頗感不便,《傷寒正宗》在仲景方論之外,另為5卷,不以六經分證,而是採取以證為綱的編排體例。在這一部分中,史氏尤其重視用後世的方論補充仲景原著的不足,以達到經緯相翼之目的。共涉及200餘方,匯集了自金代成無己至明末清初20餘家方論,如趙嗣真、張兼善、黃仲理、龐安時、許叔微、韓袛和、孫兆、張潔古、李東垣、朱丹溪、楊仁齋、王海藏、王履、羅天益、戴元禮、婁全善、吳綬、薛立齋、陶華、喻昌、徐彬等,均在其列。“敘例”作為王叔和一家之言也選而錄之。
在補充方論時,著眼於臨床套用,或取東垣甘溫,或取丹溪寒涼清瀉,兼收並蓄。本書周斯敘的評述,頗有點睛之妙:“蓋著書皆昔聖賢明於醫者而後能之也,李明之號稱神醫,而《東垣十書》於傷寒為尤長;朱彥修時稱醫聖,嘗著《傷寒辨疑》,而總之發明南陽方論之蘊藏也。《正宗》一書,辨其為陰為陽,為陰或似陽、陽或似陰者,即王好古、許叔微之論也;審其變症,而即知其本症,察其標病,而即知其內傷者,即龐安時、錢仲陽之論也;李明之多用補中益氣,為前人之所未嘗有者,朱彥修非之,以為西北之人陽氣易降,東南之人陰火易升。而《正宗》不執《局方》,只論切脈,有以補為主者,即明之之法;有以瀉為主者,即彥修之法;合而參之,以成一是者也”在體例上,沿襲了王肯堂《傷寒證治準繩》,即於諸證先列仲景治法,然後以諸賢續法附之,以便於臨床套用時檢閱。
2. 3推重成氏釋方,註疏倡言以經解經 仲景書成於東漢,文字古奧,非訓詁注釋無以明之。《傷寒正宗》對原文的註疏,在形式上採用了大字正文中間襯小字注文的形式,讀大字,即是仲景原文,大小字連讀,即是對原文的語譯。而在釋方方面,則最重成氏“藥方論”。
有清一代,成氏《註解傷寒論》是影響最為廣泛的注本,史氏推崇成氏以經注經的主張,認為成無己的注釋,“隨文順釋,最為詳明”。因此,在注釋中首選成注,輔以其他注家之說對仲景諸方的解說,立足套用,通過比較分析,闡明方劑的臨床套用,君臣佐使,要言不繁。諸方論雖大多脫胎於成氏《傷寒明理論·藥方論》,創見無多,但卻更為簡明實用。
如對梔子豉湯的分析:“傷寒邪氣,自表而傳里,留於胸中,為邪在高分,則可吐之。所吐之證,亦自不同。如不經汗下,邪氣蘊郁於膈,則謂之實也,應以瓜蒂散吐之。若發汗吐下後,邪氣乘虛留於胸中,則謂之虛煩,應以梔子豉湯吐之。梔子味苦寒,《內經》曰:‘酸苦涌泄為陰’。涌者,吐也。涌吐虛煩,必以苦為主,故以梔子為君。煩為熱勝也,涌熱者必以苦,勝熱者必以寒,香豉苦寒助梔子以吐虛煩,故以為臣。梔子色赤,味苦入心而治煩,更能清心肺胃大小腸鬱火、血熱。香豉色黑味鹹,入腎而治燥,主寒熱惡毒、煩躁滿悶,亦能調中下氣。”關於真武湯,釋曰:“真武湯主少陰病。少陰,腎水也。此湯可以和之,脾惡濕,腹有水氣,滲水暖脾,以甘為主,故以茯苓甘平為君,白朮甘溫為臣。《內經》曰:‘濕淫所勝,佐以酸辛’,故以芍藥酸寒、生薑辛溫為佐。寒淫所勝,平以辛熱,故以附子辛熱為使。水氣內漬,散行不一,故立加減法。氣逆咳者,五味子之酸以收逆氣,水寒相搏則咳,細辛、乾薑之辛以散水寒也。小便利,無伏水矣,故去茯苓。下利去芍藥以泄氣也,加乾薑以散寒也。氣逆則嘔,附子補氣故去之,生薑散氣故加之。”

影響評價

《中國醫籍考》評價本書說:“江都史子仁先生《傷寒正宗》七卷。前三卷釋仲景也,後四卷取諸賢之論,以翼仲景也。凡為方二百有奇,探方論二十二家,其義備矣,其旨精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