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聲筒(術語)

傳聲筒(術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傳聲筒亦稱"傳話筒",是一種古老的具有實用性和娛樂性的工具,由中國人最先發明,是電話機最初的原型。《清稗類鈔》中詳細記載了傳聲筒製造方法。而其製造原理可能是受到了“聽瓮”的影響。

聽瓮:《墨子·備穴》中對聽瓮的製造和使用方法有詳細的說明。也就是最遲發明於中國戰國時期,距今2500年。在後來的使用過程中,聽瓮得到了不斷的改進,成為現代竊聽器出現前最有效的竊聽工具。沈括夢溪筆談·器用》中記載了這種竊聽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傳聲筒
  • 功能:用以提高音量的圓錐形話筒
  • 亦稱:"傳話筒"
  • 注音:chuán shēng tǒng
詞語解釋,製作方法,歷史追溯,物理原理,地方習俗,

詞語解釋

【詞語】:傳聲筒
【釋義】:
  1. 亦稱"傳話筒"、“土電話”,是一種古老的具有實用性和娛樂性的工具,由中國人最先發明。是電話機最初的原型,曾為人們之間的交流和娛樂立下汗馬功勞,傳聲筒製作簡單,兩個圓形紙盒,一根棉線,兩支小木棒即可輕鬆製作而成。
  2. 用以提高音量的圓錐形話筒。
  3. 喻指把一個人的話原樣傳達給另一個人,不添加個人主見
傳聲筒圖示傳聲筒圖示

製作方法

製作材料:小刀、紙杯、一團棉線、小木棍或火柴棍
製作方法:
1、取兩個完好的紙杯,再取一根適當長度的棉線,一把小刀。
2、將木棍切成適當長度,用於放入杯中,所以木棍長度要比杯底寬度小一點就可以了。然後,將紙杯底部戳開一個小孔,不要太大。將棉線一段塞入,並從杯口取出,再將棉線拴在木棍上。同樣,將棉線的另一端也同樣操作,一個簡單的傳聲筒就做好了。
傳聲筒製作傳聲筒製作
使用方法:
1、兩個人各拿一個話筒,拉直棉線,就可以通話了。
2、一人在話筒開口說,另一人在話筒開口邊用耳聽。聲音就可以通過棉線振動遠距離傳過來。(距離在一百米範圍內皆可有效。)

歷史追溯

傳聲筒與電話
電話的發明者是美籍義大利人安東尼奧·梅烏奇,不知是歷史的巧合,還是傳聲筒與電話確有親緣關係。

物理原理

傳聲筒是利用固體聲波振動傳遞原理,當聲源在傳聲筒的一端發生震盪時,紙杯的物理結構能有效地將聲音聚集並且減少聲音的擴散,經過中間的繩子最後傳進另一端的紙杯中。
兩個人各拿一個話筒,拉直繩子,就可以通話了,距離在一百米範圍內皆可有效。一人在話筒開口說,另一人在話筒開口邊用耳聽。聲音就可以通過棉線振動遠距離傳過來。如果想要傳聲筒傳聲越清晰,就要將傳聲筒中間的繩子繃得緊些。

傳聲筒原理傳聲筒原理

地方習俗

用“傳聲筒”對話(亦稱“打土電話”),是雲南省保山市潞江壩傣家少男少女特有的一種“愛情遊戲”。
春節期間,天真爛漫的小卜冒、小卜哨們總愛把自己收拾得花骨朵似的,來到一些約定俗成的“老地方”聚合。唱唱跳跳、說說笑笑地開展娛樂及交誼活動。打“土電話”,便是其中一個頗富情趣的“保留節目”。
“傳聲筒”是玩遊戲的必備道具,其製作方法是:鋸一對杯口粗的竹筒,兩頭蒙上豬尿泡,並在中間各錐一個小孔,再用數長一根棉線穿進小孔將兩個竹筒連線起來。這樣,有一定共鳴效果的竹筒便成了“電話聽筒”,而連線它們的長線自然就是“傳輸線路”了。交誼活動中,無論是卜冒對卜哨有了好感,還是卜哨對卜冒動了芳心,都可邀約對方用傳聲筒打“電話”——各取一個竹筒,小心地拉開距離,以棉線繃直為度,不能過緊,也不可鬆弛。接著便開始“通話”:或悄悄說情話,或輕輕唱情歌,你來我往,不知疲倦地說啊唱啊,直到該說的說了,該唱的唱了,若情投意合,便雙雙隱去,若不投緣,則如同小孩過了回家家,放下“電話”,各人重找“通話對象”。

愛情遊戲愛情遊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