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熟激素

催熟激素

催熟激素,又名乙烯。是一種化學物質。充分發育的果實,能合成乙烯,促進本身的成熟與著色,如香蕉、蘋果 、柑桔、梨等,均有此現象。不過其它的器官也會放出乙烯,乙烯是健康細胞的代謝產物,任何生活部分都能產生乙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催熟激素
  • 原名乙烯
  • 基本功能:催熟
  • 作用:促進果實成熟,促進器官脫落和
基本資料,乙烯的危害,催熟劑到底有害?無害?,如何挑選自然熟水果,

基本資料

乙烯。因其基本功能是催熟,亦稱為催熟激素。
乙烯的利用
早在20世紀初就發現用煤氣燈照明時有一種氣體能促進綠色檸檬變黃而成熟,這種氣體就是乙烯。但直至60年代初期用氣相層析儀從未成熟的果實中檢測出極微量的乙烯後,乙烯才被列為植物激素。乙烯廣泛存在於植物的各種組織、器官中,是由蛋氨酸在供氧充足的條件下轉化而成的。它的產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積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產生。乙烯可以促進RNA和蛋白質的合成,在高等植物體內,並使細胞膜的透性增加, 加速呼吸作用
甜黃寶水果催熟劑甜黃寶水果催熟劑

乙烯的危害

因而果實中乙烯含量增加時,已合成的生長素又可被植物體內的酶或外界的光所分解,可促進其中有機物質的轉化,加速成熟。乙烯也有促進器官脫落和衰老的作用。用乙烯處理黃化幼苗莖可使莖加粗和葉柄偏上生長。乙烯還可使瓜類植物雌花增多,在植物中,促進橡膠樹、漆樹等排出乳汁。乙烯是氣體,在田間套用不方便。一種能釋放乙烯的液體化合物2-氯乙基膦酸(商品名乙烯利)已廣泛套用於果實催熟、棉花採收前脫葉和促進棉鈴開裂吐絮、刺激橡膠乳汁分泌、水稻矮化、增加瓜類雌花及促進鳳梨開花等。合成部位:植物體各個部位。主要作用:促進果實成熟,促進器官脫落和衰老。而過多的食用這些經過催熟的水果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傷害。

催熟劑到底有害?無害?

乙烯利、膨大劑、避孕藥……近年來,關於種種催熟劑的新聞見諸報端,催熟劑到底安全不安全呢?事實上, 關於催熟劑到底有沒有危害的爭論由來已久,然而至今沒有準確的定論,其中原因何在?
葡萄晶瑩剔透,紫的發黑,然而吃起來卻是酸溜溜的,似乎還沒成熟;外表紅彤彤的西紅柿,捏起來硬邦邦的,吃起來像是沒長熟;黃瓜通身碧綠帶刺,“身板”筆直,頂上還有一朵小黃花;……這些外表誘人但似乎有些“異常”的蔬菜,不少是在還沒有成熟時被抹上“催熟劑”提前上市,進入百姓餐桌的。
打針西瓜打針西瓜
對於催熟劑,老百姓是感到惶恐不安。然而,官方的說法卻是另一回事。比如,7月5日,農業部農藥檢定所相關負責人對我國個別地方出現的“膨大劑西瓜炸裂事件”作正式回應時就稱,“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毒性和殘留量非常低,只要按照批准使用方法使用,不會出現安全事故。”更有說法是“植物生長調節劑毒性比食鹽還低”。
“催熟劑”“膨大劑”等說到底,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化學製劑,儘管相關專家甚至農業部都表態說“適量使用無害”“殘留非常低”;儘管這些說法也都可能是事實。但急功近利的部分菜農、果農,能明白“適量使用”的標準嗎,如果可以,何以又有西瓜爆裂的怪事?
據悉,催熟是我國果蔬生產流通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技術,它可以起到保障產品供應、抵禦低溫凍害等作用,套用範圍比較廣,在多種蔬果中使用。在國家標準內合理使用"乙烯利"等植物生長調節劑是可以的,但若超量、超標使用,導致蔬菜"催熟劑"含量超標,則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在標準範圍內使用是安全的,然而由於“催熟劑”的使用標準不健全,相關監管部門很難也很少去監控菜農是否規範使用“催熟劑”,因此,催熟蔬菜是否安全仍是一個謎團。

如何挑選自然熟水果

夏季來臨,市場裡各種各樣的水果賣相吸引,甚至還有一些未到成熟季節的水果也已經上市,如何挑選到自然熟的水果困擾著不少消費者。
最近紛紛有媒體報導,現在的水果被人為催熟情況有泛濫趨勢,重災區涉及芒果、西瓜、香蕉等夏季時令水果,令消費者在購買水果的時候心裡十五十六。而有關這方面的帖子更是在網路上廣泛流傳。水果莫非真是不催不熟?還是說,經濟大潮下商家和農戶就如此缺乏自律?帶著這個疑問,記者走訪了相關的水果行業資深人士。
漫畫怎么都是催熟的漫畫怎么都是催熟的
疑惑一
水果一定要催熟?
有訊息指,目前市面上的水果有很多是疑似被催熟的,“涉案”水果包括芒果、西瓜、枇杷、香蕉等等,並表示在水果生產、銷售領域內,使用農藥、化學藥品、工業原料對水果催熟保鮮,是一些不法商人公開的秘密。甚至有指只要是提早上市且賣相不錯的水果,多是靠催熟劑催熟的,引發了消費者追求水果要“樹上熟”。
對此,有水果種植業資深人士表示,其實在指證一個水果是否被催熟之前,大家最好先分辨清楚一個概念,就是什麼叫成熟的水果?
在水果種植業上而言,水果的成熟分成兩種方式,一種是在樹上長到完全成熟,譬如楊梅、龍眼、枇杷、桑葚等,它們只能在樹上完全成熟透才能離開母體,因此這種水果在產地之外的地區比較少見。若在非產地市場有售,基本上就是趁它們還沒熟透的時候採摘下來的。像目前市場上的枇杷,之所以會覺得它不如以前的甜,就是因為現在的枇杷多數是從外地直運過來,為了方便保存都是趁它們沒熟透的時候採收,因此味道較淡,但是就無需加入防腐劑等保存。在這種情況之下採摘的水果,是無須催熟的,因為水果在摘下時已經“死”去,根本就不會再繼續成熟。
而第二種情況,就是有被下催熟劑嫌疑的,就是那些成長期和成熟期不相一致的水果。也就是水果在樹上已經長到足夠日子可以離開母體了,但是它還未完全成熟,還將繼續成熟。水果會在這段時間內,通過呼吸作用,把自己體內的澱粉轉化為果膠和糖,這種情況之下的果子,就需要擺放一段時間。大多數包括芒果、榴槤、牛油果、人參果、木瓜、香蕉等在內的熱帶水果都屬於這種類型。這類水果如果繼續讓它留在樹上到完全成熟,那在市場上就很難見到了,因為到時其腐爛率會遠遠高於摘下來後自己慢慢成熟的“同胞”。因此在所謂的樹上熟和摘下熟品質一樣的情況下,它們自然就會在長夠日子後,被人摘下保存來等待成熟。此種水果,就可以通過催熟劑來進行催熟。
疑惑二
催熟劑一定有害?
有報導指出,目前水果催熟保鮮劑濫用情況嚴重,譬如過量使用“乙烯利”,甚至在水果生長過程中使用催紅素、膨大素,或者在存放時過量使用防腐劑,對水果使用著色劑、打蠟、漂白染色等。更有甚者,出現使用硫酸、鹽酸、工業檸檬酸、明礬、硫磺等工業原料對水果保鮮催熟的說法。有業內人士就表示,目前使用最廣泛的催熟劑是“乙烯利”,在2005年,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出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2763》中,對農作物表面乙烯利的最大殘留量也做出了相關規定。該標準列出,在芒果等一些熱帶及亞熱帶水果中,乙烯利的最大殘留量不能超過2mg/kg。只要不超過這一限度,那就是合法的。而有商家表示,他們平時亦會在芒果當造時保存大量芒果以作果汁及果汁相關出品之用,只要控制好溫度,譬如冷庫保存,或者以電熱毯、適量乙烯利升溫,已經可以控制芒果的成熟度。不過在運用乙烯利之後,芒果表面必須清洗乾淨。不過就不排除會有部分商家以不合法手段催熟水果。但是相對於整個市場來說,其所占比例較小。
不過有業內人士就表示,其實乙烯利屬於五大植物激素之一,它們只對植物有效,對人和動物都不會發生作用。不過催熟水果香氣不足,味道也不夠鮮美。同時,國際上也都流行用乙烯利催熟水果,譬如香蕉,至今還未發生過因催熟而不符合歐美或日本等國衛生標準的現象。除非是水果不洗直接“下肚”,而且是大量、長期地食用。
疑惑三
外表太靚不要買?
另外,一些外表太過光鮮靚麗的水果也有被催熟的嫌疑。對此,有業內人士就表示,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因為現在的水果這么靚麗或者巨大,大多是由於選種和種植的原因。再以現在最多人詬病的香蕉為例,由於現在的人追求的是那種金黃光滑效果,因此很多農戶在種植的時候,會選擇那些外表靚麗的品種來種植,而果肉的味道不再是唯一的標準,這是由市場決定的。而且這些香蕉在冒頭之後,會專門用塑膠袋包好,令其不會經受日曬雨淋,表皮不受損無瑕疵。然後在收穫這些香蕉的時候,會事先排乾溝渠的水,令到蕉身較硬。至於說現在市面上見到的一些大到十幾斤重的西瓜,其實不是打了激素,而是因為它是從蘭州運過來的,那裡的西瓜由於天氣乾燥,所以格外能長個兒。至於說打激素,說不好那一支激素以及人手的費用比一隻西瓜還貴,因而香蕉打激素的機率很低。
催熟後的水果顯得格外的靚麗催熟後的水果顯得格外的靚麗
行家教路
挑選自然熟水果
吃水果時應優先選擇應季的及本地產的農產品。本地水果不僅成熟度好,營養價值損失小,而且不需用保鮮劑處理,污染較小。另外買的時候謹記一看二聞三掂量。自然成熟的水果,像是蜜瓜、西瓜之類的水果,由於生長環境通常光照充足,自然成熟的果實,瓜皮花色深亮、條紋清晰、瓜蒂老結。自然成熟的水果,大多在表皮上能聞到一種果香味,催熟的水果就沒有果香味。最後,就是掂量,同一品種、大小相同的水果,催熟的、注水的水果和自然成熟的水果相比要重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