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子

【名稱考證】即子,萴子,萴

【科目來源】雙子葉植物藥毛茛科植物

【藥用部位】烏頭子根之小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側子
  • 外文名:Side sub
  • :辛、大熱、有大毒
  • 主治:癰腫風痹、腰腳疼新華通訊社
  • 功效分類:祛風濕藥,祛風濕散寒藥
基本信息,原形態,

基本信息

味:辛、大熱、有大毒。
主治:癰腫風痹、腰腳疼新華通訊社,筋攣急,遍身風疹等。
【藥材名】側子
【拉丁名】烏頭 Aconitum carmichaeliDebx.
【性味歸經】辛,熱,有毒。①《吳普本草》:“神農、歧伯:有大毒。”②《別錄》:“味辛,大熱,有大毒。”入肝、肺、腎三經。
【功效分類】祛風濕藥,祛風濕散寒藥
【功效主治】祛風散寒,除濕,止痛。治風寒濕痹,筋骨攣急,腳氣,頭痛,風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5錢;或入丸、散。
【功效分類】祛風濕藥 祛風濕散寒藥
【關 鍵 詞】祛風散寒 除濕 止痛 風寒濕痹 筋骨攣急 腳氣 頭痛 風疹
【用藥忌宜】陰虛陽盛及孕婦忌服。《吳普本草》:“畏、惡與附子同。”

原形態

烏頭,多年生草本,高60-120cm。塊根通常2個連生,紡錘形至倒卵形,外皮黑褐色;栽培品的側根(子根)甚肥大,直徑達5cm。莖直立或稍傾斜,下部光滑無毛,上部散生貼伏柔毛。葉互生,革質,有柄;葉片卵圓形,寬5-12cm,3裂幾達基部,兩側裂片再2裂,中央裂片菱狀楔形,先端再3淺裂,裂片邊緣有粗齒或缺刻。總狀圓錐花序,花序軸有貼伏的柔毛;萼片5,藍紫色,外被微柔毛,上萼片盔形,長15-18mm,寬約20mm,側萼片近圓形;花瓣2,無毛;雄蕊多數,花絲下半部擴張成寬線形的翅;心皮3-5個,離生,密被灰黃色的短絨毛。蓇葖果長圓形,具橫脈,花柱宿存,芒尖狀。花期6-7月。果期7-8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